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正式开始反击!富士康突然宣布重要决定,外媒:彻底不回头了

文摘   其他   2025-01-12 17:55   广东  

曾几何时,富士康是全球电子代工领域的王者,郭台铭也被称为“果链霸主”。然而,如今的富士康却仿佛站在悬崖边,一步踏错就是深渊。一场由苹果主导的“产能大迁移”计划,将郭台铭和他的帝国推向了风口浪尖。他本该清楚脚下的路有多险,却偏偏执意“东进印度”,让这场豪赌看起来更加扑朔迷离。

这一切的开端,还得从华为的坠落和苹果的崛起说起。自从芯片规则被修改,华为的麒麟芯和手机业务瞬间从高光跌入低谷,而苹果则趁势而上,国内市场份额从8%飙升至20%。库克尝到了甜头,却并未满足。他迅速决定将产能从中国转移至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想要“摆脱束缚,重塑霸权”。

苹果的算盘打得响亮:一边避开对大陆市场和供应链的依赖,规避未来被制裁的风险;一边瞄准印度这个“人口大国”,看中了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消费潜力。这一策略不仅让富士康成为“先锋军”,还逼得郭台铭不得不投入巨资,跟着苹果一路向印度狂奔。

从2019年起,富士康就开始在印度下重注,斥资数十亿美元建厂,计划将大陆价值3000亿美元的产能搬走,还扬言要在印度扩招20万名工人。然而,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往往令人唏嘘。印度的市场环境复杂,劳动力素质更是差强人意。再加上“口罩事件”的冲击,印度工厂不仅频频停工,还因良品率和产能无法达标,让数十亿美元投资打了水漂。

面对这些困难,郭台铭并未退缩。他选择与印度本土巨头韦丹塔合作,试图分羹“造芯补贴”和人口红利。但这场合作没能顺利进行,反而被印度政府叫停,最终以撤资告终。这一连串的波折,让人不得不感慨,富士康的印度计划究竟是“远见卓识”还是“自掘坟墓”?

与此同时,苹果也对富士康的表现逐渐失去了耐心。在2023年,iPhone15系列的订单有27%被分配给了立讯精密和和硕科技,而印度塔塔集团的强势崛起,更是让富士康的果链地位风雨飘摇。雪上加霜的是,郭台铭的“东进”计划还引起了国内的不满。大陆相关部门迅速出手,以土地和税务问题为由开出2万元罚单,既是“点到为止”,也是一个明确的警告:如果继续转移产能,后果绝不只是2万元罚款这么简单。

然而,郭台铭并没有收敛,反而“放手一搏”。就在2023年年底,库克向富士康下达死命令:2024年必须把印度工厂的iPhone产能提升至20%-25%,即便良品率只有50%,也必须实现目标!为了迎合库克的要求,郭台铭不仅再次向印度市场追加220亿美元投资,还斥资3720万美元,与印度HCT集团成立合资企业,准备开展半导体封装和测试业务。甚至,他还推出了一项“史无前例”的政策——严格执行双休+8小时工作制。

这一操作看似是在维护工人权益,实则是为了逼迫大陆相关部门妥协。可郭台铭似乎忘了,比亚迪、立讯精密、和硕科技等国内巨头早已崛起,甚至比亚迪还一举收购了苹果供应商捷普。富士康在果链中的地位,早已摇摇欲坠。

风云变幻之中,郭台铭的这场豪赌,究竟是孤注一掷的奇迹,还是覆水难收的悲剧?答案,或许已经不言而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