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交通广播联合推出融媒报道——《听·见美丽中国》

时事   2024-10-30 21:31   湖南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美丽中国之美,就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交融之美,和谐之美。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由中广联合会交通宣传委员会指导,安徽、河南、湖北、江苏、浙江、贵州、黑龙江、云南、宁夏、新疆、沈阳、青岛、呼和浩特等地交通广播播出机构共同制作推出《听·见美丽中国》融媒报道,带您分别领略“山水林田湖草沙”不同场景的壮丽与秀美,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创新,感受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草是生命的绿意,一片片草地铺展成大地的衣裳,展现着坚韧与生长的力量。中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从内蒙古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到云南凤龙山国家草原公园的高山牧场,科技的力量让生态修复焕发新翠,全新的发展理念让草原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点击收看《科技赋能蒙草生》

点击收听《草原翠涌》广播稿件

草科技助力敕勒川草原复兴

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卫星对比图

金秋时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东北角,阴山山脉的大青山脚下,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正迎来季节变换的洗礼。原本绿意盎然的草地,现在逐渐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外衣,仿佛是大地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准备。广袤的草原上,偶尔可见牛羊在悠闲地吃草,静静地享受着草原的馈赠。

曾几何时,这里受干旱少雨、开垦采石等因素的影响,近3万亩的天然草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砂石裸露。

从一片砂石遍布的荒滩回归为风景秀美的草原,是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的丰硕成果。2012年2月,呼和浩特市委做出实施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决策部署,该工程覆盖了大青山前坡约127平方公里的面积。

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考察时指出,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是各族干部群众的重大责任。如何修复和保护好敕勒川草原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提供了精准助力。

蒙草集团是一家以草科技为核心的公司,专注于生态环境修复和种业科技。位于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的蒙草种业中心,蒙草集团依托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发挥“特色种源体系+数字技术”的优势,通过“人工干预下模拟天然草原”的综合治理方案,重建了植被群落,实现更精准的可持续生态修复。蒙草集团副总经理陈睿珏把生态大数据平台比作“导航器”,通过这个平台,只需点击地图上的某个经纬度位置,即可获取该区域的原生植被和生态信息。掌握这些数据后,平台能够像老中医一样,把脉开方,为不同地区提供量身定制的精准解决方案。

种子是草原生态治理的基石。在草原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种子对于恢复和维持草原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蒙草集团副总经理陈睿珏告诉记者,优质的草种选育技术不可或缺。在生态大数据加持下,蒙草集团聚焦草种科技,培育出更适应敕勒川草原环境的乡土草种,有效缓解草原自然修复“无种适用”的局面。“目前,我们团队已成功引种、驯化295种乡土植物应用到各生态类型区。通过现代化草种技术选育体系,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品种有85项,它们的适应性更强、抗逆性更强,能够适应更多的草原、沙地、矿山修复过程。”


如今,在草种科技和草业技术创新助力下,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描述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景象在敕勒川草原重现。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新城分局局长王静茹展示了这一成就,“完成1.5万亩草原生态修复,80%的土地实现了生态绿化,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天蓝、水清、地绿’的需求,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新发展理念助力凤龙山生态蜕变


凤龙山国家草原公园卫星对比图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草原以其独特的生命力,展现出不同的自然风貌。9月中旬,海拔2480米的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凤龙山国家草原公园,已有几许秋凉。放眼望去,林间有草,草中有林,绿意盎然,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


牧民轻吹口哨,引领着羊群在广袤的草原上漫步,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展示出一幅高山牧场的独特风景。

凤龙山是典型的南方草原,总面积约14000亩,平均海拔2480米,优越的气候条件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造就了一个天然的高山牧场。一直以来,牧民们依靠从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经验放牧,但是粗放型养殖方式和管理方法不仅没让村民富起来,还让凤龙山草场退化严重。

科技的力量让这种面貌得以改变。2012年起,寻甸县在凤龙山建立公益林生态修复示范点,实施草原生态保护项目和人工种草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寻甸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周天华说,技术手段助力生态修复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人工改良,每一块草地上都有几十种草,生物量很多。通过科技的手段来提升草的质量,最大化最优化利用我们的草地。”

目前,凤龙山有人工草地3000亩、天然草地4200亩、疏林草地4000亩,草原中草盖率达到了95%以上。通过推广草畜平衡和轮牧制度,凤龙山草原自我更新修复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副队长游佳兴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夏秋季节这个草产量比较高的时候,每一块草地最多只能放牧七天,然后就得换另外一块,根据制度进行管理。每年四百多吨种羊的粪便都撒到草地里面,通过有机循环利用,实现了草地质量越来越好,覆盖率越来越高。”

从漫天黄灰到草壮羊肥,云南凤龙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成为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典范。在新发展理念推动下,云南凤龙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持续开展草原保护修复,推进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这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地群众抓住良好生态环境孕育的发展机会发展旅游产业,成为生态之美的受益者,寻甸县功山镇凤龙山黑沙地村农家乐老板陈美琳就是其中之一,“有很多外地的团队,经常周末过来。今年7月份以来较去年收入增加了十多万。现在环境越来越好了,绿色发展带给我们的红利也越来越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草原生态修复取得显著成果。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超56%,十年完成草种改良6亿亩,38亿亩草原得到有效保护。国家林草局定下目标,到2025年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国草原生态修复工作正迈向智慧高效和科技支撑的新阶段。智慧高效的生态修复方式,为草原生态修复提供了新路径,不仅保证了草原生态的恢复,也促进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在草种和草业科技的赋能下,草原上将涌现更多生机勃勃的翠涌景象,绿草如茵的草地不仅哺育出牛马成群,更将成为生态之美的见证。

上述卫星影像数据由星图云提供

来源:呼和浩特交通广播

一审:郑竹婷

审:廖欣洋‍‍‍

三审:陈刚

电台工厂
广播超级碗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