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百乐荟丨别找了!西安得这么玩!

时事   2025-01-31 18:02   陕西  

大年百乐荟

>>>>>>>

春节期间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熙熙攘攘的人群

琳琅满目的特色美食

精彩纷呈的民俗表演

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今天是大年初三

与家人朋友走出家门

来一场西安周边乡村游

到乡村旅游景点兜兜转转

探寻更浓郁的西安“年味儿



打卡点:

武屯古集




“逢一六,武屯走!”1月6日,记者走进阎良区武屯街道,这里正逢武屯古集会开集。大集上,前来置办年货的群众熙熙攘攘,围在各自感兴趣的摊位前,人声鼎沸。


记者了解到,每月1日、6日,当地群众会到武屯街道赶大集。置身于热闹的集市,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加上热情洋溢的叫卖声,能够让人充分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图源:中国航空城阎良


品一品枣香浓郁的甑糕,咬一口馍酥肉嫩的肉夹馍,在这家买对联、生肖挂饰和红色的“福”字,去那家选购招待亲友的瓜子、花生……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人们挑选着自家所需的年货,尽情体验冬日集会的“烟火气”。


“赶集赶的就是一种仪式感!虽然这些东西在超市也能买到,但在大集上买,氛围就是不一样。”手上提着刚买的瓜子和砂糖橘,带着孙子来赶集的章女士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这样的氛围。




打卡点:

焦岱大集




“每到三六九,焦岱镇上赶集走。”这句在焦岱镇百姓中流传百年的口头禅,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独特的烟火气与人情味。蓝田县焦岱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焦岱镇的大集,更是当地的一大特色。每月的农历初三、初六、初九,这里便成为美食与好物的天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赶集。


图源:蓝田旅游


每逢赶集的日子,焦岱镇的主要街道热闹非凡。街道两旁的摊位琳琅满目,摊贩们早早地支起摊子摆出各色美食,迎接八方来客。牛肉、糕点、饸饹、凉皮等特色美食令人目不暇接,手工打造的木凳、案板、擀面杖等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街道上人头攒动,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这里已然成为市民游客品尝美食的好去处。


图源:蓝田旅游


1月7日至28日,来焦岱年货大集,品尝传统美食的同时,欣赏蓝田核雕、剪纸等非遗的精湛工艺,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中医药养生体验让人目不暇接,为这场传统大集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卡点:

米禾农场




米禾农场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汉长安城李下壕文化街区,这里绿草如茵,绽花在野,目之所及,皆是轻松惬意。


农场设计有汉文化主题亲子游乐园、动物牧场、露营团建、农业研学、种植采摘、自然市集、狗狗公园、植物花园等多种体验业态,并已引入米禾礼堂、草戒指剧场、乐班餐厅、海底捞快闪店、之仓咖啡、山来茶行等。


图源:米禾农场


动物牧场里的鸭鸭和小羊,迈着轻松的步伐四处闲逛,既可满足市民游客带孩子亲近自然的需求,又能增加亲子互动;结合市民游客的“遛娃”需求,由原木打造的米禾·森林儿童乐园,有各种滑滑梯、秋千和蹦床等。走进这个像森林的童话小世界里,您很难不被眼前的松弛感所触动。


打卡点:

白鹿之隐温泉房车度假营地




时至寒冬,北风呼啸,风都带上了寒意,在这寒冷的天气里,最惬意的当然是泡在热气腾腾的温泉里,让温暖渗进每一个毛孔。忙碌了一整年,是时候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了。离开都市的喧嚣,去赴一场温暖的“冬日约会”,白鹿之隐温泉房车度假营地是不二之选。


这里是集运动休闲、温泉养生、团队建设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西安网红房车打卡地标,置身山野自然之中,可尽享极致野奢私汤温泉体验。除了备受追捧的私汤温泉,这里还有丰富的户外亲子体验项目,白天在户外草坪BBQ,晚上泡在专属私人温泉里,看着雪花漫天飞舞,享受休闲惬意的慢生活。配套的餐厅、KTV专用房车、幽静书吧、篝火台烧烤等,可以让您将度假的氛围感拉满。


打卡点:

黄良新村文化创意艺术街区




黄良新村文化创意艺术街区位于长安区黄良街道,凭借“向往的生活”“童话小镇”等新兴标签,让市民游客就近就能感悟“诗与远方”。


图源:西安文旅


艺术街区商业体众多,如独具特色的民宿、咖啡馆、手工编织店、美术创意空间等,街区建筑和装修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总想打卡留念。


围绕打造全人群覆盖的艺术村落目标,这里有木工坊、陶艺、茶舍、文创产品、雕塑、潮玩手办、标本及各种绿植,可以让全龄段的人观赏美学价值以及产业本身带来的情感体验。


打卡点:

长安唐村




凭借“望得见秦岭,看得见乡村,记得住乡愁”,长安唐村已成为市民游客体验民宿微度假的首选地。


图源:西安文旅


走进长安唐村,散落在古寨中的精致小铺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烟火原乡的所有想象。这里有地方特色小吃凉皮、肉夹馍、臊子面、羊血饸饹等,也有精致的唐果子中式点心等现代美食,还有泡泡油糕、烙油饼等街边小食。


图源:西安文旅


吃饱喝足逛累了,不着急走,你可以到有“花开深处有人家”的诗唐花朝艺术民宿、“终南竹影入晴川”的初晴山房等,体验极具地方特色的民宿。



打卡点:

太乙宫街道




新中式茶馆、露天咖啡、手绘地图……在秦岭山下享用茶点,成为当下常说的一个流行词“氛围感”。


图源:太乙宫


太乙宫街道推出的乡村旅游手绘地图,“终南山谷咖啡”一卡通套餐,乡村漫游集章打卡活动,串联茶咖、民宿、餐厅等乡村旅游体验点,吸引年轻群体和市民游客打卡集章,增加游玩趣味性。


春节期间,太乙宫街道将推出“西安年·最中国”太乙宫年俗文化活动和“新春送福,福满太乙”打卡送福活动,为前来体验的市民游客赠送春联、窗花等具有美好祝福的礼品。



打卡点:

太阳葡萄小镇




走进位于引镇街道的太阳葡萄小镇红酒文化馆,犹如置身欧陆风情庄园,这里处处散发着浪漫的气息。园区不但有葡萄种植基地、葡萄酒生产加工厂、丝绸之路及葡萄酒文化体验馆,还有亲子、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以及河道生态修复后的各种自然风光。


太阳葡萄小镇以种植有机葡萄为基础,以葡萄酒文化为产业发展宗旨,以酿造葡萄酒延长产业链,是集种植、深加工、研学教育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



打卡点:

各农业产业

春节期间,高陵区各农业产业园也将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扬‘番’起航·精‘采’田园”高陵特色果蔬采摘季活动将为这个春节增添一份别样的田园风情。


走进东张市村和何村的采摘园中,红彤彤的圣女果、娇艳欲滴的草莓等特色农产品挂满绿叶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游客们穿梭其间,提篮挎笼,小心翼翼采摘着成熟的果实,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高陵全季西红柿”城建园内,新鲜的西红柿大量成熟,红彤彤的果实挂满藤蔓,宛如一个个小灯笼,可爱诱人。在这些生机盎然的农业产业园中,市民游客可以重拾一份田园的宁静与惬意,品尝最新鲜的农产品。



打卡点:

八号公路




“八号公路”,是鄠邑区为乡村振兴精心打造的一条艺术公路。它全长约8.8公里,和环山旅游路并肩前行,串联了蔡家坡村、栗元坡村、下庄村和栗峪口村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来这条艺术公路,可以感受自然风光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聆听锣鼓喧天的快乐音符。在这里可以参观展览、美育研学、农业采摘,还有土锤咖啡、山泡茶、知青楼这些网红餐厅民宿可以打卡。


腊月初八至正月十九,在蔡家坡国际艺术村美好生活服务中心及八号公路沿线剪鸭村设立常态化新春市集,业态涵盖年俗、年货、美食、文创及互动体验等内容。正月初四至正月十三,每天1个街道开展鼓舞巡游、非遗展示、农产品展销等活动。另外,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七,八号公路还设计推出环山路乡村文化旅游打卡地图,游客到指定地点完成相关任务打卡便能赢得一份好礼。



打卡点:

老县城村




周至老县城村在秦岭深处,四面环山,周围是茂密的原始森林。


老县城村始建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岁月的车轮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这里至今仍保留着许多遗迹。用卵石堆砌成的城墙,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屹立不倒;大监佛庙、城隍庙和文庙等建筑基址,虽已略显斑驳,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宏伟气势;200多件清代石碑、石刻,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周至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丝猴、羚牛、豹子等珍稀动物时常出没,它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周至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宛如一片宁静的家园,栖息着30余只大熊猫,这些可爱的“国宝”们在这片绿色的世界里繁衍生息。冷杉、竹叶草等珍稀野生植物,如同绿色的精灵,点缀着这片神奇的土地。



打卡点:

马召镇辛口村喜鹊咖啡馆




地处周塬路沿线的马召镇辛口村喜鹊咖啡馆,依托美丽的周塬路和乡村建设示范片区,巧妙采用“党支部 +公司 +农户 +红色文旅”多元融合发展思路,激活闲置资源,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今,这里不仅是周塬路上的第一个休闲驿站,更是这条公路的“起点”驿站。每天都有游客慕名而来,只为在这一方天地里,品尝一杯香浓的咖啡,欣赏乡村的美丽风景。



走进喜鹊咖啡馆,清新的咖啡香气与乡村的自然气息交织在一起,木质的桌椅、柔和的灯光,营造出舒适的氛围,让人感到无比惬意。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远处的山水,以及田间劳作的村民,一幅宁静而美好的乡村画卷尽收眼底。



打卡点:

骆峪镇红旗村乡村会客厅




骆峪镇红旗村,这里环境优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走进乡村会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别具一格的猪圈酒吧和鸡舍茶室,这些巧妙利用乡村原有建筑改造而成的空间,既保留了乡村的质朴气息,又融入了现代的时尚元素,让人眼前一亮。研学讲堂里,不时传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乡村会客厅以“日茶夜饮”的围炉方式,倡导着一种全新的社交模式。在这里,人们可以围坐在一起,品一杯香茗,谈天说地,分享生活的点滴;也可以在夜晚,伴着温暖的炉火,小酌一杯,感受乡村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如今,这里通过开展游客接待、会议展览、艺术创作、服务配套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展乡村旅游业态,犹如一阵春风,吹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引导着文化创意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



西安晚报综合整理
编辑:马佳荔晨|审核:潘瑞雯 沈璐
出品:©西安报业传媒集团


大年百乐荟丨西安这地儿,太好玩

今天,是时候“曝光”西安这群人了!


获取更多精彩
请关注西安晚报视频号

西安晚报视频号

给您身边最精彩

● 扫码关注我们

西安晚报
《西安晚报》创刊于1953年,是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一份面向广大西安市民的都市生活类报纸,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型报纸。在这里,我们一起感受西安这座城市的温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