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学法辨是非,懂法不吃亏。大家好,第十期“大家来学法”和大家见面啦。近年来,放火罪相关案例引起社会较大关注。大家都知道,放火涉嫌违法。违反了什么法?法律如何规定的?该承担什么责任?让我们一起看看本期案例。
2014年12月,W某酒后独自一人在家中,因家庭不和,用打火机点燃一块纱布扔至卧室床上导致起火。其邻居报警,119消防人员将火扑灭。110民警到达现场后,W某持刀对民警挥舞,民警鸣枪示警后W某跳窗逃跑。案发后,W某家属与邻居就放火造成的损失达成和解协议,邻居对其放火行为予以谅解。
W某酒后在自己家中放火,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其行为已构成放火罪。因其案发后认罪态度和取保候审期间表现较好,且积极赔偿邻居损失并得到邻居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故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一种故意犯罪。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又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二是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重大损失”的标准,一般为损失5万元以上。
常言道,水火无情。放火的行为既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同时又危及公私财产的安全,极有可能引发重大危害。因此,放火罪在古今中外均是严重刑事犯罪,对其处罚也普遍较重。工作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之事,我们要选择合法的、适宜的途径来发泄和排解,万万不可用放火来寻求刺激,要知道:“玩火者,必自焚”!
来源:中原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