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路影迹|精神病院走出的动画巨匠:阿内·拉鲁的《原始星球》讲了什么?

文摘   2024-12-28 22:06   北京  

景德路影迹 

“景德路影迹”第四期来喽,本期小馆为您带来1973年阿内·拉鲁执导经典动画《原始星球》沉浸式解读。阿内·拉鲁凭借本片获戛纳电影节特别奖,本片的含金量毋庸置疑。


12月江南分馆“经典重现”单元,七部从电影资料馆丰富的馆藏中为江南影迷精选多部国内外经典佳作,任何一部影片都盲买不亏!    


以精神病人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屡见不鲜,超现实主义、虚焦镜头、特殊音效与非线性剪辑……表现病患眼中怪诞变形世界的技法也因此层出不穷,但真的让精神病人直接参与创作团队则另当别论。本文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动画人——精神病院走出的法国动画巨匠阿内·拉鲁。


《原始星球》(1973)海报

动画巨匠的银幕初心

作为这位传奇动画人的代表作,《原始星球》的含金量毋庸置疑。这部1973年的剪纸定格动画改编自斯蒂芬·乌尔的小说《奥姆系列》,其创新性的技法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震撼了戛纳电影节评委,影片斩获第26届戛纳电影节特别奖。要更深地理解片中那些光怪陆离的超现实场景,必须从导演不同寻常的个人经历说起。


出生于巴黎的拉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下度过童年,十三岁时就跟随叔叔学习木雕补贴家用。对艺术的热爱促使拉鲁战后在家具厂任职后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排演莫里哀的经典喜剧,而对木偶戏的浓厚兴趣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在他1965年完成的名作《蜗牛》中,所有剪纸角色身上都能看出明显的木刻版画痕迹。


《蜗牛》(1965)剧照
经朋友介绍,拉鲁转到伯德精神病院担任护工,两位医生运用的弗洛伊德派精神分析对拉鲁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在这个精神病院中他与一群病患共同完成了黑白处女作《滴答滴答》(1957)。可以说自创作伊始,阿内·拉鲁的导演之路就与人类怪诞的精神世界密不可分。三年后,同样与精神病患们合作,拉鲁以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动画《猴子的牙齿》斩获埃米尔·柯霍最佳动画奖,导演也由此结识了他最重要的搭档——著名超现实主义漫画家罗兰·陶珀,二人一起完成了超现实主义佳作《死亡时间》与《蜗牛》。


《原始星球》(1973)剧照
而透过《死亡时间》与《蜗牛》这两部作品,导演与罗兰·陶珀挖掘出多个最终出现在《原始星球》中重要视觉意象的“雏形”:《死亡时间》中无头男女拥吻的一幕深刻影响了《原始星球》里“德拉格冥想球指挥无头石膏巨像跳舞”的高潮戏;而《蜗牛》接近结尾处巨大蜗牛顺着街道吞噬行人的一幕,也不禁让人联想起《原始星球》中德拉格用以消灭奥姆人的巨大滚球
《原始星球》中独特的画面设计


作为一位深受精神分析理论影响的艺术家,阿内·拉鲁深谙激发观众惊惧情感的诀窍。《原始星球》中“圈养人类”的外星巨人“德拉格人”同时混杂了人类与深海鱼类的形象:蓝皮肤,无毛发,有着红色鱼眼和鱼鳍状耳朵。与人类高度相似旨在诱发与经典恐怖片《安娜贝尔》类似的“恐怖谷效应”,而巨大化的身躯与深海鱼类特征则用以激起观看者的“巨物恐惧症”。


《原始星球》(1973)剧照

影片开头一位抱着婴儿的母亲拼命企图逃离画面外的围追堵截,最终在绝望中死去。镜头一转,竟然只是几名德拉格孩童在蚁丘上的残酷游戏。拉鲁巧妙地将通红瞪圆的眼睛、冥想时消失的瞳仁、没有眼睑等经典的恐怖元素与德拉格人巨大身体带来的压迫感耦合在一起,以德拉格高度发达的文明做背景,强化了那些被饲养奴役“奥姆人”的绝望感。


《原始星球》(1973)剧照

贯穿全片的“冥想球”也是个极具特色的意象设计,德拉格人首次集体冥想时,其精神随着意象化的黄色气泡穿透屋顶飘向天空,无数“冥想球”远看像俯视大地的无数只眼睛。强化无所不在的“监视感”,在德拉格压倒性发达的文明优势背景下,进一步凸显被拴做宠物的主角德尔无处可逃的绝望。


有趣的是,在德拉格人最大秘密被揭开的那一幕中,位于无数好似希腊石膏像的无头男女躯体顶端的“冥想球”,看起来却好似羊水中的胎儿。阿内·拉鲁以这幅优美而怪诞的画面暗示这场德拉格舞会婚礼的本质,同时也悄然逆转了德拉格与奥姆人两者间的力量关系,以“羊水中胎儿”这一无从抵抗的柔弱印象,强化被昔日宠物奴隶抓住死穴的德拉格人无计可施的窘境。


而当“深入敌后”的奥姆人轻易摧毁了德拉格人圣地后,在满地狼藉的石膏躯体碎片上,漫天乱飞的“冥想球”又好似一群被烧掉巢穴的蜜蜂,导演透过画面将德拉格人的惊诧与慌乱生动地传达给观众。同一个“冥想球”,阿内·拉鲁仅仅通过调整画面布局、节奏与景深就成功调动起观众三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可谓独具匠心。


《原始星球》(1973)剧照
超现实幻想背后的现实寓意


如果仅停留在技法与美学层面,《原始星球》还不足以在动画史经典中拥有一席之地,作为阿内·拉鲁集大成之作的《原始星球》在战争、宗教方面有着深刻的寓意。


主角德尔首次接触到逃离奴役的奥姆人组织时,因为他将代表了知识的“耳机”带进蒙昧的群落之中,自然与代表了神权的“巫师”产生了冲突,也因为依靠耳机传播德拉格的“异端”知识而被定罪,被迫进行决斗以自证清白。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好不容易逃离德拉格奴役的奥姆人,却因畏惧一件德拉格孩子的教学玩具,逼迫自己同胞重复德拉格残酷的“斗兽”。


《原始星球》(1973)剧照

德尔在奥姆人聚居地首夜,目睹了在黑暗中奥姆人们列队前往巫师面前领取一份发光物,吃下后浑身放光场景,那些奥姆人们如同被赐福一般。之后“被赐福”的奥姆人们成双成对在旖旎的背景乐中潜入夜晚的树林,明显暗示繁衍的仪式,这是导演对于人类文明早期生殖崇拜与基督教“圣餐礼”一种戏虐性质的揉杂,而从这一幕画面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早年表演莫里哀戏剧对阿内·拉鲁艺术表达的影响。


《原始星球》(1973)剧照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长的阿内·拉鲁,对战争的残酷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片中“清理奥姆人”一幕中不禁让人想起两次世界大战中令人发指的毒气战,大量戴着防毒面具的奥姆人被作为猎犬协助清理同类的画面,也无疑是种对战争与奴役如何异化人性的精妙表达。


《原始星球》(1973)剧照

有趣的是,在德拉格施行的“清理”中,被杀死的奥姆人在巨型球体上像人形的蚂蚁;而当奥姆人在原始星球上反戈一击,慌乱中大量涌向议会的德拉格巨人们在大远景下看起来和被屠杀的奥姆人一般渺小,预示着力量关系的逆转。正是通过这一连串精心设计的画面与意象,阿内·拉鲁表达了“战争没有真正赢家”的反战思想,使得《原始星球》这部作品颇具警示含义。


《原始星球》(1973)剧照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制作传统的平面剪纸动画而非时髦的美式二维赛璐珞动画时,阿内·拉鲁回答是希望“在有限预算的前提下,在形式和内容上能够自由发挥。”没有剧组就在精神病院里组织动画制作,缺乏预算就想方设法从传统中开发“花小钱办大事”的艺术形式。正是这种突破重重困境,对动画艺术始终如一的热诚,让这位家具厂的木匠学徒沐浴战火、精神病院洗礼,最终蜕变为一代法兰西动画宗师。


《原始星球》(1973)剧照

更多精彩影片,尽在江南分馆~


温馨提示:《原始星球》(1973将在 12月29日(周日)13:00 于江南分馆1号厅上映。

感兴趣的观众可通过淘票票、中国电影资料馆APP购票,具体排片见文末月历图⬇️


江南分馆12月(下半月)观影日历

*图中标红色的为活动场,表内有星号标识

  E N D 

文 字 |刘苏洋
编 辑 |小颜
责 编 |刘苏洋
图 片 |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网络

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
发布江南分馆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