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今年以来,吉强镇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镇域综合实力、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拓展文明实践、深化文明创建、培养时代新人、引领时代新风,全方位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赋能蓄力。
举旗引航,点燃文明引擎
一是深研理论,筑牢思想根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截至目前,吉强镇共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6次,镇村(社区)干部集中学习30次,交流研讨70余人次。
二是精谋部署,铺就行动坦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区市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与全镇重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今年共召开2次专题会议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申报全国文明家庭1个,创建自治区级文明村1个。
志愿汇能,培育文明沃土
一是纳贤聚力强队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公益性岗位人员、“五老”人员、乡贤、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群体纳入志愿服务队伍,新鲜血液持续涌入,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志愿者人数已达2350人,为后续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二是千方百计拓领域。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森林草原防灭火、农业技术培训、安全生产、移风易俗、防溺水、法律服务等形式多样、贴合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780余次,切实将志愿服务覆盖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是善作善成创品牌。全力塑造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湖滨社区“石榴红”志愿服务队、“银龄”志愿服务队,钰秀社区“七彩”志愿服务队…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化需求,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困境妇女”“爱心助老”等一系列志愿服务项目,全面推动吉强镇志愿服务建设向纵深发展,切实提升全镇志愿服务的质量与影响力。
移俗破旧,劲吹文明新风
一是健全机制强化约束。按照村情实际,制定并落实彩礼数额、随礼金额和待客桌数等倡导性标准,将彩礼“瘦身”、酒席“限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抵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纳入村规民约,使“小村约”成为群众办理婚丧事宜的“硬规矩”;充分发挥“四会”组织作用,逐步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二是精准摸排明晰底数。坚持抓重点、抓关键,聚焦适龄未婚青年,开展拉网式摸排,全面梳理辖区适婚青年4171人。依托网格化管理,实时掌握婚嫁信息,逐一开展上门宣讲劝导,教育引导适婚青年及其家长摒弃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随礼攀比等行为。
三是监督劝导培育新风。指定专门婚姻劝导员,积极参与村民婚丧事宜的操办,引导居民简化流程、控制规模与费用,督促群众落实红白事报备制度,对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攀比炫富等行为进行实时监督,进一步确保婚丧嫁娶习俗向规范化方向运行,今年以来,共有163名干部群众报备。
实践育德,浇灌文明繁花
一是建好用活文明实践阵地。按照“六有”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1所39站,充分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积分超市等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造集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丰富活跃文体生活于一体的基层文化阵地。
二是扎实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按照“规定+自选+特色”的要求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期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宣传教育和庆祝活动,不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努力营造和谐、欢乐的节日氛围,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以来,共开展“挥毫泼墨送对联,龙飞凤舞迎新春”“情系中秋,安欣送福,迎中秋,创家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1000余次。
三是接续传承非遗文化。组织开展手工刺绣技能竞赛,积极助推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在传统节日开展春官闹春、舞狮、舞龙民俗文化表演活动,不断扩大非遗宣传范围和非遗宣传人群,激发群众对非遗的热爱,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中,使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乡镇土壤中生根发芽,成为凝聚乡情、传承乡韵的精神纽带。
激励促行,激活文明细胞
一是积分超市激活力。打造积分超市39个,不断健全完善积分管理办法,将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善行义举等内容纳入积分制管理,用积分兑换洗洁精、牙膏、洗脸盆等生活物品,逐渐形成“支部管理—群众参与—积分月统计—积分季兑换”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群众逐步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通过“小积分”带动“大文明,切实“换”出和美乡村新活力,今年共计积分72337分,兑换55917分。
二是表彰奖励树榜样。今年以来,共举办表彰活动30余次,表彰优秀共产党员、模范退役军人、乡村振兴示范户、好婆婆、好媳妇、零彩礼、低彩礼示范户373人,通过树立榜样模范,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参与文明建设的活力,为构建和谐吉强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宣传引导,织就文明锦缎
一是“线下”宣传多角度。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进村入户重点讲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开展宣传宣讲,切实把党的最新理论讲清楚、讲明白、讲到群众心坎里,今年以来,镇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到27个村12个社区全覆盖宣讲,覆盖1500余人次。同时,在镇村主次干道、各类公共场所的显著位置,精心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抵制高额彩礼”等宣传横幅202条、广告牌32处、宣传栏53个、文化墙11面、展板8个以及标语37条,形成了线下宣传的强大矩阵。
二是“线上”宣传无死角。借助微信群等线上渠道,高频次推送主流意识内容,积极传播吉强正能量,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截至目前,“和谐吉强”公众号发布图文信息511条、视频号24期,积极对接上级宣传,被县级采访宣传30余次。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多维度、全覆盖地将相关信息传递至每一位群众,持续提升群众对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与认可度,为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同心共育文明树,携手共赏满园花。展望2025年,吉强镇将进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用足用活各类资源,立足群众需求,开展接地气、惠百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实践之力奏响文明强音,努力做到人居环境焕然一新、社会风气向善向好、基层治理有力有效,和美乡村欣欣向荣。
和 谐 吉 强
供稿|党建办县玉娟
编辑|苏海兵
审核&监制|李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