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整治补短板
凝心聚力办实事
整肃/ 民生/ 监督 / 实效
编者按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的重大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反复强调做好的大事。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中童镇纪检监委闻令而动,依托专项治理、深化整改整治,从百姓衣食住行等“大事小情”着手,进一步压实村(社区)党组织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即日起,“眼镜之乡”微信公众号将推出“集中整治补短板 凝心聚力办实事”专栏,刊发我镇集中整治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敬请关注。
人大纪委“齐联动” ,助力民生项目“加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中童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纪委”监督的协同作用,持续深化“人大+”监督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各项民生实事项目公正透明、高效推进,助力年初由人大代表票选出的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目前,7件民生实事项目已落实了4项,分别是爱国村公共基础照明及雨污管网铺设项目、九都村与徐张村公共基础照明项目、邹家村村道石头岭整平道路硬化、以及徐杨村杨家组红石修建水沟项目。代表们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实际担当,更加扎实地增进了民生福祉,架起了一道道政府“民生”与群众“民声”之间的联通桥梁。
背景介绍
点亮群众“脚下路”,群众出行更安全
夜幕降临,伴随着村内的路灯灯光倾洒而下。“以前村里夜晚总是黑漆漆的,大家出行特别不方便。现在终于安装路灯了,以后走夜路不再担惊受怕,老人小孩也能更放心。有了路灯,晚上大家能在村里多串串门、聊聊天,村里的生活肯定会更加有滋味。”徐张村的郑海辉笑着说。
镇人大代表、徐张村党总支部书记潘水样介绍,在入户走访中,人大代表了解到部分村庄一到晚上,道路周围一片漆黑,给村民夜间出行带来许多不便,而且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于是在征求广大村民意见建议后,便积极向镇人大申请“一事一议”路灯安装项目,申请到财政衔接项目资金3.3万元,安装了路灯22盏,极大方便了70余户200余名村民的安全出行。
背景介绍
铺就群众“幸福路”,村民出行更畅通
“真要感谢人大代表为我们办了一件实事,这条坑坑洼洼的路终于硬化了,以后的出行将更加方便、安全。”官塘村邹家组的村民们对新建的水泥路赞不绝口。
据了解,官塘村邹家小组到程毛村道路有一段是红石头岭,路面不平整,骑车辆行驶时颠簸严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将该路段的石头岭铲平,并进行重新硬化成为了村民们的“心头难”。
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镇人大代表邹树生经走访了解村民诉求后,联合辖区镇人大代表在镇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邹家村村道石头岭整平道路硬化的建议》。镇人民政府收到意见建议后,高度重视,立即召集相关站所进行实地调研,研究解决方案,经过多方协调和争取,最终获得区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6万元,与此同时,村小组集体也投入约 0.8 万元来实施邹家村村道石头岭整平道路硬化工程。
邹家村村道石头岭整平道路硬化项目,硬化的是道路,通达的是民心。村道虽小,却连接着群众的心,把人大代表与辖区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成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镇人大代表用心用情把“小村道”做成“大民生”,让群众在“小村道”里感受到“大幸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人民选,选出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背景介绍
修筑群众“灌溉渠”,田间劳作更便利
徐杨村杨家小组有200多亩农田,涉及农户123户,对灌溉水源的需求量很大,但由于年久失修导致塌方,部分农田在需要水的时候得不到及时的灌溉,形成典型的“望水田”、“望天田”。长此以往,很多农户不愿意继续耕种,抛荒撂荒时有发生。
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徐文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优势,及时将情况反映至中童镇党委、政府,并提出了徐杨村杨家组红石修建水沟的建议,得到了中童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在镇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票决,成功入选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争取代表建议办理项目专项资金4.6万元,用于修缮该条水渠。
在修缮水渠过程中,镇人大和镇纪委实地查看并监督工程进度,经过5天紧张施工,该条水渠已建设完工,为杨家小组123户580余人解决农田灌溉问题。
背景介绍
民生实施项目从提议到票决、从资金筹集到施工监督,每一个环节都在镇人大和纪委的联合监督下进行。他们的参与不仅保证了项目的透明公正,更增强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下一步,中童镇人大将持续强化“人大+纪委”联合监督问效作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声音,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更加严密的监督机制,确保每一项民生实事项目都能公开透明、高效廉洁地推进,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切实提高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审 核:吴振宇 镇纪委
编 辑:王志琴
供 稿:陈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