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格那黎
图|网络(侵删)
文章首发|遇见李菁
寒露,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此时的寒露已经蒙上了凉意,渐入晚秋。
时光一直在流逝,久到还未从夏日的繁盛炽热中抽离,便已然与晚秋撞了个满怀。此间回首,太多人和事都还未来得及重逢,转眼已经抵达寒露时节。
捕捉到诗人笔下的寒露,有“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的清美,有“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的绚烂,有“几处清猿哀落木,满天寒露湿蒹葭”的凄冷。
晚秋,抛开所有的沉浮,荡涤着诗意盎然,流露出无尽欣然。
寒露与晚秋重叠在一起,如经年好友,无不呢喃,无不畅怀。
一
寒露,晚秋的临摹,披了一身的铠甲。
此时,万物逐渐萧条,霜露凝结。虽说已入暮秋,但骨子里散发的是一份气定神闲。
秋日的风,没有春的温柔,没有夏的浓烈,更没有冬的凛冽。在岁月的沉淀中,它攒着一份内敛与笃定,来去匆匆,留下的只有一份别离。
对于风来说,它是行人,是过客,是岁月的见证。于雨而言,风是召唤,是陪伴,是缘分般的遇见。
风风雨雨,是晚秋的缠绵。
一场秋雨,绵绵不绝,丝丝缕缕,无不弹奏着晚秋的离歌。风雨飘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露宿风餐。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空气中弥漫的露水冰冷无比,快要凝结成霜。寒冷的露水仿佛得到了召令,会忍不住浸润草木的心,触摸枯萎的落花。
这一场情,描摹出自然的馈赠,流露出不舍的别离,更有一些缠绵之意。这是朴素的画卷,更是岁月的进程。
多想伴着一盏茶,一汪水,在目之所及的晚秋中,拾起年岁的一瞬,慕此刻的心情,恋人生的清欢。
寒露撞怀于晚秋,生命相融于生活,而我们都在自然的馈赠下,贪恋着人世间的种种。
二
寒露,晚秋的水墨,褪去一身的浮华。
古语言:“碧云天,黄叶地”,这是寒露时节最真实的写照。
一如往昔,这满目萧然的秋景袭上心头。看了此景,不免感怀在心。晚秋,秋意浓,不敢高声语,怕是惊扰了这一地的寂静。
秋日之物语,尽显于风物中。晚秋的风姿,像一幅水墨画,画外之象,味外之旨。
世人都怜爱荷花,一如诗句中描写的那样,“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然而,晚秋时节的荷花却在风中犹存,在水中遗世独立,褪去华丽的身姿,浸染着苍凉。
难怪,荷花会步步成诗,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生花。此时此刻,还会有“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残荷入画,叫人难掩芳华。
移步换景,“只需三两叶,便可作秋声”,梧桐更是深秋的一树繁华。秋季的梧桐叶黄绿相间,在风的咆哮下,一大半的叶子失去花容月貌。残留一枝一叶,渐渐露出清晰的脉络,连同着躯干,透出本真的面貌。
风吹落叶,雨滴梧桐,晚秋更蒙上了一层孤独忧愁的面纱。
这层面纱,似人心被蒙尘。人难免在这个时节感慨万千。此时,需要饮下一杯温情的酒,来开解各种起落悲欢。
寒露时节,美在本真。晚秋之景,浸染心田。而我们只需要妥善安置好自己,便是最耀眼的星辉。
三
喜欢村上春树的一句话,“十月是人间偷酿的一壶酒,香醇又带些冷冽。”
十月,晚秋衔接寒露,寒露衬托晚秋。
还未好好欣赏初秋之美景,还未来得及与初秋告别,便已然被推到了寒露时节,晚秋之境。
十月,寒露微渐凉,花香味满天。丛桂怒放,沁人心脾。难怪人们对桂花有着“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的美称。
虽然万物都在渐次凋零,却还有秋菊傲然的挺立。这个时节帘卷西风,秋菊飘香,人们愈发钦佩它们的存在。
张开双手去拥抱,被救赎的其实是自己。
深秋倘若是人的进程,那么一定是人经历的最成熟阶段。
此时的自己,褪去了一身的稚嫩,习得一身的本领,一颗柔软的心渐渐厚重起来。经历岁月的沉淀,收敛起带刺的锋芒,靠近最真实的自己。
三毛曾言:“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不错,从万物复苏到万物凋零。从一个时节过渡到另一个时节。人们常常留恋逝去的美好,也常常憧憬着可期的未来,但这一切都在自然规律的进程中,慢慢生发香味。
寒露时节,弥漫着闲情逸致,晚秋中生发着高贵灵魂,岁月中流淌着美好品格。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不论处于什么时节,处于何种境地,都愿我们一路繁花似锦觅安宁,一路相伴到老慕佳期。
作者:艺术学硕士,多平台写作者。用文字丈量梦想,手执人间烟火,淡看起落悲欢。微信号:wanting-love, 个人公众号:流淌的梦。
欣喜相逢,喜欢的话点个【在看】,欢迎转发,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 本号所有散文美文,谢绝未经允许采用。原创文字,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