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村联建】用好跨村联建“共富良方”,推动沿黄产业融合发展——滨城区市中街道“跨村联建”典型案例

文摘   2024-11-08 18:06   山东  





用好跨村联建“共富良方”

推动沿黄产业融合发展

——滨城区市中街道“跨村联建”典型案例




市中街道充分挖掘沿黄乡村产业及发展优势,以“跨村联建”行动为契机,以“一心三园两区”为轴心,以组织联建、平台聚力、机制共创为基础,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品质市中新样板”。







组织联建织梦
积蓄产业振兴源动力







激活红色引擎,成立新农联合党委,串联7个沿黄滩区村,覆盖人口3746人。街道选派7名班子成员作为产业联建指导员,成立工作小组,围绕各村资源优势、产业基础、致富能人等方面深入挖掘摸排,制定了一村一品 七彩新农的联建产业规划。同时,举办联建村党组织书记擂台赛、书记夜校订单式培训5场,各村党组织书记围绕产业联建亮答卷、授经验、展思路,进一步挖掘乡村资源,发挥滩区生态和文化优势激活人才动力联合党委组织产业能手、致富能人17名,赴青岛、浙江、江苏等地学习电商直播、乡土创意、民宿建设等先进经验,拓宽产业发展思路。回引刘小涛、韩午克等创业致富能手,规模化发展多肉、鲜食玉米种植,带动联建村集体和群众增收50余万元,打响了沿黄优质农产品品牌。同时,储备村级后备力量25名,其中35岁以下后备力量12名,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奠定人才基础。激活全域动能,结合滨城区农村党组织书记导师帮带制工作,开展经验分享、座谈交流、联合主题党日等8次,理清发展思路,指导帮带村立足实际找准符合村情的主导产业5个,推动联建村优势互补、强弱搭配、全域发展,推动联建村产业共兴。







平台聚力统领
拓宽产业升级半径圈





推动城乡融合,搭建线下展销一体化平台。新农联合党委与文汇社区联合,搭建平台,开设河大集代销店,通过商业化运营、集约化销售、一站式推介,时令性展出销售万绿果蔬、韩声杨五彩玉米、刘桥多肉、三里馒头等联建村特色产品,月零售额2.1万余元,通过城乡互动,7个村优质农副产品打开销路,实现乡村振兴与城市服务的资源整合、互促共进坚持电商赋能,打造线上产业常态化销路。新农联合党委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地域位置、村庄类型等因素,在刘桥村建立了播客中心直播基地,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带货直播沿黄特色农产品,仅多肉一项年产值逾40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8余万元。同时,持续推动产业振兴蝶变升级,联合黄河牡丹园、多肉大棚及黄河滩区露营地等优势产业,带动土菜餐饮、民宿体验、黄河观景等项目5个,实现文旅商融合发展从脑中一张蓝图到眼前一幅实景集聚资源要素,打造联建村居地图展示平台。新农联合党委锚定共同富裕目标,构建一村一品发展格局,根据滩区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打造了一村一品 七彩新农全域地图展示平台,内容涵盖7个行政村具备的共富资源、特色产业、文旅点位等信息,将七村产业四季状况、可供选择游玩路线、空闲宅基地、周边地缘特色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可视化呈现,直观了解沿黄村庄的独特魅力和潜力;同步开展共富合伙人招募和沿黄宣介,推动实现联建村的文旅发展新路径






机制共创托举

践行产业发展新路径






创新融合推进机制,在文汇社区设立积分兑换点,施行积分管理办法,激励性积分兑换,为优秀党员志愿者和微网格员兑换联建村特色农产品,通过攒积分、比积分、亮积分、兑积分的形式,鼓励辖区党员、微网格员充分发挥“移动探头”作用,实现乡村共富产业和社区治理的双向奔赴。健全经营运行机制,依托资源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统一经营,完善供应链,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发挥中裕、万绿蔬菜采摘的地缘优势以及黄河文化优势,依托全面绿化生态振兴和多肉产业振兴,通过村集体入股、注册公司,高标准打造了三里沿黄特色村办企业、刘桥多肉大棚和沿黄特色农产品线上直播的“网红直播中心”,形成“企业+合作社”的“共富”运营模式。完善产业联育机制,以产业发展好、经济实力强的三里村、刘桥村为龙头,借助播客中心直播基地,孵化直播业态人才,培育周边村村民加入“直播大军”,累计为农户增收3万余元。同时,借助三里村“共富馒头房”“三里农家院”平台,打通三里与彭庄特色蔬菜瓜果供需通道,每月带蔬菜销售1000余斤,水果销售300余斤,带动村民增收2万余元。





品质新市中
沟通、记录、服务,传承真善美,凝聚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