▲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一位妈妈感慨道:“孩子放假后,连个玩伴都找不到,真是孤单。上千人的社区,孩子下楼找不到一个同龄玩伴。想要给孩子找同龄伙伴,还得去培训班,那里才挤满了孩子”……林立的高楼、逼仄的活动空间、满满当当的课外班安排,让不少孩子“无社交”或社交严重不足。许多人的童年记忆,是呼朋唤友,是日光下的奔跑嬉闹。而如今,对于不少儿童尤其是进入小学后的孩子来说,闲暇社交已成为“奢侈品”。回想往昔,即便是独生子女,放学后也从不孤单。院子里满是奔跑的伙伴,无论认识与否,一句问候便能成为朋友。寒暑假更是热闹非凡,同学们紧密相约,踢毽子、跳皮筋、打篮球,或是开展课外活动,欢声笑语不断。而今,孩子们的友谊似乎仅依靠学校维系,一旦回家,便断了联系。有段子戏称:“现代小孩的友谊,如浮云般飘渺。”
探究当代小孩玩伴稀缺的根源,不得不提及“鸡娃圈”的黑暗法则。在我看来,这届小孩玩伴的缺失,主要源于同龄人的忙碌。放学后,他们面对的是无尽的数理化作业和各种兴趣班,忙碌程度堪比职场人的996、007,连睡觉都要挤时间,哪有心思玩耍?然而,更可怕的是那股隐形的、残酷的成人化竞争,让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玩耍成为了奢望。曾有博主总结出“鸡娃圈黑暗森林法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现象。
随着鸡娃人群和程度的激增,优质教育资源变得有限,于是鸡娃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存法则。我恍然大悟,为何现在的孩子缺少玩伴?因为在“鸡”与“被鸡”的道路上,这些法则早已将他们束缚。如“强者法则”,鸡娃圈中存在鄙视链,牛娃成为谈资,而普通孩子则沦为底层。
又如“猜疑链法则”,在鸡娃圈中,彼此间天然存在竞争和对立,难以建立真正的友谊。此外,我发现孩子玩伴稀缺的另一真相,是这代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参与感过强。从陪学到补课,从家长群到朋友圈,孩子的每一步都似乎在父母的掌控之中。孩子们的玩伴不再只是偶然相遇,而是经过父母精心筛选的“合适对象”。这种过度干预的交友方式,让孩子们的友谊变得复杂而功利。他们聚在一起时,往往各怀心思,难以保持单纯和持久。表面上看,孩子缺少玩伴最直接的影响是无聊和孤单。但长远来看,他们可能会逐渐“社交无力”,从童年找不到玩伴,到缺乏玩的能力,再到青春期不愿找人玩,成年后更是懒得社交。如今的孩子,即便有空聚在一起,也常常不知所措,不知道该玩什么。大家还记得自己在中小学时课间的十分钟是如何度过的吗?是到不同班级找同学串班,是在操场上和伙伴开心的奔跑,是与好友玩各自课间小游戏,踢毽子、翻花绳、跳房子......回想起来,那十分钟里充满了欢笑和热闹,有时还是与挚友相遇的开始。而现在的孩子,别提什么踢毽子跳皮筋了,闲下来只玩手机,根本不会想着出门玩。虽然时代进步后,孩子有更多的娱乐方式,比如淘气堡、智能手机,但情感能力也在被悄悄削弱。家长的需求,使孩子对友谊淡漠,只知道埋头学习得个好成绩,爸爸妈妈才会开心。他们只懂得答题和考试,对同龄人的陪伴、关心和爱毫无感知。他们之间的交往逐渐变成了一场场博弈和较量。更严重者,孩子们甚至失去了同理心。他们无法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举报、告状等行为屡见不鲜。单纯友善的同学友谊在他们身上荡然无存。“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玩伴,没有能跟他一起玩耍的同龄人,那么他会认为自己是孤独的、无助的、糟糕的、不被喜欢的。”缺少同伴支持所带来的痛苦、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情绪甚至会导致他们无法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我们必须承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玩乐时间必不可少。玩耍并不是漫无目的地消磨时间,而是一种“无用”的消遣方式,它是为孩子未来人生蓄力的重要途径。在玩耍过程中发展各项能力、提升各项技能才是孩子成长的正确打开方式。一朵花的生长,除了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还需要时间和空间。陪伴孩子成长,父母要适当放下对“有用”的执着,允许孩子做一些无用的事。正如《此念·成长》节目中作家金惟纯所言:“孩子需要玩伴、自由、大自然以及看到生活多样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自然而然地了解生存、生活、生命的真相以及人性中的温暖和光辉。让我们允许孩子毫无目的地交朋友吧!让他们一起哭闹、一起成长。这样,他们的内心才会变得丰盈而有力,学会爱自己、爱别人以及爱这个世界。
新东方寒假外教ke开启!
比邻ceo乔蕾做客直播间。
新东方外教1v1纯粹母语环境,
让孩子开口说英语,全面提升英语素养!
12月24日上午7:00来新东方直播间
-END-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文字、图片或其他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修改。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新东方直播间
每日分享直播间里的好书好物好内容
助力孩子快乐成长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