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川卫生健康领域有哪些大事?一篇文章梳理→

文摘   2024-07-26 19:43   四川  

健康周报

2024年第28期  总第86期

(2024年7月15日—7月21日


1.四川省紧急启动自贡“7·17”重大火灾事故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川观新闻7月19日报道,7月18日,受省委书记王晓晖委派,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施小琳从外地赶赴自贡指挥“7·17”重大火灾事故处置工作,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安抚善后、事故调查等工作。施小琳来到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看望慰问受伤人员,与当地医疗专家、前来支援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家等现场会商诊疗方案,叮嘱有关部门全力救治伤员,加强出院患者跟踪回访,确保每名伤员得到妥善治疗。火灾事故发生后,省卫生健康委赓即安排部署医疗救援工作,委党组书记、主任徐斌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重症、烧伤、心外等5名国家级专家迅速赶赴自贡市,成立救治工作指导组,指导当地伤员救治工作,安排国家级医疗专家会同当地医务人员组成省市联合专家组,对收治伤员逐一会诊,一人一策一团队制定救治方案,持续指导自贡市做好伤员医疗救治和心理安抚等工作。



2.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会在攀枝花市米易县召开

7月16日,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会在攀枝花市米易县召开。副省长杨兴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基层司副司长陈凯到会指导。省政府副秘书长葛晓鹏主持会议,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徐斌作工作部署,攀枝花市委书记张正红致辞。会议强调,一是增强改革勇气,市县领导亲自挂帅,卫健系统牵头;二是完善运行机制,科学制定章程,选强配齐医共体领导班子;三是强化能力提升,年底前全部建成十大管理中心,建成县域影像和检验共享中心;四是加强药事管理,成立药事委员会,设立处方医嘱审核中心、药械采供中心、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五是引导县级医院人员下沉,年底前实现派驻人员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六是推动医防融合,把医防融合理念贯穿医共体建设全过程;七是加强数字赋能,扎实推进数字医共体建设;八是完善保障机制,建好“两个资金池”“三个周转池”,多形式发挥薪酬保障激励作用;九是加强监测评价,出台医共体建设监测评价指标,奋力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四川模式”。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开至各市(州)、136个县(市、区)。


3.四川11个部门联合印发方案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川观新闻7月20日报道,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11个部门结合我省实际,联合制定印发《四川省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完善国家、省、区域、市、县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到2035年,全省基本形成城乡均衡、协同高效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方案》分为构建高质量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优质化儿童医疗卫生服务、加强现代化儿科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配套政策4个方面共19项任务,切实有效地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4.省卫生健康委召开2024年上半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会商会议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2024年上半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会商会议。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新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参会部门和单位通报了上半年本系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情况,就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了沟通协调。会议要求,各部门要树立底线思维,准确把握风险监测功能定位,加强污染源和传播途径进行追踪溯源,使监测结果成为监管工作的“风向标”;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提升风险监测能力水平,优先将健康危害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以及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的食品纳入监测;要加强部门协作,抓好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运用好各类沟通协调机制,提出有针对性的监管和标准制修订意见建议,服务全省食品安全大局。


5.四川加速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集约集成建设

大众健康报7月19日报道,四川正加速推进全省卫生健康信息化集约集成建设。按照最新公布的建设方案,将以“五个一”(一云、一网、一平台、一体系、一大脑)为重点,分年度分层次制定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网总医院、数字医共体、检查检验结果专网共享调阅、电子健康档案授权查询、“数智大脑”应用建设等重点工作建设目标10 项。配套编制的技术方案,制定建设任务31项,明确省、市、县各级各单位任务分工和建设模式,确保全省卫生健康信息化集约集成建设精准、科学、高效。


6.四川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扩容下沉

央视《朝闻天下》7月18日报道,四川省作为国家中医药改革示范区,不断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扩容下沉,满足基层群众中医药需求。省级中医类医院在成都市新社区布局新院区推进中医药服务扩容,有效保障了辖区内120万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近年来,四川省每年组织100个省级中医专家团队、1000个市级中医专家团队和1万名县级中医医师,对县、乡、村实行全覆盖持续帮扶,让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直达群众身边。

7.驰援汉源,省级医疗专家组积极开展伤员救治

四川新闻联播、四川观察7月21日报道,7月20日凌晨2时30分许,雅安市汉源县马烈乡新华村因暴雨突发山洪灾害。灾情发生后,接上级命令,四川省人民医院组织医疗专家组,携带相关急救物资,于7月20日晚抵达汉源县人民医院对山洪灾害的伤者进行救治。专家组第一时间开展查房,对伤者进行检伤分类和紧急处置,并为汉源当地医生提供指导,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与受灾患者进行了沟通抚慰。据悉,汉源县人民医院第一时间收治了12名伤员,目前已有2名轻伤员康复出院,其余10名住院伤员病情稳定,并已开通“灾区救治绿色通道”。


8.四川中医药人出征巴黎奥运会

人民日报客户端7月20日报道,四川省骨科医院和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的医师组和专家组将与中国体育代表团一起奔赴法国巴黎,为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提供中医诊疗技术保障。其中,四川省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李彦医师将作为中国曲棍球项目医师、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黎小东医师作为中国射击队项目医师出征巴黎。此外,来自四川省骨科医院的罗小兵、廖仕川、杨济嵘,也将入驻中国体育代表团保障营,充分运用“郑氏伤科”特色中医治疗方法,为奥运健儿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


9.获世卫组织认可命名,四川脐血库发现31个HLA新等位基因

川观新闻7月16日报道,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HLA组织配型实验室新发现了31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目前已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发现主要得益于四川脐血库公共库脐带血存量的大幅扩充和检测方法的持续升级。截至目前,四川脐血库已累计发现64个HLA等位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据悉,HLA就像我们的“基因身份证”,具有独特性且终身不变,因此可作为遗传性标记,在造血干细胞和器官移植、输血、相关疾病诊断和亲子鉴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0.成都“信用就医”服务上线

成都日报7月19日报道,成都市“信用就医”服务将在18家试点机构正式上线试运行。此次“信用就医”服务推出“离院付”“亲情付”和“分期付”三大功能板块,分别针对快节奏生活群体、18岁以下无支付能力,60岁以上智能化操作不熟练的居民和新市民群体。居民通过试点医疗卫生机构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授权认证,即可获得授信额度,享受“先看病,后付费”的便利。该服务基于成都市各区县的微网格人房、公积金、个人征信等数据,建立信用评价模型。该模型覆盖超过2100万成都市常住人口,是目前全国覆盖人数最多的“信用就医”服务。

11.绵阳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打通医疗服务“堵点”

健康绵阳7月17日报道,四川绵阳在全省率先开展市域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改革。改革一年来,累计互认检查检验结果达37万人次,直接为群众节省医疗费5234万元。绵阳搭建起全省首个线上互认平台,成功接入64家医疗机构,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覆盖,并向基层卫生院延伸。市域内互认项目从107项扩展至161项,涵盖多种临床检验和影像检查项目。医保部门通过DRG点数法付费激励医疗机构,去年6月至今,结余留用医保基金1021万元。今年,绵阳持续聚焦“三快、四优、五好”,为群众提供全流程便捷就医体验。


12.宜宾三江新区打造全市首个医养综合体

川观新闻7月17日报道,宜宾三江新区康养中心是宜宾首个智慧化养老机构,拥有303张养老床位、150张医疗床位。与康养中心一墙之隔的白沙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去年底投入使用,是宜宾规模最大、设备最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着两个中心的投用,宜宾三江新区建立起全市首个医养综合体。随着检查类别的增多、医疗设备的完善,提高了基层医疗水平,有效促进分级诊疗,避免市民在综合性医院“扎堆”。接下来,宜宾三江新区计划在全区推广医养综合体,因地制宜打造家门口的“一站式”医养空间。


13.第五届华西健康科普大赛决赛举行

7月19日下午,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华西健康科普大赛决赛在蓉举行。本届比赛自3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国25个省(市、区)、146家单位的898个科普作品报名参赛。经过初赛、复赛、网络投票层层筛选,93个文章类作品、38个图片类作品、100个视频类作品获奖。经决赛现场角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肥胖的锅谁来背?》获得个人讲解类一等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部《嘎嘎白与黢麻黑的防晒故事》获得团体表演类一等奖。


14.惊险十分钟!成都两护士火车站救回猝死旅客

7月19日9时许,成都东站内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现场有没有医护人员!”一声声急迫的呼救声从检票口传来。正值回家探亲的成都东部新区第二人民医院ICU护士长彭艳芳、结束夜班归家的四川大学华西二院ICU护士夏明娅,听到呼救迅速赶到现场。两名护士组成一个临时抢救小组,通过查体,判断该名旅客发生了心脏骤停。时间就是生命,两人毫不犹豫地跪在地上,携手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经过约十分钟的紧张抢救,患者终于恢复了自主呼吸,虽然意识模糊,但生命体征已明显趋于稳定。随后,120救护车到场,医护人员迅速对患者进行检查和处理,并将其安全转至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来源:健康四川官微

健康四川国际交流
本着“沟通、分享、促进、创新”的服务宗旨,中心积极为四川省卫生健康工作者搭建对内、对外国际交流与技术合作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