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风采录丨地测学院研究生刘振江: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科技   2025-01-04 23:23   陕西  

—2024—

展现青春风采

凝聚榜样力量

地测学院国奖风采录

“逐梦正青春,奋进正当时”

山有顶峰,湖有彼岸

他/她们也在朝着自己的曙光奔跑

他/她们乘着努力的快车

以心中信念为路标

不断向前

追寻着理想中的自己


刘振江

22级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


中共党员,师从李振洪教授、余琛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影像大地测量与地震周期的观测、建模与解释,已发表论文21篇,授权专利2项。其中以第一作者在《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Earth and Space Science》等高质量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曾获“2024年度知网最具影响力学者”,“《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优秀论文作者奖”等荣誉。

开拓进取,勇攀高峰

在过去一年,本人共计撰写论文5篇,其中已见刊论文三篇,外审和返修论文两篇。一篇是发表在国际知名地球物理杂志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上的论文,论文首次全面系统地探讨中亚帕米尔区域的2015-2023年四次地震之间的应力触发和区域地震风险;两篇《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文章为灾害应急研究论文,其一是对2023年10月7日赫拉特地震序列的应急,在震后三天给出了发震断层模型和建筑物损毁评估,为应急减灾提供数据支持;其二是对2023年12月19日甘肃积石山地震的应急,首次综合大地测量、地震学和野外调查给出了积石山地震的可靠破裂几何模型,相关研究成果被引用20余次;另外,在自然指数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投稿并返修学术论文一篇,首次全面系统地揭示2023年赫拉特地震序列的同震滑动和震后早期余滑;在自然指数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投稿并外审学术论文一篇,联合大地测量与地震学观测揭示2024年台湾花莲地震的共轭破裂新认识。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期刊发表论文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网络首发论文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网络首发论文

组织实践,开拓创新

社会实践方面,作为队长组织并参与了“黄河科考,强国有我”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荣获“共青团中央全国优秀团队”;“省级标兵团队“;并在团中央青发部、中国青年报举办的”镜头中的三下乡”遴选中荣获“全国优秀文字团队”等荣誉称号。

省级标兵团队荣誉证书

学校官网的实践队相关报道

专业实践方面,参与多次地震事件的野外科学考察,如2022年青海门源地震、2022年四川泸定地震和2023年甘肃积石山地震等。特别地,2023年12月19日甘肃积石山地震之后,先后两次进入灾区现场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野外科学考察,为灾害应急与科学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长安大学赴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野外综合科学考察人员合影

采访时刻

提问

恭喜学长获得国奖,这份荣誉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回答

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对我过去努力和付出的肯定。这份认可不仅让我感到欣慰,也激励我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继续开拓进取,勇攀高峰。

提问

请问一下学长平时找idea有没有什么技巧呢?在科研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回答

我觉得寻找科研idea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学习、发现和积累的过程。我会经常阅读领域内的前沿文献,关注未解决的问题,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与方向寻找创新点。此外,与导师、同学讨论,以及参加学术会议交流,也常常能启发一些新思路。

科研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挑战,比如数据质量不佳、或者实验结果和预期不符等。这些问题是科研中常见的‘拦路虎’,但同时也蕴含着探索的机会。

遇到问题时,我通常会先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比如数据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或者方法是否有改进空间。具体来说,我会通过以下途径解决:首先,查阅相关领域的文献,从中寻找解决思路;其次,主动与导师沟通讨论,听取宝贵的指导意见;最后,如果问题涉及跨学科知识,我会尝试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合作,共同攻克难题。

比如在我近期在研究花莲地震过程,由于震中位于花莲近海,仅依靠大地测量数据难以对发震断层进行有效约束和建模,通过与美国地质调查局的Dara Goldberg博士合作,引入地震波数据进行联合建模,通过跨学科合作实现对该事件的可靠建模。此外,由于缺乏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储备,无法对建模结果进行合理解释,与台湾大学的胡植慶教授展开合作,完成了对花莲地震共轭破裂结构的新认识。这一研究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以及科研中知识积累与团队协作的不可或缺。

提问

学长有没有一些科研经验和心得可以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呢?

科研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我的心得总结为以下三点:

坚持不懈:科研过程常伴随挫折与失败,但唯有坚持才能突破瓶颈,取得进展。

严谨务实:科研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必须注重细节,反复验证,实践出真知。

跨学科合作:与不同领域的专家交流,能拓展视野,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是提升科研深度和广度的重要途径。

个人感悟或寄语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科研的过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但正是那些荆棘和挑战,塑造了我们的坚持与韧性。每一次失败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份努力都将为未来积蓄力量。希望大家始终相信,只要心怀热爱、脚踏实地,不断探索与创新,必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与收获!

责编 | 战峰林

供图供稿 | 刘振江 张梦帆 战峰林

初审 | 王儒豪 温林浩

终审 | 王润涵

往期回顾
BREAK AWAY



国奖风采录丨地测学院研究生田云青:勤学苦练,砥砺前行

国奖风采录丨地测学院研究生孙月敏:厚积薄发,笃行致远


国奖风采录丨地测学院研究生王喆:立志拼搏,逐梦不悔


地测微天下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官方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