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应朋友之约去湘乡画画~~
画画,这个词语似乎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
今年碍于生计,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画画了,都快忘了自己也曾为画痴狂。
而我2个朋友却始终坚持、并探索着~~
10多年前,是我去激发他们的绘画属性,不断叫他们出去写生画画,现在却反了过来~~
多么的~~耐人寻味与无奈。
2013年黑麋峰脚下农户家
2012年湘江边写生
渔民家
刚到湘乡,第一站,我们打卡东山书院。
画这个建筑,让你能够想象古人在教室里朗朗读书声。但其他场景就没有画画的冲动,也不知道为什么。
来到毛泽东求学教室。
能够想象他求学时,何等的踌躇满志。
“业精于勤”
简括了湖南人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精神,又感叹近现代湖湘大地何等人杰地灵。曾国藩、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陈赓等,都在这一块区域。
在城市呆久了,我们都需要去野外放松,回归自我。
尤其对于农村出生的我们,似乎都有这个情节。只有到了大自然才能归于本真,一切都感到那么的亲切熟悉。
再能够跟志同道合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在一起,交流探讨。
是很享受的,没有心计,没有利益纠葛。
除了绘画别无他心。很纯粹~~
“久疏战阵”,许久没画过。
但一拿起画笔看到大自然风景,像激发骨子里绘画属性一样。
瞬间有了感觉。
但,在这些地方我们似乎画画都没了感觉。
傍晚,我们一起来到云霞山古道山顶。
画画、唱歌、野餐~~
此情此景,又让我们共同想起10多年前,在新化紫鹊界山上画画的往事。
都还是那些人,但我的绘画风格好像依旧没变。
追求写实、光影、色调、肌理,展示最真实的景象。
他们的风格变化好像越变越大。
秋林的画
肖总的画
我们其实有过深刻交流与探讨:谁的画好谁的画不好?因为几个人在一起难免会拿来比较与谈论。
我觉得:一幅画好与不好不是由一个人来评判的。能够真真切切的表达你眼前的景象或心情才叫鲜活(真实)了(引用秋林常用的词语鲜活),用什么画法用什么材料表达什么内容不重要,真实最重要,感受最重要。
这种真实是真正质朴的,不能装的。我感觉也不能说去模仿哪个大师的画法风格来表达,那始终是在模仿~~~
他们说我的更偏向技术性但又不够,虽画的更通俗更能让大众看懂,但~~~(隐喻似乎不太高级),说好比唱歌一样,这需要很高的认知与大量的学习。
大量去学习肯定没错。
但我认为:每个人的性格、履历、阅历等等不一样更何况画呢。他们通过一种媒介画出此情此景心情与联想。我通过纪实方式,记录眼前真实景象,其实是一样的。我也知道认知的深浅决定了高度。
可,现实生活是不一样的。
这其实也是真实的、鲜活的。就像分享这段文字和文章一样,真诚的把所有感想写出来,不去装,不去虚构。我相信,大家都这样,才能玩到一块。
(这个话题以后再分享)
赶在天黑前快速画一张
到了夜深人静,和新加入的几位朋友开始高歌,尽情狂欢。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拿手好戏(成名曲)。
待唱歌轮到我时,突然让我手足无措拘谨了很多。颤颤巍巍的唱完了一首歌。
我感觉这些年来,我的社交能力退化了很多,甚至有点社恐胆怯。他们反而更放飞自我。
不是我故意这样,这也是真装不出来的。
第二天,肖总带我们去了虚云寺后面的一处峡谷画画。
开始还觉得没什么好画的,后来沉下心感觉也还可以。
甚至一处乱石堆也能让我静下心来,想好好去表达它。
快画完的时候,肖总用画油画棒的手,说给我的画面加点颜色(左下角一抹绿色)
我说搞不得,他说不要拘于常理。涂抹了一下,感觉也还好。
古建的屋檐也画一画。
5分钟画了个石头,因为叫吃晚饭了。没画完。
秋林说很喜欢这张,我有点不理解。
深夜文塔
第三天,我们去了山脚下的一处饭店画画。
他们开玩笑说要我画的逼真点,到时好找老板抵饭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也完成了这一张。
其实一开始我是想画这边这个场景的。
因为我想尝试了一种新画法试试,想突破一下自己适不适合其他的表达方式。
模仿修拉与霍克尼
随后,秋林说上面那张饭店的更好。其实我自己也有感知,因为毕竟那是我最真实的体会与感受而表达出来的。
下面这张新尝试的反而更做作。
为了去变而变,为了色彩而去色彩,为了模仿而去模仿。反而失去了本真,失去了最真实的自我。
所以,我会继续坚持这种纪实风格下去,分享更多真实的感受与画面。如果你也喜欢绘画,请加(注明画画)交流探讨,如不喜欢请勿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