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宜昌市交通局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昌栋:献身路桥五十载只为彩虹飞清波

文摘   2025-01-17 12:48   湖北  


编者按:

2024年12月30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我省4个集体和12名个人受到表彰。为营造崇尚先进、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鼓励引导更多老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智出力、奉献余热,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贡献“银发力量”,今天我们将在“学习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精神”专栏展示我省受表彰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宜昌市交通局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昌栋的光荣事迹,请大家认真学习。


献身路桥五十载只为彩虹飞清波

——记宜昌市交通局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昌栋


周昌栋,汉族,195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曾任湖北省宜昌市交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2010年5月退休。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耕耘在路桥事业上。退休十余年来,仍奋战在桥梁建设一线,积极参与修建了2座长江大桥以及其它桥梁建设重大项目,曾获“宜昌市优秀共产党员”“荆楚楷模”“全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先进个人”“中国好人”等荣誉。

银发逐梦,峡江飞虹践初心

1968年,周昌栋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到榔坪公社当知青,目睹满山的农产品因运不出山烂在地里。他暗下决心:“要让天堑变通途,让老百姓能‘走’出大山。”从知青到养护工,励志勤学成长为桥梁专家,从在山水溪河间为乡亲修路搭桥,到飞虹跨江、天堑变通途,周昌栋不断追逐“峡江飞虹”的梦想。

1997年,周昌栋担任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总工程师,建成第一座完全由中国自己设计、施工、监理的特大跨径悬索桥。在职期间先后主持、参与了百余座大桥和上千里公路的勘察设计和修建工作,为路桥建设、施工技术的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0年5月,周昌栋正式退休。三份邀约摆在了他面前:女儿想接他和老伴去身边养老;外地企业开出百万年薪请他出山;组织也向周昌栋发出邀请——至喜长江大桥即将开建。2012年,周昌栋毅然放弃享受天伦之乐,再次披挂上阵,担任至喜长江大桥总工程师。

整整4年,他吃住在工地,爬“猫道”、蹲泥坑、上高架、下隧洞......早出晚归、风吹日晒、雨打霜染。年逾古稀,虽有些吃不消,但他乐此不疲,哪怕感冒发烧,打完点滴,他还会跑去工地,只有到了现场他才会安心。

宜昌长江段是江豚、中华鲟、胭脂鱼等珍稀水生物的活动密集区。周昌栋多次主持完善修改方案,丰厚的技术积淀和科学严谨的测算,让他大胆提出了一跨过江方案,得到了众多专家的一致赞同。在设计、施工中他创造性采取多项环保措施,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如今,桥上车水马龙,桥下江豚嬉戏,人与水中精灵们“至此而喜”。至喜长江大桥荣获国家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2015年盛夏,至喜长江大桥三江桥段工地上,周昌栋右腿中部不慎被一根裸露的钢筋划伤,鲜血外流。然而,由于工地正忙,他没有在意,又在工地上干了十多天。直到一次会议后,突然觉得右腿疼得厉害,已经站立不起来了,他想让医生简单处理一下,继续上工地。医生告诉他,“工地环境复杂,有铁锈、汗水,再发展骨头会发炎的,弄不好要截肢!”他无奈住进了医院。由于长期满负荷运转,有一次,周昌栋突然晕倒在工地上,昏迷了好几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问工地的情况,接连在病房里组织了9次小型办公会,解决工地上技术问题。

再建新功,老骥奋蹄攀高峰


年纪越大,周昌栋越拼。2017年3月,在宜昌至喜长江大桥通车之后,仅仅休息了月余的周昌栋又来到了伍家岗长江大桥,担任技术总顾问。

这是周昌栋参与建设的第三座长江大桥。“年纪大了,也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周昌栋不断推行新技术,研发“黑科技”,提出在江北岸侧软质岩中设置隧道锚方式,减少开挖土石方30多万立方米,少用混凝土9万多立方米。创造性提出“两两连接、吊焊同步”施工方案,不仅大大节省了工期,还提高安全度,成为全国首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共形成技术创新12项,其中2项为国内外首创,节约建设资金1亿多元。伍家岗长江大桥再次荣获“鲁班奖”。

已运行23年的夷陵长江大桥是全国首座单索面混凝土加劲梁三塔斜拉桥,超过了2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更换全桥斜拉索迫在眉睫。全国没有此类桥梁更换斜拉索的先例,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工程,有上劝他说:“你退休了,已经功成名就,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周昌栋坚定地说:“作为中国的工程师,我们就是要勇敢地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办别人办不到的事情”。他再一次披挂上阵,带领项目技术团队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还取得了一系列珍贵的科技创新成果。

2024年7月16日,大桥236根斜拉索全部更换完成。如今,周昌栋正带领技术团队梳理、总结,完成《三塔混凝土斜拉桥换索工程技术研究与运用》《在役多塔斜拉桥结构状态识别与评估成套技术研究》两大科研课题的研究,为全国同类工程积累了重要技术经验。

青蓝相继,传道授业显情怀

周昌栋不仅是大家心中的“定海神针”,更是“风范师长”。他积极开展“传帮带”,把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教训传授给年轻的工程师们。退休后,他受聘于三峡大学、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担任客座教授和导师。2023年,他担任宜昌市城发集团桥梁工程技术总顾问,依托宜昌市委人才办、市委老干部局牵头成立的“周昌栋工作室”,开展项目攻关、校企合作、课题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带动培育了一支30余人的专业团队,并常年到大专院校、单位企业宣讲“工匠精神”。在他的培养下,代明净等一批全市“青年工匠”“青年领军人才”脱颖而出,成为了宜昌市路桥建设的中坚力量。

“我们要攻克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周昌栋带领团队,先后主持完成了交通部、湖北省路桥工程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多项获得全国、部、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撰写了公路桥梁论文80多篇,出版技术专著4部300多万字。其中,《大跨径悬索桥建造技术与工程实践——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工程纪实》《大跨度悬索桥隧道锚设计与施工》,成为业内施工教科书。

半个世纪以来,周昌栋如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在公路桥梁建设事业上,一路奔跑追梦,不断挑战“深水”“大跨”“高速”等建桥难题。“党和人民培养了我,时代给了我施展才华的舞台,奋斗者永远年轻,为桥路一生奋斗,我无怨无悔!”周昌栋说。


投稿邮箱:hbswlgj@126.com

来    源:局一处、宜昌市委老干部局



湖北老干部
宣传老干部工作,展示老干部风采,关注关心关爱老同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