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共富照进现实

政务   2024-08-21 17:08   内蒙古  

跨域“牵手”、跨行“联姻”、跨界“抱团”……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条条共富路径辐射带动全市城乡带抱团起势,共富之光照进现实。

6月11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编制的《共富共享乡镇建设指南》(简称《指南》)正式实施。

之后几天召开的《指南》发布会暨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乌审旗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蛟作汇报时提到:《指南》的发布是全国首个旗县级共富共享地方标准,形成了全市首个以镇域为单位,包含农村、牧区、社区等多场景的共富共享范例样板。

给“共富共享乡镇”下定义,并提供方法论,这项工作始于2023年10月。

彼时,乌审旗嘎鲁图镇政府邀请第三方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参与,共同制定《指南》,并于2024年1月31日通过立项评估,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早前曾有一些乡镇干部提出,鄂尔多斯市正在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典范城市,但在乡镇层面如何推进共同富裕建设,尚未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相关技术指导。

王蛟认为,通过编制发布《指南》,可为全市以乡镇为单元规范化、体系化、高质量开展共富共享建设,提供可实施、可落地、可复制的智慧方案。

共富指南,指向何处?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农业与城镇化标准研究中心主任应珊婷表示,《指南》的主要作用是回答了“什么是共富共享乡镇”“如何建设共富共享乡镇”“共富共享乡镇如何长效保持”等关键问题。

同时,对产业、生态、文化、服务、治理、创业六大场景的打造指出了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

这些“路书”,“不仅为各地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共性指引,同时遵循差异性原则,为各地个性化建设留有空间。” 应珊婷说。

乌审旗旗委书记、二级巡视员王健指出,《指南》不同于以往的技术类标准,属于管理类标准,主要用于规定在推进共富共享建设中的组织结构、过程方法、资源分配以及方针、目标、措施、影响管理的因素等事宜。

“对于西北地区及少数民族同类型乡镇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具有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王蛟说。

统种共富、共富基金,共富共享标准……共富信念如阳光普照鄂尔多斯市大地,越来越多境遇不同、身份相异的人进入“共富圈”。

6月13日的一个早晨,即《指南》正式实施的第三天,在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红旗村红泥湾社,184名社员领到了2024年度的“共富金”,合计49万元。

“我们一家3口人约12亩土地,去年就已经整合了,每亩700元,两年能收入15000多元,还能外出打工增加收入。”红泥湾社村民方海彦喜笑颜开。

在红旗村,传统的小农经济正为“统种共富”所取代。

统种共富,即打破以往土地碎片化种植模式,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将村民分散的近千亩土地租给农业公司管理,村民不仅能收租金,还能在项目上投工投劳领工资。

“看老百姓分到这么多钱,他们高兴,我们更高兴,更坚定了我们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红旗村党支部书记白凤祥说。

截至2023年,鄂尔多斯市实施统种(养)共富的68个嘎查村,累计实现分红1.87亿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1.4亿元。

5月23日,一份由伊金霍洛旗共同富裕基金会出具的5月份拟救助名单发布,黄盖希里村、沙巴日太嘎查、布拉格嘎查等村社8名“因病因困”人员经公示确认后,将得到2000元到4000元不等的救助金。

“我们对因病返贫、因残致贫、子女上学困难等家庭分类予以救助,把资金送到真正有需要的人手中。”伊金霍洛旗共同富裕基金会副秘书长宋利平介绍,截至今年5月份,基金会累计救助514名贫困学生、1563名特困人员、816名重大疾病人员,三类救助累计发放救助金591.67万元。

自2022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共同富裕基金会以来,伊金霍洛旗通过动员、鼓励、引导大型企业、社会组织捐款捐物等形式,累计筹集资金1.373亿元。主要用于补充配合政府投资,在落地村集体经济项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等方面发挥作用。

比如今年年初,基金会向红庆河镇捐款700万元,用于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党群服务中心、乌兰淖尔社区提升改造等项目。

此外,基金会向苏布尔嘎镇捐款700万元,用于新建供暖站、卫生院。新供暖站供暖面积6万平方米,惠及住户2300余人。

“今年安排5300万共同富裕资金,用于建设互助养老院试点项目、改造老旧小区管网等民生工程。”宋利平说。

鄂尔多斯市共有735个嘎查村,其中以农业为主的嘎查村占比41%,以牧业为主的占比28%,以工业为主的占比31%。面对三种发展场景,如何实现共富目标,当地是这么应对的。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行农业“统种”、牧业“统养”、工业“统产”的“三统”共富模式,发展壮大新型嘎查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牧区共享、共赢、共富。

在农区,推行农业“统种”共富。农民的小田,化零为整变大田,通过“共有均摊、股份合作、土地托管、小组联营、合作共建”等方式,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质效。同时推行“飞地抱团,共同发展”“强村带弱村”等举措,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在牧区,推行牧业“统养”共富。即通过“合作社带动联户联带、村集体带动合作共富、企业带动联产联盟、政府带动区域共享”等方式,将劳动力、农机具等资源资产整合起来,实现合作共赢。

在工矿区,推行工业“统产”共富。利用鄂尔多斯工业实力雄厚、煤炭企业众多的优势,引导工矿企业参与农牧业生产经营,通过来料加工、协议置换、订单兜底等方式,推动矿区产业升级,拓宽村民收入来源。

2023年,鄂尔多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达26.4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位居全国榜首。

另一份数据显示,近五年,鄂尔多斯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23583元提高到2715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1年的2.27缩小到2023年的2.15。

城市和农牧区,鄂尔多斯各族人民正“相跟着”走向共富。


源:新华社

鄂尔多斯民委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