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这家老字号早餐店,能吃上一周搭配不重样

政务   2024-10-13 08:31   湖北  



每条街道

都有属于它记忆中的味道


当一闻到它的时候

记忆和情感就会被它

一一唤醒,扑面而来

“寻味粮道街”

穿过浓浓的市井烟火

开启关于回忆与味蕾的饕餮之旅

锚定那些长在人们“心尖”上的美味


大大小小早餐店遍布粮道街

但会吃的武汉人

对于早餐的追求并不复杂

一碗热干面或者一碗糊米酒

便能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这次就来和大家介绍

这家“早餐博物馆”

能吃上一周搭配不重样

快去尝尝吧!


三镇民生甜食馆原名民生甜食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99年由国有改制为民营。1956年,民生路239号“福禄居”和民生路32号“福星居”两家汤圆米粉店公私合营合并为一,因地处中山大道和民生路拐角处,故取名为“民生甜食馆”。


随着岁月的风云流转,甜食馆几经浮沉。直到1999年企业改制后,第三代传承人陈汉华扛起了“这面大旗”,民生甜食馆也在此时更名为“三镇民生甜食馆”。


重新接手“老字号”的招牌并将其发扬光大,陈汉华首先向“老民生”的师傅发出邀请,特聘吴文钦、吴秀英等原福禄居的技艺大师回归民生甜食馆,还召集了不少民间传统小吃技艺大师和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2018年,三镇民生被交到了第四代传承人罗曼玲手中。


接过父辈们交过来的接力棒,罗曼玲顺应新消费时代的特征,在文化标签上差异化定位,结合三镇民生60多年的历史和独特旧址老楼(原店位于胜利街86号)的特征,其被定位为“武汉过早博物馆”,满足大众一站式美食打卡需求。


三镇民生甜食馆从一众老字号中脱颖而出,走进了全市乃至全国的视野之中。除了扎根武汉,把店开到了成都、江西,除了汉味过早,还延伸了更多种类的菜单



位于粮道街的这家三镇民生甜食馆,师傅们都拥有二十多年丰富经验,由总店统一培训后来分店上岗总店也会进行定期培训,并到分店实地帮助教学,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在美食云集的粮道街上,实惠、快捷、品种齐全、味道稳定,是这家三镇民生甜食馆受到街坊和游客青睐的原因。



进门在收银台选好要买的品种,各种小吃自由搭配,再到相应的窗口领取。



装修并不豪华,但胜在整洁干净,豆皮、煎包、烧麦、热干面、糊米酒……几个窗口依次排开。


早晨八点最为忙碌,每个窗口井然有序,丝毫不乱,人们拿着小票穿梭在各窗口。



在店里遇见来过早的老人,都是老武汉人,他们点了自己搭配好的食物,吃得无比满足。随后掰着手指为我们介绍,“米酒咧,煎包咧,热干面咧,还有豆皮……这些都蛮是那个事。”



一家三口端着牛肉粉,再来一碟煎包,小孩子嚷着要喝糊米酒,年轻的爸爸又端过来一碗,孩子舔着嘴唇笑。人间烟火,不外如此!



品牌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三镇民生甜食馆用了67年逐渐在早餐界闯出名堂,依靠的更多是好食材、好品质、好服务,总店对于每一家门店的产品质量与人员管理都实现了规范化,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致性,保证每一位消费者的体验。


三镇民生甜食馆粮道街店的老板说,她每天都会购买新鲜的食材,做的都是街坊生意,但凡用料差一点都会被吃得出来。



甜甜的糊米酒,酒糟带着淡淡的桂花味,吃起来没有加了许多糖的甜腻感,反而有股清香感。



一碗热干面,六七种调料撒进碗里,再浇上芝麻酱,分量不多不少,足以熨帖空了一晚上的胃。



一锅金黄豆皮撒上绿色葱花,完成最后的工序,被盛进碗里送到等候的人手中。



煎包好吃一是用老面,再则在于出锅时底部的锅巴,不能太焦,也不能太软,常吃的顾客一口便知道好坏。



这里几乎集齐了武汉过早所有的传统元素,从早供应到晚。午晚餐主要是称菜,种类繁多,荤素搭配,糖醋里脊、糯米丸子、炒花菜、豆角茄子……各类菜品,应有尽有。除了远近的居民,附近上班的人也会来点餐。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三镇民生甜食馆虽然没有漂亮的店面、没有精致的摆盘,但却有最地道的武汉味道。这些味蕾的记忆,是长大后,还会带着孩子寻觅的味道。这些小小的美食,承载着武汉人的情怀和美好记忆。如果有朋友从外地来品尝汉味小吃,一定从这家店开始。


来源 | 粮道街道

出品 | 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  武昌区融媒体中心




大成武昌
在这里品读武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