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此拓是为宋拓,拓制稍早,最大的保留了李北海书法的神韵。此碑原石不精,漫漶过早,早在宋时即开始剜改,而未剜拓本绝少。后明代又经大剜,字形精神已变,至清代更甚,几失面貌,因此越早拓本越显珍贵。
02、据统计北宋拓《岳麓寺碑》今存五六件,南宋拓虽前辈学者著录较多,但大多藏于公藏,市面上可流通者并不多,从数量上稀少。
03、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上海图书馆藏三件南宋拓拓本,分别为:何绍基本(馆藏号:17A333),陆恭藏本(馆藏号:88B2683),汴行本(馆藏号:48B834),其中陆恭藏本仅存下半,汴行本全本涂描和霉斑,裱页脆化,都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的标准。此拓卷全,无涂描,品相较好,若按公藏的标准,此拓当属较高等级。
在那个气象宏大,包罗万象的盛唐黄金时代,不仅在经济人文、政治制度上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就连辞章诗歌、书法绘画等等也以超高的艺术水准,风格多样的艺术格局,成为后世无法企及的千年经典范式。整个盛唐有如喷薄欲出的朝阳,以其绚烂的万丈光芒,照耀着千年文明的不朽与传承,书法就是这璀璨明珠中的一颗。
唐代法书除敦煌写经之外,流传的墨迹法帖凤毛麟角,以碑刻拓本为最重要的流传形式。碑帖越早拓本越珍罕,越能保留书法字迹的原貌,但以纸张为载体的拓本在历经水火、兵燹、人为破坏等等因素,流传下来的善拓少之又少,更显得珍贵。尤其名碑名拓,其书法艺术价值极高,是后世迈入书法门径的堂奥,此专场之南宋拓李北海《岳麓寺》墨色古旧,堪比法帖,识者宝之。
《岳麓寺碑》是唐代大书家李邕所书,而李邕不仅家学深厚,天赋异禀,在文章、书翰、公直、词辨、义烈、英迈为一时之杰。尤其在书法上的造诣深厚,宋元的几位大书家如米芾、苏轼、黄庭坚、赵孟頫等无不受到其影响。传世有《叶有道碑》、《李思训碑》、《楚州婆罗树碑》、《麓山寺碑》、《李秀碑》,诸碑以《岳麓寺碑》最受后世推崇。
李邕的书学
李邕(675—747),字泰和,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祖籍江夏(今湖北武汉),郡望出自赵郡,曾官至括州刺史,北海太守,后称“李北海”、“李括州”。幼承庭训,精熟《文选》,文章为一时之冠。其不仅文名盛隆“独步有唐四十年”,且以擅长行书而声高一代。《旧唐书》载“邕早擅才名,尤长碑额。虽贬值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
李邕用笔,势方韵圆,其坚劲含蓄出纯属王羲之一派,或早年受盛唐书风熏染,而后自出机杼,笔力一新。元代赵孟頫的李邕笔法甚多,以其临仿李邕行法而窥右军堂奥,或因规模魏晋风流而明李邕用笔,又不一一作优孟虎贲之似者而视之,洵然不失至言。
在盛唐那个以王羲之、王献之为标榜的时代,李邕以欹侧的行书厕身于时而相抗行,宋《宣和书谱》谓:“邕初学变右军之法,顿挫起伏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李阳冰谓之书中仙手”。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之《跋李北海缙云三帖》写下“而北海出其不穷,故尝胜云:余尝谓右军如龙,北海如象,世必有肯予言者。”
历代书论家对李邕的品评,各朝各家褒贬不一,宋元明间有议论,及至清代诸家对李邕推崇备至,几无异议,其书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承接,并为世人所广泛接受。
参考图:清拓本整纸《麓山寺碑》
《麓山寺碑》又称《岳麓寺碑》,开元十八年(730)李邕应潭州司马窦彦澄之请所撰并行书之,九月十一日,黄仙鹤刻石立于潭州麓山。记录了麓山寺自晋泰始年间开建至立碑之时,其兴废修葺与历届禅师宣扬佛法的历程,描述了岳麓山秀丽的风光。碑阴亦为李北海书,字较碑阳略小,嘉靖十二年(1533)遭单北郭题刻所覆。此石旧曾嵌入石壁,碑阴拓本流传较少。
碑册刻有元丰庚申米芾题名,又有明清文人题字观款。篆额“麓山寺碑”四字,不见书者姓名,或亦出邕之书。二十八行,行书五十六字,碑文共计1413字。碑现在湖南长沙岳麓公园,左角已断裂残缺。此碑为李邕53岁时所书,款署“前陈州刺史”,比《李思训》晚九年。
是碑乃李邕前期所书碑志最为著名者,且原石所存,虽见剜损,大概亦不失本来风貌,特为历代金石著录家所重,尤见称于明、清书坛。
《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三十五称:“其钩磔波撇,虽不能复寻览其神情流放,天真烂漫,隐隐残楮断墨间,犹足倾倒眉山(苏轼)、吴兴(赵孟頫)也。”
瞿中溶《古泉山馆金石文编残稿》卷二以为笔势雄健,“能深人魏晋诸名家室”。
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卷五则称:“北海书发源北朝,后以其干将、莫邪之气,决荡而出,与欧、虞规矩山阴者殊派,而奄有徐会稽(浩)、张司直(从申)之胜……其煊赫世间者,止陕《雲麾》与《麓山寺》而已。《雲麾》颇嫌多轻侻处,惟此碑沉着劲栗,不以跌宕掩其补气,最为可贵。”
王文治《快雨堂题跋》卷三亦谓:“北海为有唐书家之冠,深得二王精髓,当日所谓碑版照四裔者,今多失之,惟《岳麓》《雲麾》最为恒赫…昔人谓北海如象,观此帖(宋拓《麓山寺碑》)气骨峥嵘,如泰山卓立,觉驯象巍然,宛在目前也。”
李邕之书虽因风运而致,备受明、清书论家所景仰,然此碑瑰丽沉雄,实亦出自一家意气,堪称李邕前期之杰作。
现存最早的拓本为北宋拓,南宋拓不可胜记。此碑在宋时就经剜洗,字形改变,后世逐渐损泐,且明时又经剜刻,致使错字讹误较多。对于《岳麓寺》拓本的鉴定鉴赏,因此碑太过著名,历来文人学者多有关注。今参考张彦生《善本碑帖录》,仲威《中国碑拓鉴别图典》,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以及陈郁《麓山寺碑北宋拓本的鉴定与递藏》一文,进行分析整理。
据陈郁《麓山寺碑北宋拓本的鉴定与递藏》一文统计,存世的北宋拓本共计有五种:苏州博物馆之完颜景贤本,现存沪上嘉树堂之赵世骏本,故宫博物院之太仓毕氏本,故宫博物院之张效彬本,常熟翁氏本。
(左至右:沪上嘉树堂之赵世骏本,故宫博物院之北宋张效彬本、此拍场彭宗因南宋本。)
北宋本十六行“若冥搜想”之“搜”字完好,至南宋右上部剜挖成“曲”部。
迄于南宋时,此碑经剜改,清人赵世骏在跋《宋拓岳麓寺碑》中提到:“以余所闻,碑自南宋时已为妄人开凿,谓之洗碑。”北宋拓存世屈指可数,大多公藏,南宋精拓市面流通无多,更显珍罕。
张彦生《善本碑帖录》对南宋本的考据:所谓南宋拓本,“搜”、“闱”二字挖过,后“江夏黄鹤刻”等字完好,“上计于京不偶兹会赞曰”等字可见,较明拓多百余字。
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对南宋本的考据:南宋拓本,十六行“搜”字右上半,已剜作“曲”字。又此行末“闻”字损而未剜。十九行“高闱”之“闱”字损而未剜。廿三行“其二幽”之“幽”字损而未剜。又“左豁”之“左”字损而未剜。廿四行“佛日环照”之“环”字右下半损。廿五行“四”字损。二十七行“江夏”二字已损。然“且上计于京”上之“别乘乐公名光”等字尚存。
仲威《中国碑拓鉴别图典》对南宋本的考据:
三行“地位嘗高者”之“嘗”字左半已泐,“高”字左半亦泐,右半剜挖成“馬”字狀,“與炎漢”之“與”字右半泐。
十六行“若冥搜想”之“搜”字右上部剜挖成“曲”部。
十七行“牧伯萃止”之“止”字剜挖成“心”字。
二十四行“佛日環照”之“環”字右側未損。
二十七行“江夏黄仙鶴刻”未泐。
陈郁《麓山寺碑北宋拓本的鉴定与递藏》一文以清末大鉴藏家赵世骏在《北宋拓麓山寺碑曼陁羅室藏本》后两段跋文,总结了拓本鉴别之考据:
故雖‘黃仙鶴本’字形已方幅笨滞,全失北海手意。其間鑿失之字蓋不可勝計,尤訛謬者如‘阿若冥搜’之‘搜’字,其右上‘臼’並中直鑿爲‘曲’字;‘碩德高闈’字之‘闈’字中‘韋’,鑿爲‘囗’形(北海書,‘諱’字於‘韋’旁多貫下至‘口’,想此字亦然,故誤),殆不成字。……光緖三十有一年歳在乙巳(1905)六月二十日,南豊趙世駿記”。
综各家之说,以张彦生之说较为简洁允当。此本“搜”、“闱”二字挖过,后“江夏黄鹤刻”等字完好,“上计于京不偶兹会赞曰”等字可见,是为南宋拓当无异议。
至于明代已大剜刻,字全部无秃残,剜刻特精,此时碑虽未残,然其名字已有不同损坏。而且,又有重剜错数字,故较宋拓相差远矣。
从左至有分别为:故宫博物院之张效彬本(北宋拓),沪上嘉树堂之赵世骏本(北宋拓),此场拍品彭宗因南宋本,上海图书馆陆恭本(南宋拓)。
北宋《岳麓寺碑》据考察存五种,今以各公私藏北宋名帖进行对比。嘉树堂之赵世骏本(曼陀罗室藏本)虽为北宋本,纸墨精神最佳,民国时出版为字帖,惜经过水浸。
南宋拓上海图书馆陆恭本《岳麓寺碑》与上海图书馆何绍基藏本相近,然拓工远胜之。自第十七行“华洊臻”始,前缺九百余字,存全碑字五分之二。因此本洁净,字口清朗,可视为标准件作对比。以十九行“硕德高闈”之“闈”开看,至南宋时内“韦”字已经剜成“车”。此四种中,以故宫本最优,曼陀罗室藏本漫漶不清,此彭宗因南宋本较上图陆恭本较厚重,字体精神更接近北宋。
从左至有分别为:故宫博物院之张效彬本(北宋拓),沪上嘉树堂之赵世骏本(北宋拓),此场拍品彭宗因南宋本,上海图书馆陆恭本(南宋拓)。
再看第二十七行“江夏黄仙鹤”,至南宋时,此未泐。首字“江”字左部“工”来看,故宫张效彬本与此拍场彭宗因南宋本结构相近,嘉树堂之赵世骏本(曼陀罗室藏本)与上图陆恭本相近。按照一般经验分析,碑表面剥蚀,裂纹会逐渐加深,但笔画会逐渐变细,观此四字,故宫张效彬本与此拍场彭宗因南宋本当属较早拓本,因“工”字上接笔处尚且清晰,而随着无论自然侵蚀或是人为的破坏,裂痕都会逐渐加大,此嘉树堂之赵世骏本(曼陀罗室藏本)与上图陆恭本“工”字接缝剥蚀较大,或属稍晚拓本。“夏黄仙鹤”四字,南宋本整体笔画渐瘦,不如北宋本神完气足。而上图陆恭本与此场彭宗因本,虽皆为南宋本,但上图陆恭本字画明显光滑许多,不如此场南宋本丰朗神气,字画朴厚涩重。
对比来看,此场彭宗因南宋本较上图陆恭本更加厚重滞涩,精神稍近原碑,而上图陆恭本存五分之二,可见此彭宗因南宋本在品相上胜出许多。北宋沪上嘉树堂之赵世骏本因遭水浸,大多漫漶,字迹有的模糊不清,特为可惜。故宫博物院之北宋张效彬本笔画厚重且清晰,在多数字形结构上与此拍场彭宗因南宋本相似。
综上所述,此拓为盛唐书家李北海最为重要的传世经典《岳麓寺碑》,其文史价值卓越,李邕传承家学,在书法上的造诣最高,受到清代文人的推崇备至。此拓传承李北海书法雄强、结构宽博雄浑的特点,是经典的范本之一。在版本,经仔细比对,此本涂描较少,较之上图本陆恭本稍优,品相稍优于沪上嘉树堂之赵世骏本,与故宫博物院之北宋张效彬本风格相近。此拍场彭宗因南宋本存世珍罕,品相较好,字墨精神尚佳,可作为传世经典法帖。
麓山寺碑
宋拓本 纸本 1册 册页
提要: 此本拓工装裱精洁,与大部分宋拓都有涂描不同,此拓通篇无前人涂描,非常干净。结尾“江夏黄仙鹤刻”诸字完好无损,元明拓本“黄仙鹤”三字损泐。又“上计于京不偶兹会赞曰”、“太虚”字清晰可见。侧面视之,墨光中发出紫青色光芒,与前人所记宋拓同。为南宋初年精拓本。为明末清初文人兼收藏家彭宗因旧藏,谢无量题书签。钤有彭宗因印、彭宗因鉴藏印、季亲鉴藏子孙永保、寤歌室书画印、胆欠大心尚小行欠安、叶加南藏、叶氏赏珍诸印。鉴藏者彭宗因,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字季亲。清代著名诗人彭孙遹叔祖。生性淡泊,常以品茗赋诗种卉药自娱。小轩结构楚楚,聚法书名画、古尊彝摩挲,几席绝点尘,士大夫无不屏车从,角巾野服,欣赏清言竟日。收藏有《文征明自书诗册》、《王穉登飞鸿贴》等。卒年六十九。《槜李诗系》卷十七:“宗因,字季亲,绍贤季子。少为诸生,后弃去,与高僧耆宿结社赋诗。有《寤歌室稿》,私謚‘节隐先生’。”
32.5×18cm
RMB: 2,500,000 -4,000,000
拍卖场次安排
09:30 A厅
11:00 A厅
13:30始 A厅
时间顺延 A厅
时间顺延 A厅
时间顺延 A厅
16:00 A厅
16:30 A厅
预展时间:12月05日-12月07日
拍卖时间:12月07日-12月09日
预展时间:12月06日-12月08日
拍卖时间:12月08日-12月10日
松竹书房(二) 玉器及赏石专场预展时间:12月07日-12月09日
拍卖时间:12月09日-12月11日
预展时间:12月08日-12月10日
拍卖时间:12月10日-12月12日
古董珍玩 (二) 家具 佛造像及工艺品专场预展时间:12月09日-12月11日
拍卖时间:12月11日-12月13日
预展时间:12月13日-12月15日
拍卖时间:12月15日-12月17日
竞价时间:12月06日-12月09日
- The End -
建议在Wi-Fi环境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