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财政政策的两场新闻发布会受到广泛关注。在10月12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明确,财政部“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包括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等。在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蓝佛安明确“6+4+2”的化债政策,指出三项政策协同发力,地方“化债压力大大减轻”,“一揽子、综合性、靶向准的化债组合拳,作用直接、力度大”。
上述两场新闻发布会均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一揽子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增量财政政策发挥了稳预期、强信心的重要作用,可谓干货满满、诚意满满、效果拉满。例如,地方债方面,有地方财政人士表示:“大大缓解地方政府化债压力,地方可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促发展、保民生。将全面落实一揽子化债政策,加大存量债务化解力度,进一步压实各县(市区)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方面,有市场机构估计,“未来新增人民币贷款将扭转此前较大幅度同比少增状态,恢复同比多增。这是当前稳增长的一个重要发力点”。房地产方面,在相关部门一揽子增量政策共同作用下,土地市场有所活跃,主要城市一二手房成交大幅回升。消费方面,中国商业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1%,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反映社会消费意愿持续增强。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部分提出“健全预期管理机制”。作为宏观调控的关键主体,财政部门可在健全预期管理机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预期是指对未来的估计。业界普遍认为,预期会对微观主体消费、投资等行为决策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羊群效应”等进一步放大后,则可能引起整体经济波动。预期自我实现理论认为,如果市场普遍预期某一经济指标将朝某个方向发展,那么这种预期本身就会促使市场行为发生变化,进而推动该经济指标向预期方向发展,最终达成预期的自我实现。例如,当市场普遍预期经济增长时,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得以增强,投资和消费活动随之增加,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形成与预期相符的自我实现。
在预期自我实现理论框架下,稳预期、强信心成为宏观调控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政府希望通过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社会预期,推动宏观调控政策正效用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现代预期管理理论认为,通过提高政策透明度、可信度,缓解宏观政策调控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可推动公众预期加速向政策意图收敛,提高与政策意图的一致性。
国外理论和实践中,通常将央行和货币政策作为加强预期管理的重要主体和重要路径。立足我国实际,财政部门和财政政策可在加强预期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托财政部门本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向市场传递明确、正向的信号,将显著稳定和增强市场主体对宏观经济回升向好、财政运行平稳健康的预期和信心。另一方面,我国在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还有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的足够空间。有观点认为,某些国家财政政策并没有出现在预期管理的实践中,究其原因多是在这些国家的衰退阶段,其财政政策的操作空间太过狭小。立足我国实际情况,蓝佛安在10月12日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在11月8日新闻发布会上明确,“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当然,加强预期管理也有利于财政政策更快落地见效。
近年来,财政部注重通过部领导接受专访、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等多个渠道主动发声、深入解读,推动“真金白银”的财政政策及时“飞入寻常百姓家”。下一步,应继续加强政策介绍和解读,提高相关信息和数据透明度,适时回应关切,推动社会公众进一步加深对财政政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进披露和解读,展现财政部门坚守和履行政策承诺的决心和行动,进一步强化财政政策公信力,为健全长期预期管理机制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