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和细菌们开始蠢蠢欲动,暑期正是旅游旺季,学生外出旅游较多,感染风险增加,开学在即,而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开学后学生近距离频繁接触,大大增加了传染病的传播风险,那么如何让学生们远离常见的传染病呢?做好防控很重要!
一、流行性感冒: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发热可持续2~3天。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常有咽痛、干咳,鼻塞、流涕等。高发时间为冬春季,潜伏期一般1~3天,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各年龄段人群均易感。
主要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预防措施: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开窗通风,维持室内空气清新;
5、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
6、勤洗手,避免用脏手接触口、眼、鼻。
二、肺结核:全年均可发病的慢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可累及肺部及胸膜。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以发热、乏力、午后盗汗为主要表现,部分轻症可能无任何临床表现。各年龄段人群均易感。
传播途径:
1、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形成的飞沫,肺结核病人的痰干燥后附在尘埃上,随风传播;
2、肺结核病人食用过的食物或用过的餐具,如未经消毒,则可能成为传染源;
3、患结核病的孕妇通过血液向胎儿供应营养物质的同时,潜入血液的结核病菌也一起进入胎儿体内。
预防措施
1、处于人员密集场所时正确佩戴口罩;
2、提高自身免疫力,日常增强体质锻炼;
3、合理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
三、麻疹:传染性很高,首发症状出现3~5天后出现全身斑丘疹,病后大多可获得终身免疫。主要症状为发热、红色斑丘疹,并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病高峰期是3-5月份;潜伏期6~18天;以8个月以内的婴儿、7岁以上学龄儿童、没有接种麻疹疫苗的幼儿及成人为易发人群,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四、诺如病毒胃肠炎: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病程较短,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病程一般为2~3天,冬春季为高发季节;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各年龄段人群感染,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等传播。
主要症状:腹泻、呕吐、反胃、恶心、胃痛,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一旦感染诺如病毒,儿童多表现为呕吐,成人则以腹泻居多。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
传播途径
1、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
2、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3、经带病毒的呕吐喷沫传播。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减少传染渠道;
4、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带来的伤害。
五、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由于儿童存在呼吸道血管丰富、气管及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腺发育不完全、呼吸功能代偿能力、机体免疫功能不成熟等问题,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
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防护自己。
2、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或上袖等遮挡,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
3、注意手卫生,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如果没有流动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消毒双手。
4、流行高发季节,注意室内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空气新鲜。
5、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6、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加强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六、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以手、足、口等部位散发性皮疹和疱疹为主,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
预防措施
1、建议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15字防病口诀。
2、在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人流量大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3、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晨检、消毒等日常防护工作,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隔离
4、家长们要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尤其是3岁以下患儿,一旦孩子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呕吐、易惊、手足抖动、肢体无力、嗜睡、呼吸或心率增快等症状,就有可能发展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应立即带其就诊。
5、接种疫苗。有条件的家长应及时带小孩去接种EV71灭活疫苗,可以预防EV71病毒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及其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
七、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预防措施
1、发现可疑水痘患者,应将其进行居家隔离,保护其他易感人群。如果确诊为水痘,应隔离至痂皮干燥脱落,一般不少于发病后14天。可疑水痘患者的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为与可疑水痘患者接触之日起21天。
2、有水痘患者的集体机构应做好开窗通风,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内容物污染的被服和用具,应利用紫外线照射、曝晒、煮沸等方法消毒。
3、建议对水痘无免疫力且对水痘疫苗无接种禁忌者,按免疫程序接种水痘疫苗。
4、托幼机构、学校发生水痘疫情时,请配合疾控机构积极落实病例隔离、开窗通风等控制措施。
为了维护师生健康,新发中心学校温馨提示:
1.加强晨午检
加强监测,强化晨午检制度、做好因病缺勤登记,新发现的病例及时进行报告。
2.严格病例管理
流感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症状消失48小时后复课,诺如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后复课。当学生被确诊为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时,须持复课证明方可复课。
3.保持环境卫生
注意保持教室等场所的空气流通,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加强日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清洁。
规范消毒剂使用和操作,配备足够的盥洗设施,做好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手卫生。
4.及时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水痘等各类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虽然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