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荐文:警惕学术会议跑偏

学术   2024-09-14 21:32   中国  

大外交青年智库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01

今日语录

(2024年9月14日)


许多人在大脑的折磨下度过一生,任由它攻击、惩罚,并耗尽生命的能量。这就是数不清的灾难、痛苦以及疾病产生的原因。


————〔德〕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



02

警惕学术会议跑偏

作者 /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来源

瞭望


◆“同一主题的研讨会,省上开了市上开,市上开了县上开,同一个城市A高校主办了,B高校也要办。”

◆少数高校、地方政府等将学术会议当作政绩工程,有的学术会议片面追求“首届”等名义,有的会议为求门面,聘请与主题无关的知名学者站台

◆构建学术本位、着眼更长周期的评价和考核体系,让考核导向更侧重学者本身的能力和贡献,助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


仅凭一个并不存在的学校、若干伪造的“马甲”,却能出入十余场线上线下各类学术会议,长期未被识破。今年7月,辽宁省锦州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魏新河因涉嫌招摇撞骗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引发社会关注。


相关分析认为,“冒牌教授”事件暴露出当前一些学术会议存在走偏现象,浪费了学术资源,偏离了学术开放交流的初衷,给学术环境、科研创新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发现,近两年一些领域爆发式增长的学术会议让学者们疲于应付。多名受访人士表示,当前少数学术会议存在同质化、形式化、功利化等问题,个别学术会议参会人数动辄千人,但很多人匆匆参加开幕式后便离开。


受访人士建议,构建学术本位、着眼更长周期的评价和考核体系,从源头上规范学术会议,并加强对会议主题、参会人员资质的把关,提升学术会议质量,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


少数学术会议存在虚假繁荣


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学术会议活动呈现“虚假繁荣”态势,存在同质化、形式化、低效化倾向,反映出少数学术活动把关不严、风气浮夸等问题。


相似主题的会议“频繁开”,甚至同主题的研讨会一年内在不同城市、单位多次举办,存在同质化倾向。“同一主题的研讨会,省上开了市上开,市上开了县上开,同一个城市A高校主办了,B高校也要办。”宁夏一人文社科类学院的副院长表示,同主题学术会议频繁召开主要是为追逐热点。


这类会议给不少专家带来困扰。“一些会议爆发式增加,同质化严重,疲于应付,甚至影响本职科研工作。”西部地区高校一名生态环境领域教授说。


个别学术会议追求“大场面”,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一些会议主办方热衷于在人数规模、学者层次等指标上下功夫,有些领域的会议参会人员动辄千人。


有受访者认为,部分高校、研究机构等将学术会议当作政绩工程,少数学术会议片面追求“首届”等名义,有的会议为求“门面”,聘请与主题无关的知名学者站台。有的研讨会看重规模和排场,却缺乏把关审核,这也是“冒牌教授”可以鱼目混珠的原因之一。


“开幕式火热,研讨会冷清”,会议学术讨论低效。“不少会议强调有行业院士、知名学者出席,但参会人数规模只是一个数字,开幕式一结束,大多数知名人物也走完了,并未达到深度研讨、学术碰撞的效果。”一名受访学者说。



学术会议走偏易滋生风险


学术会议是推动成果流动、促成思想碰撞、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平台,但记者采访了解到,少数高规格学术会议成为拉人脉的交际场,存在功利化趋势,这些走偏现象背离学术交流本职。


个别学者常年周旋于各种会议,甚至做到“一篇文章打天下”,降低了学术会议质量。“有的会议交流的多是已有的知识,缺乏增量与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西部高校一名学者说。


部分学者热衷开会,甚至参加与自身领域并不相关的会议,这与科研项目评审权较为集中有关。相关教育界人士表示,很多项目函评和会评人员,大多来自杰青、优青、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等有“帽子”的群体,一些参会者希望通过参会认识这些评委,以便争取机会。这样一来,容易形成“圈子文化”。


受访者认为,学术研讨会走偏给一些科研人员增加了负担,使优秀人才难以聚焦科研,对学术环境和氛围将造成负面影响。


不少受访者反映,当前举办学术会议花费不菲,除了场地等支出外,还有邀请专家、期刊编辑等“软开支”。一名来自上海的学者给记者算了笔账:开一场学术会议,请一帮专家,每人发放一笔不菲的讲课费,就是一大笔开销,课题经费很快就花完了。


这些会议还易滋生腐败风险。有受访者表示,在少数医疗领域学术会议,个别企业通过帮助组织会议的形式“回报”医院领导、主任、医生,例如由企业承包几乎所有会议费用,会议期间组织宴请等。



回归学术初心


相关专家认为,避免学术活动跑偏,关键在于构建学术本位、着眼更长周期的评价和考核体系,让考核导向更侧重学者本身的能力和贡献,助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


一方面,从主题内容、人员规模等方面加强监管,严把入门关,提高办会质量。中国医科大学智能医学学院一名学者说,有关部门应加强统筹,从源头加强把关,整合主题同质化的会议。


中部高校一名受访者说,倡导“开小会、开好会、开对会”风气,督促会议主办方适当控制参会人员规模,加强对参会人员资质等把关,着力提升学术类会议质量,营造良好学术研讨风气。


另一方面,相关研究机构或部门应优化学术评价体系,支持学者扎扎实实投身重大科研攻关。有受访者反映,在部分面向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考核中,打造“有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品牌、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活动等是重要考核指标之一,有的课题项目会明确要求“开会次数”,以作为结项依据;部分面向学者职称晋升的考核中,包含参与或主办学术会议乃至国际学术会议的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多办会、大办会、办大会”风气。


多位受访对象建议,相关部门应适度优化相关评价体系,尤其是优化对办会数量、会议规模、参会人员层次等指标的考量,更多关注会议实际质量效果,也可考虑对部分会议实际成效进行抽查。(采写记者:周思宇 王莹 周畅 贾雨田 张逸飞 王敬博 王博)




03

广而告之

(2024年9月14日)


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作为“全球大外交青年智库开创者及代言人”,立志“为中国青年提供向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建言献策的渠道和平台”,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新青年的智慧和方案被全球看见”,“做好中国的智库外交、青年外交等民间外交工作”。“大外交”最早从2014年建设国际政治外交外事青年人才群,到2016年开始建设全国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者群,2018年开创付费社群模式,至今已建设成中国国际问题智库里具规模、具影响、垂直细分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人才社群矩阵(30个)。


“智库报告及思想共享群”系大外交智库(GDYT)创建,日更,为进一步给中国政府、企业、高校、媒体以及各类组织及个人等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分析报告、国别简报、每日信报、编译评议报告、时政分析报告、行业报告、产业报告、智库报告、政府报告、商业报告、经济报告、市场报告、品牌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报告而组建的报告发布高端功能付费社群(¥1999/人/年)。


联系人:王盖盖 大外交智库(GDYT)创始人兼理事长

微信号:GDYT-2017

请备注:“报告群-实名制姓名-单位部门身份/高校院系所专业-最高学历”(否则不予通过,谢谢您的配合)


04

平台记事

(2024年9月14日)

2024年4月26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受邀入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顶端新闻,注册“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官方账号并加V认证。5月30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发布第一篇文章。6月4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万;6月11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0万;6月18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20万;6月25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30万;7月1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40万;7月8推文总阅读量突破50万;7月14推文总阅读量突破60万;7月21推文总阅读量突破70万;7月27推文总阅读量突破80万;8月3推文总阅读量突破90万;8月12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00万;8月24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10万;9月5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20万;截至9月14日21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25万。


05

推荐关注

(2024年9月14日)



大外交青年智库(简称“大外交智库”)(Glory Diplomacy Youth Think-tank,Glory Diplomacy或GDYT)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安全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社会/青年智库,总部在中国深圳,是深圳首家非官方外交安全智库、中国首家青年智库,创始人是王盖盖。GDYT一直坚持“只有修炼好内功,才能放心去实战”的发展理念,从2017年创始初期稳扎稳打,于2018年成立青年原创评论组(于2022年改组为《智本青析》编辑部)并创办《智本青析》电子刊至今;2019年在海南开设分支机构即海南大外交学会,同年成立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在2019年创办“大外交青年发展与实践启航项目”研修班至今,在2021年创办“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讲座项目”至今;2020年成立应试就业研究中心并创办《真题解析》付费专栏;同年7月,成立外交外事涉外安全决策咨询公司,集中研究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海外利益分析与保护、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区域国别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全球治理等事务;2021年成立外文编译评议组并创办《大译编参》电子刊至今(该编辑部于2022年创办《每日信报》微电子日刊),同年成立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新国别简报》栏目);2022年成立世界外交数据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鸿士论天下》栏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并合并所有专访项目(青坊谈、最有影响力人物访谈、21世纪中国外交天团、学人专访等)整合为《与名人对话》栏目,组建“青年智库特种部队”全职高精尖部门和全球范围内的“大中华菁英圈”,开启“Smallibrary·小书屋”全球青年阅读挑战计划(该计划于2022年创办《智库书屋》栏目),运营新知太学(网络)书院(该书院于2022年创办《线上共读》栏目);2023年,成立全球创业研究中心、全球湾区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海洋治理研究中心、基式外交研究中心,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香港大外交学会(GDYT HK)”,创办“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国际人才交流平台等。GDYT从2021年以来,多次举办全国(含全球)青年国际问题学术研讨、政策分析与思想交流等活动,如“国际问题研究型青年智库发展模式探索论坛”、“新型国际问题青年智库建设与发展论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论坛”、“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系列讲座”、“国际问题/区域国别学术研讨会(GDYT·ISAS)”系列活动、“《与名人对话》系列采访活动”、“《鸿士论天下》系列讲座活动”、“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高端论坛与菁英论坛”、“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系列活动、“GDYT与国际知名学者对话”等等。自创办以来,GDYT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聚集全球各地有志青年为实现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和世界和平发展而奋斗,至2021年底,已发展成集专家顾问、研究员(含高级)、特约研究员(含高级)、助理研究员、编译评议员、时政评论员、实习生、志愿者等全方位国际人才体系(200人)的样本标杆青年智库,聚焦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青年的原创方案、发展计划和外交延伸等助力与服务,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指导下,为中国的外交与安全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为政府、企业、智库、高校、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都有提供过咨询服务,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散地”,是全球新型外交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

大外交青年智库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库智交外大
即大外交智库(GDYT),是一家以外交安全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社会/青年智库,成立于2017年,并于2020年成立专门咨询公司,总部在中国深圳,如今被海内外同仁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中营”、全球大外交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