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5 | 小米反超特斯拉!今年YU 7与Model Y谁能赢?
民生
2025-01-28 10:25
北京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百年变局之下,中国汽车正在加速变革。2024年车市在政策助力下穿越凛冬,企业在大浪淘沙中跌宕起伏,智能化随AI洪流深入人心……今年,政策将如何引导油电稳步转型?企业怎样应对极致的竞争考验?产品是否会在同质化中卷出新意?技术应用能否安全妥帖地服务用户?北京交通广播推出《预见2025》系列报道,回首来路,预见未来。今天推出第二篇,《市场篇(上):乘风而上 聚势而强》。产业变革中,自主品牌的命运与新能源转型深深链接。2024年,新能源汽车领军者比亚迪以427万辆的销量蝉联全球新能源销冠,同时反超上汽集团,一跃成为中国汽车行业之首。截至发稿时,比亚迪没有官宣今年的销量目标,业内人士普遍预测在500万-550万辆,保持高增长的同时稳居全国第一。中科院战略咨询院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汽车行业特聘研究员鹿文亮向北京交通广播介绍,比亚迪坚持全产业链布局,在研发、采购方面有效控制成本,成为国内第一个形成规模化优势的自主车企。今年比亚迪将着力补齐智能化短板,有60%的新车型配备高速NOA及以上的智驾系统,预计达到300万辆。紧随其后的是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销量都突破200万辆大关。新能源汽车评论人、《电动汽车观察家》总编辑邱锴俊最看好吉利后续的发展,他告诉北京交通广播,吉利基本完成了转型,41%的新能源渗透率接近整体市场48%的水平,产品、技术、品牌都转型到位,今年新能源销量目标150万辆,渗透率预期超过55%。另外,吉利汽车开启品牌整合之路,几何并入银河,领克与极氪合并,都会集中资源和竞争力。 尽管没有绝对的销量优势,华为和小米还是成为车市最亮眼的存在。两者从ICT领域带来的技术加速汽车智能化发展,而品牌、渠道优势助力订单落地。小米雷军的营销实力和流量效果一骑绝尘,让众多车企和掌门人震惊、模仿,而后自叹弗如。华为以四界的实力获得大半个车圈的合作者,包括三大央企、五大国企,以及销冠比亚迪,所谓造车“灵魂”不如“含华量”和起飞的销量。中科院战略咨询院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汽车行业特聘研究员鹿文亮认为,华为和小米还有一项重要优势是自研操作系统,它能更好挖掘底层硬件的性能,实现产品定制优化,带来更高上限的体验,在后续竞争中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市场,SUV的热销从燃油延续到新能源时代。全国乘联会统计显示,去年国内SUV市场累计零售销量1131万辆,同比增长9.7%,远高于轿车1.8%的增速。在SUV销量排行榜的前十位,有六成归属新能源车,前四席都是新能源的天下,依次为特斯拉Model Y、元PLUS、宋PLUS DM-i和宋Pro DM-i。业内普遍认为,今年新能源SUV也是车市最火的品类。盖世汽车研究院副总裁王显斌向北京交通广播介绍,从开发视角看,SUV底盘较高,可以和电池更好匹配,从消费角度分析,今年以旧换新补贴会带来置换的消费升级,利好新能源SUV。 根据机构预测,今年将有超140款新能源车型上市,高于去年的127款,这其中哪些有望成为爆款产品?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1月10日上市,市场各方消息称,首日订单突破5万台,虽然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但是门店络绎不绝的客流也印证了车坛常青树的换代仍然广受认可。去年,六大自主品牌集中推出竞品围攻Model Y,却没能攻下“光明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今年Model Y可能被拉下神坛。中科院战略咨询院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汽车行业特聘研究员鹿文亮认为,小米YU 7极具爆款实力,此前小米以轿车作为首款车型有些冒险,最终上市不到1年拿下13万订单,去年12月,小米SU7销量超过特斯拉Model 3,今年的SUV新车YU 7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基础,也会刷新销量纪录,甚至与Model Y一较高下。另外,比亚迪王朝系列的旗舰车型汉和唐今年推出大改款,汉家族和唐家族累计销量分别超过91万辆和73万辆,预计新车也会获得较高的市场认可。盖世汽车研究院副总裁王显斌认为,问界M8具备爆款相儿,有望和理想展开激烈竞争;长安深蓝、吉利极氪、小鹏的新车也值得关注。王显斌告诉北京交通广播,今年的爆款会有一些共性,比如空间较大、智能化较强、标配800V高压快充等。插电混合动力与增程车型的高速增长已经积累出可观的市场规模。全国乘联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国内零售市场上,插混销售341万辆,增程116万辆,两者合计近460万辆,占到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的4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计,插混和增程车型将持续快速增长,今年总销量超过80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半壁江山。盖世汽车研究院副总裁王显斌向北京交通广播介绍,消费端,插混的实惠价格和低油耗、增程的纯电体验和续航无忧都深入人心;供给端,除了特斯拉和蔚来,其它车企都加快插混和增程布局,今年也是新车频出的大年。另外,国外市场上,欧洲、南美、中东对插混和增程没有政策壁垒,充电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这两类车型的海外发展也颇具潜力。新一年的产品会呈现哪些新变化?增程式车型将扩展市场范围,现在理想、问界擅长的高端市场将持续扩容,电池更大、增程器效率更优,继续抢占燃油、纯电的份额。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吴钊告诉北京交通广播,增程也会搭载在更小的车型上,小鹏、埃安、极氪等纯电车企纷纷宣布进军增程赛道,今年将推出全新的增程车型,丰富A/A+级市场的选择。盖世汽车研究院副总裁王显斌认为,插混会呈现两大特征,第一是技术路线收敛,以比亚迪为代表的P1+P3串并联技术架构成为主流,第二是产品差异化,除了常见的家用经济车型,长城坦克、比亚迪方程豹会聚焦越野场景,展开差异化竞争。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吴钊认为,未来两三年,插混和增程仍然会高速增长,不过长远来看,到2030年,随着电池技术迭代,续航和补能体系完善,纯电仍然是主流,也更加契合产业升级的主线。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记者 戚天
编辑:刘慧明
值班主编:车水
监制:赵鹏
点个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