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的政绩工程,管不住的郑俊康

文化   2024-11-22 06:29   四川  


在广西柳州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政绩工程和权力监管的深刻反思。


郑俊康,这位曾主政柳州的市委书记,一度让柳州人民的情感复杂交织。在他的领导下,柳州螺蛳粉产业蓬勃发展,为这座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带来了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


一时间,“柳州螺蛳粉”的知名度甚至超越了传统的代表“五菱宏光面包车”。然而,与他带来的积极一面并存的,是其贪婪堕落的行为。在长达 12 年的主政期间,郑俊康违法收入高达 5131 万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六个月,令人唏嘘不已。


柳州,虽为广西的工业城市,但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经济总量仍显薄弱。在这样一座尚未完全“脱贫”的城市里,却接连出现如郑俊康般搜刮民脂民膏的蛀虫,实在令人痛心。而郑俊康最大的败笔,当属强行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2015 年底至 2021 年,郑俊康违反规定,在柳州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未获国务院批复的情况下,要求有关单位以举债融资等方式开工建设。


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行为,无疑是将城市发展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轻轨项目投资庞大,政府财政无力支撑,便以政府名义四处举债。从 2016 年 12 月柳州轨道交通 1 号线试验段开工,历经近 8 年,花费 100 多亿元,却只开通一小段,其余皆烂尾。


如今,郑俊康及其继任者吴炜相继落马,那些半拉子工程也面临拆除的命运。曾经被柳州人民寄予厚望的桥墩,如今成了“耻辱之柱”“失望之柱”。


当初,轻轨建设吸引了众多房地产商蜂拥而至,他们将轻轨经过之地视为风水宝地,大规模拿地建设楼盘,期望能在轻轨建成后大赚一笔。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


对于烂尾工程的拆除,存在不同观点。有人认为继续修建费用巨大,以柳州的财政收入根本无法支撑;


也有人认为以柳州的客流量,无法维持轻轨的日常运营,认为这是一项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停工是止损,拆除是还地于民。此前已建成的鱼峰山路段,因客流量太少,试营一段时间后也关闭。

回顾郑俊康当初的行为,人们不禁质疑,在未取得国家工程立项审批许可的情况下,他强行推动如此庞大的工程,究竟是为了柳州市的经济发展,还是出于私利?


或许两者皆有。成功了,既能为城市经济发展助力,又能为自己的政绩添彩,成为高升的资本;在建设过程中,还可能趁机中饱私囊。


一个违规工程竟能公开建设,一个市委书记不服从上级指挥,这在新中国政坛实属罕见。这凸显出郑俊康的独断专行,他似乎将自己当成了柳州的“土皇帝”,不服管也无人敢管。这反映出组织在用人管人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柳州并非独立王国,上面还有自治区政府和国务院等上级部门,为何管不住一个地级市的领导?上级领导在轻轨建设之初的不作为,或许是抱着侥幸心理。他们可能认为若项目成功,可分享荣耀;若失败,则由郑俊康承担责任。这种不作为最终导致了工程的烂尾和柳州市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


因此,不但要追究郑俊康的责任,更要追究当时监督不力的上级领导的责任。郑俊康出生于柳州,身为厂二代子弟,从工人一步步走到市委书记的位置,既有命运的眷顾,也有自身的努力。


然而,贪婪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晚年将在监狱中度过漫长岁月。而柳州人民,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不称职的领导后,渴望能有真正为百姓谋福祉的领导者出现。

柳州的这些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管,确保领导干部的决策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烂尾政绩工程再次发生,让城市的发展走上健康、可持续的道路。

书法日刊
时空见闻录,思考历史与当下。【因本平台业务转型,本平台现主要书写当下社会与历史见闻,原书法业务不再单独经营,请悉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