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行业的不良现象

企业   2024-09-04 17:18   甘肃  

 爱盆景,爱生活,关注盆景艺术联盟 

各位关注盆景艺术联盟的盆友们,你们好!

最近微信修改了公众号的推送规则,请您在文末点一下“”和“在看”,我们每天将继续免费推送最好的盆景相关文章给您,帮小编分享文章,说不定你朋友也喜欢,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在盆景行业里存在许多不良现象,已经对盆景行业产生了不良影响,也引起了业内有识之士的深层思考和高度重视,现谈几点管见,与同好商榷。

急于求成,缺乏内功。纵观我国盆景行业的主体,与异军突起的日本和欧美相比,技术比较落后,市场占有率低,日本欧美的盆景无土栽培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基质土培,广泛应用到盆景生产中。与传统基质相比,无土栽培更能促进树桩盆景的快速健康生长,加速枝干比例协调,缩短成型时间,大大提高了盆景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而且得以冲破森严的出口检疫关卡,成功占领国际市场。

我国盆景虽然在十年前,但普及率较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生产方式。因此我们常常看到不少盆景,基本骨架很理想,很有发展前途,就是侧枝过渡的不够,与主干的比例失调,欠火候,看起来比较单薄无力,缺乏内功。除了上述客观原因外,主观上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没有一个下地培养,蓄枝截干的养坯过程,许多人选桩只看树桩本身的艺术价值,而忽视后天培养。

有些盆景获得大奖,并非因为作者对桩材经过综合分析,缜密构思,匠心独运,通过高超的技艺,脚踏实地的培育过程,终成正果,而是凭着树桩本身得天独厚的天然造型,既看不到作者的艺术构思,也显示不出养植上的过硬功夫,对这种守株待兔式的偶然侥幸,可遇而不可求的盆景,大不可过誉。真正的艺术水平体现在对桩材的后天培养功夫和因材施艺上,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就在于能够把非常普通的树材,甚至是别人弃之不用的桩子,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比如刘仲明大师的福建茶《迎客》盆景,就是别人弃之不要的直干树桩,经大师因材施艺,精心打造之后,竟成绝世精品,这才是我们应该向大师学习的真正的东西。

针对上述情况,必须转变盆景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提高科技转化率。主观上要克服急躁冒进,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思想,要耐得住寂寞,不温不火,不骄不躁,假以时日,精品自然就出来了。“板凳须坐十年冷”,这是玩盆景必须修炼的功夫。近闻广州流花西苑发起了“重振岭南盆景辉煌”的号召,以25年为期,要培育一批“岭南盆景”精品。如今,能够摆脱功名利禄和一切。

版权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图片,均因无法获取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小编,我们将及时删除。







来都来了 点个在看再走吧~~~

 

盆景艺术联盟
弘扬中国盆景文化,交流盆景技艺,繁荣盆景事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