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哈密市推动工业经济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提出要紧扣“一标杆两典范”总体定位,按照市委“123456”发展思路,深入把握哈密发展的工业经济发展历史脉络、历史方位,加快推进哈密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带动牵引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整体式跃升、跨越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哈密、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
新疆广汇碳科技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航拍。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子毅摄
会议指出要牢固树立“项目是经济工作生命线”的理念,以工业项目为切入点和发力点,持续优化完善“四个一批”工作机制,推动形成项目提档加速、投资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哈密市工信局作为重要的经济运行管理部门,将精准把握“四个一批”工作机制的关键环节,实现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高效化管理,进而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整体跃升。哈密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潭说:“我们将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作用,协调各方的力量,扎扎实实、务实高效、担当作为推进‘四个一批’工业项目见成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我们市工信局围绕备案核准,开工建设,调试试车、升规入统等关键时间节点,会同各区县、高新区市、直相关部门,对‘四个一批’工业项目进行多次梳理分析研判。目前,我们共有‘四个一批’工业项目265个,计划总投资突破1万亿元,为哈密市工业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新疆兰石重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新能源设备订单。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子毅摄
会议指出,产业园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要将园区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主引擎,学习借鉴准东以及国内其他先进园区的经验做法,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功能向园区集成、要素向园区集中,加快培育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近年来,哈密市加快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将哈密高新区由市区共管提级为市级管理,带动两县园区理顺管理层级,激发内生动力、加大设施投入、提升承载能力,各园区共入驻企业404家、工业企业275家,实现总产值348亿元,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级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伊吾工业园区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现代煤化工园区。新的一年,哈密高新区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和机遇,逐步实现引领支撑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哈密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殷向东说:“2025年,我们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目标,推进园区机制改革、发展模式创新,将哈密高新区打造成为产业聚集的引领区、服务企业的示范区、产城融合的样板区、人力人才的汇集区,力争2025年园区营业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全部增长20%以上,争取创建成为国家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全国最大、产业链最长的钛及钛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会议指出加快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高效率要素配置、高质量创新供给、高品质服务保障,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基础。哈密市发展改革委作为项目建设管理和协调服务工作重点部门,探索建立务实管用、切实有效的项目包保工作机制,切实通过领导包保能够实现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快速突破、早日开工建设、早日投产达效。
伊吾氢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绿电耦合焦炉煤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生产现场。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亚辉摄
哈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主任张晓毅说:“2025年,我们将创新开展一对一,‘陪办帮办跑办’服务,让企业真正感受到哈密态度,哈密速度和哈密温度。在加强项目谋划储备上拓深度,锚定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全面落实自治区‘投资暖冬’行动,持续开展‘九小、五进’项目谋划专项活动,做早做深做实前期工作,形成项目储备机制推进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力争全年新增工业储备项目300个以上。力争各类政策性资金到位率同比增长100%。确保2月底52个重点工业项目全部开复工。3月底续建项目100%复工。”会议指出要科学合理配置要素资源。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资源根据项目配,哈密市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强化保障服务能力,全方位统筹要素资源和审批政策,集中力量突破瓶颈制约,千方百计保障工业项目顺利开工、加速建设。巴里坤县委书记于俊伟说:“2025年我们将围绕‘四个聚焦’,以‘工作效能提升年’为契机,坚持规划引领、坚持项目牵引,为各项目落地持续提升要素保障和服务能力,统筹推进机场、道路、园区、电力、矿区等技术设施建设,同时积极融入市委建设政产研学用深度融合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专业服务、人才引育,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哈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熊建新说:“我们健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围绕园区调扩区工作,开展2025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跟踪评估,对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区域,及时按程序纳入重点管控单元,保证区域开发空间,对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争取大气主要污染物区域削减豁免;对自治区、哈密市重点项目,优先调剂分配总量指标,保证重大项目落地。”![]()
新疆众友浦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外景。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亚辉摄哈密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汤天慧说:“以‘工作效能提升年’为抓手,精准服务,清单化向用地单位提供项目申报材料目录,还有参考模板等,有效提高建设用地报件质量和报批效率,做到统一标准、即时审查、限时办结。重大项目采取分管领导专人盯办、科室人员专门跑办的模式,及时掌握项目进度,对于关键性环节重点攻关,专人紧盯落实,具体跑、具体抓。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采取特事特办、即收即审、容缺受理、并联审查等超常规措施,确保项目‘快落地’。”会议指出,要持续打造企业发展良好环境。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改进企业注册和项目备案机制,推动法定权限前台行使、注册备案前台办结,完善“容缺受理”“并联办理”等项目审批机制,提高项目准入便利度、透明度,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让与会的企业深受鼓舞,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哈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在巴里坤县三塘湖矿区规划总投资1700亿元的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项目是我国首个应用自主研发的煤直接液化二代技术的项目,也是我国目前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煤直接液化项目。今年,将成为项目建设关键年,公司将统筹各类资源,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哈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主管张楠楠说:“2025年,我们全力做强做优做大‘配套煤矿、新能源、CCUS’工程,利用项目本身优势,积极争取新疆地区优质富油煤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加强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及新质生产力的研究。目前,我们正积极开展配套岔哈泉一号露天矿的前期工作,力争2025年实现全面开工建设;积极推动新能源与煤制油气优化组合,配套37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也已向政府申请指标,预计2025年可开展前期工作,实现开工建设;同时我们也在努力探索CCUS示范工程。力争将主责主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将配套项目做优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