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数字媒体艺术系毕业设计作品展(上)

文摘   2024-05-30 11:17   贵州  


To the Future
 ——致未来——
"
站在时间的交汇点上,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大学的钟声刚刚敲响,诉说着四年的欢笑与泪水,奋斗与成长。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学子,我们用创意与技术编织梦想,用视觉与声音表达心声。

未来,像一片未曾涉足的森林,神秘而美丽。每一片树叶,每一缕阳光,都是未知的希望与挑战。我们将带着梦想与信念,踏上这条通往未来的路途,用手中的画笔和键盘,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

在这条路上,或许将面对风雨与阳光,坎坷与平坦。每一次跌倒,都是对勇气的考验;每一次成功,都是对坚持的褒奖。未来数字艺术的世界,变化莫测,充满无限可能,我们将在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光芒。


2024届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毕业生

"
01

《共生》

创作:景仕兰 

指导老师:万尧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直是我们关注与深思的重要议题。随着生态问题的频发,人们愈发领悟到:人与自然并非孤立隔绝的个体,而是紧密相连、命运交织、气质交融、感情相依的共生体。我借助数字视觉艺术与概念动画的形式,探讨并展示这一共生关系的精髓。以三维动画作为核心技术与工具,我通过精心设计的虚拟生态场景,将自然之美与创造力相结合,构建出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这些场景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关系,更凸显了自然的壮丽与脆弱。作品旨在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信息,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关注,进而激发大家采取更为积极的环境保护行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02

《失落文明的回响》

创作:王淇

指导老师:符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作品借由三维数字艺术,打造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虚构失落文明的故事。从概念到技术,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处理,每一步都经过精心雕琢,确保作品的完美呈现。作品融合了埃及与古罗马的文化元素,以模块化设计构建出一个宏大且复杂的3D场景。在技术上,我充分运用了Blender、Unreal Engine 5等先进软件,实现了高质量的3D建模、材质制作和动画渲染。作品的完成不仅锻炼了我的技术技能,更提升了我的项目管理能力。同时,它促进了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通过讲述这一虚构的文明故事,我们更加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魅力。


03

《艺术共振》

创作:左丽沙

指导老师:万尧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作品以实验影像为媒介,巧妙地运用数字技术,将传统苗族纹样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作品用跳动的数字粒子赋予这些纹样全新的生命力,使其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我深受苗族文化的熏陶,从而选择了苗族文化中的代表性纹样作为创作的主题。苗族的蜡染、刺绣、银饰、挑花等元素,彰显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充分展现了苗族人民的高超技艺和卓越天赋。为更好地展现这些纹样的魅力,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对不同纹样进行了多样化的数字化处理。此外,作者还引入了手势交互技术,使得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体验纹样由粒子幻化而成的奇妙感觉。这种互动性和体验感的增强,让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也能更深入地感受到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04

《昆虫图鉴》

创作:张苗苗

指导老师:邹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作品是以昆虫元素为核心的AR交互设计,旨在呈现自然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我选择9只具有代表性的昆虫,包括长尾大蚕蛾、绿尾大蚕蛾、叶䗛、琉璃象甲、闪光玫灯蛾、幻彩三尖角花金龟、三色吉丁虫、毕加索盾蝽、蓝闪蝶。界面以绿色为基调,旨在营造一个清新、自然且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空间氛围。功能模块的设置主要有昆虫的展示和简介,人们能深入了解这些昆虫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为了增加设计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插画部分以昆虫本身的色彩为主,并增加对比色运用,使之与绿色基调相互协调,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AR交互设计能够将珍稀昆虫的展示从平面的图片扩展到立体的虚拟空间,为让大众更直观、具体地了解昆虫的奥秘。这不仅提高了人们对保护昆虫的认识和意识,也为自然科普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和可能性。


05

《日追夸父》

创作:胡小梅

指导老师:万尧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作品在深挖中国传统神话《夸父追日》经典文化内涵的同时,并巧妙地将这一故事反向引用到“生态环境”这一主题中,从而与生态环保问题形成了讨论交点。古老的神话中,夸父族因渴望太阳的温暖而奋力追逐。然而,在如今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夸父却不得不逃避太阳的炙烤。但无奈太阳辐射无处不在,夸父无处可逃。生态破坏的严峻问题层出不穷,使得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成员——人类、动物、植物等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里的“太阳”泛指一系列导致生态危机的众多因素。而“夸父”也不在局限于神话中的形象,他代表了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生命体,共同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次短动画通过经典与现代交织的故事,唤起人们对当今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


06

《夜郎茶市》

创作:宋莹

指导老师:邹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贵州地区便以其品种繁多的茶叶交易闻名。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文化,我开发了一个基于HTML5技术的夜郎茶市互动平台。作品选取了贵州特色建筑标志、少数民族图纹以及茶俗器具等丰富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入到设计中,作为灵感的源泉。在绘画形式上,采用了水墨画的手法,力求展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在色彩搭配上,我精心调配了灰绿色作为作品的主色调,辅以蓝灰和红灰的点缀,旨在营造一种沉浸而清新的氛围。同时,我将茶叶的翠绿与水墨的黑白相互映衬,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让用户在浏览平台时能够更好地沉浸其中。整体而言,作品不仅呈现了贵州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还通过细腻的色彩搭配和富有艺术感的绘画形式,让用户仿佛置身于云湖缭绕的贵州茶山之间,感受茶叶的清新与宁静。


07

《贵州·二十四节气》
创作:石瑞莲
指导老师:万尧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夏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秋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冬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作品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精髓与贵州特色人文风景巧妙结合,设计出富有本土特色的二十四节气文化系列作品。创作之初,我深入研究了贵州丰富多样的人文自然名胜,精心挑选出二十四处具有鲜明特色的景观,将其与四季节气特征呼应。根据两者特色,搭配色彩与构图,营造出各具特色的视觉氛围和效果。通过数字插画这一艺术形式,作品展现出贵州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让读者在欣赏中领略到贵州四季更迭中的自然变化与人文风情。这些景观不仅体现了真实的贵州风采,更与节气特征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美丽的贵州画卷。

08
《声声不息》
创作:班婷
指导老师:万尧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声声不息》视觉动画是实验性地将布依族八音坐唱演奏乐器与我国传统神话《八仙过海》的典故相融合,并以一种幽默风趣的像素动画风格展现出来。作品旨在引领大众对布依族八音坐唱乐器有更深入地了解。作品不仅赋予了古老音乐文化以全新的表现形式,更通过创新的传播模式推动了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运用像素风格特点,将乐器与人物形象进行颗粒化、锯齿化刻画。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模糊展现了乐器的形态、材质和演奏方式,还突破了传统MG动画中光滑鲜明线条与块面约束,让作品充满不规则的电子游戏画面感。这不仅增添了像素风格幽默风趣的特征,更使得卡通图像在视觉上具有层次感和深度感。
09
《数绘农画》
创作:彭双卡
指导老师:万尧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农民画作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了农民丰富的生活实践和文化精髓,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田园文化的重要桥梁。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使用鲜艳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寓意深刻的主题和简洁明快的风格共同勾画出美丽的田园风光、栩栩如生的农家生活、气氛热烈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充分体现了现代民间艺术的特点。本次创作我尝试对传统的静态农民画进行数字化改造,并赋予叙事情节与视听技术,使平面的画作仿佛跃然纸上,展现出农民从日常生活、耕种劳作、到庆祝丰收的故事。这一过程不仅让农民画脱离了纸质媒介的限制,更使其变得栩栩如生、动感十足。创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农民的生活状态、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农民画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中华民间艺术的博
10
《傩》
创作:邹盈盈
指导老师:李武建
《傩》这款H5交互设计作品,旨在推广与弘扬安顺傩面具的深厚文化,提升大众对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认知度。作品精心构建了三大交互环节,即安顺傩面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多元分类展示,旨在通过富有创意的互动形式和丰富多样的内容展示,将傩面具的文化魅力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首先,我注重优化作品的导航设计、力求简洁明了,使用户能够快速定位所需要信息。同时,直观易懂的交互操作和响应式布局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参与度。其次,通过用傩面具小游戏的互动功能,加强用户的参与感和记忆度,进一步拉近用户与傩文化的距离。作品的最后特别设置了安顺天龙屯堡的导航链接,方便用户前往当地体验傩面具文化。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增强用户对作品的黏性,同时也为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致未来”数字媒体艺术系毕业设计作品展

总策划:吕映红、钟华、娄莉、伍顺比、郑勇华

指导老师:李武建、邹茜、万尧嘉、严思嘉、符柯


排版:蒙蒙/张连勇

一审:蒙蒙

二审:胡刃

三审:吕映红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是贵州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独立设立新闻传播类的并集“产、学、研”为一体的专业学院,是西南民族地区高级传媒人才培养和民族新闻、民族文化传播教学、科研的主要基地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