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家庄市民政局不断强化慈善事业集成创新和重点突破,持续推动“小社九助”品牌项目“由点成串,由串成链,延伸扩面”,以“六轮驱动”为抓手,以“九大落点”为支撑,推动基层慈善精准发力,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更有力度、深度、广度,更有质感和特色。
新时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强化顶层战略设计,进行系统科学布局,整合协同精准发力,不断扩大慈善服务覆盖面,推动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为激发慈善事业发展活力提供制度保障;建立慈善事业发展综合协调机制,聚集起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合力。石家庄市民政局组建“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党对慈善工作的组织领导,大力推进“169”慈善融合发展工程,制定《石家庄市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建设运营规范指引手册》《社区基金设立规范运营手册》等,强化慈善服务标准化、规范化运作,保障慈善服务方向和发展目标实现。
强化系统布局。构建慈善“三级体系”布局,形成以市级具有公募资质的慈善组织为枢纽、县级慈善总会为依托、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为载体的整体布局,深入推进县级慈善总会全覆盖以及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的建设。截至目前,全市22个县(市、区)均已成立慈善总会,按照慈善工作站与基层民政服务站同建原则,已有10个区县率先完成示范性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建设,其中1个区即将率先完成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建设全覆盖任务。
强化融合推动。将慈善工作融入社会救助、为老服务、儿童关爱、助残助困等工作之中,推进慈善救助模式多元融合,以“慈善”为主,融合社工、志愿者等资源,指导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采用“物质帮扶+平台服务+专业服务”的融合服务模式,为受助对象提供全方位的慈善服务支持,更好满足受助对象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慈善服务的精准性和延展性。
以“数字慈善、基金慈善、街区慈善、品牌慈善、文化慈善、项目慈善”等作为发展特色化慈善的突破点,积极探索新时代慈善工作“六轮驱动”创新模式,凝聚慈善发展合力,打造多元慈善新生态。
以数字慈善为驱动,提高慈善服务效率。依托慈善中国,备案慈善项目,强化公众信任度,同时规范慈善项目管理,确保慈善资源高效透明运作。依托“石家庄慈善社工”微信公众号,搭建网络捐赠平台,畅通线上捐赠渠道,强化慈善互动性,提升公众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坚持需求导向,建设需求库、资源库、项目库“三库”,精准对接需求,实现慈善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慈善事业更加开放、高效、透明,确保慈善活动的可参与性、可感知性和可触及性。
以基金慈善为引擎,盘活社区慈善资源。按照“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慈善项目+社区基金”联动发展的原则,推动“三个一工程”,规范设立社区基金,组织开展慈善募捐、定向捐赠、爱心义卖等微慈善活动。迄今为止,已成功建立13个社区基金,其中11个与公募组织合作的社区基金,筹集资金超过40万元,用于开展“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等困难群体的慈善服务。
以街区慈善为依托,增强慈善发展动力。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下,创办“慈善公益市集”,通过“内聚力量,外引资源”的策略,扩大商家慈善服务联盟,制定灵活多样的月捐政策,启动“月捐”行动,激励有意愿和能力的企业及社会群体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设立慈善商店,将多个慈善商家串联成街区慈善发展的链条,构建慈善发展的网络,使其成为慈善街区营造的共同创建者、组织者、联动者,实现党政企校社等同频共振。
以品牌慈善为载体,提升慈善服务公信力。充分发挥河北慈善奖“小社九助”品牌优势,在助老、助小、助残、助困、助美、助善、助家、助和、助农九个方面深化慈善品牌内涵,提升慈善事业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目前,已有30多个慈善惠民项目指定冠名“小社九助”品牌,遍布十余个县区,不仅为基层困难群众解决就业难题,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在与社区基金的联动运作下,为特殊困难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以项目慈善为手段,拓展慈善应用场景。以“研究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难题”为导向,以项目化运作为手段,精心选择和创新设计慈善项目,按照“成熟一个培育一个”原则,重点打造一批创新性强、示范性好的社区慈善项目。强化项目实施与管理,完善项目评估与反馈机制,建设慈善项目集群,突出慈善项目的服务特色和公益属性,实现慈善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慈善项目的最大优势是可持续的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这一举措,突破传统慈善的局限性,成为社会救助与慈善资源衔接的生动实践。
以文化慈善为途径,营造慈善服务氛围。利用中华慈善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慈善周”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活动,使慈善理念深入人心。注重慈善故事的挖掘和传播,通过讲述身边的慈善故事,激发更多人的慈善热情,营造“人人可慈善、人人皆慈善”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氛围。
2023年,石家庄市建成全省第一个慈善工作站。2024年,设立全省第一个具有公募资格的社区基金,并大力推进民政服务站与慈善工作站共建。石家庄市民政局秉承“整合资源,服务民生,参与共治,促进发展”的理念,积极发挥枢纽平台作用,设立社区基金,培育慈善人才,以“小社九助”为蓝本,从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的民生服务再到提升社区环境,推动社区发展的民生实事、小微更新,积极推进公益慈善项目深耕细作,树立“善行河北”的石家庄样板。
——精准需求调研,瞄准困境群体“急难愁盼”
摸清民政服务对象底数,及时开展精准帮扶是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的基础服务。为将此项工作细致化开展,石家庄市探索打造“三级联动,四级干预”服务体系,形成“街区工作人员+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社区慈善人才”三级联动发现机制,面向社区特殊群体开展调研,按照不同情况划分为“红橙黄绿”四个等级干预体系,给与“紧急救助、一周一入户、一月一关怀、一季一问候”的动态管理模式,确保每一份爱心都能精准地送达需要帮助的人手中。
石家庄市慈善和社会工作联合会整合渤海信托爱心资源,为县区153名60岁以上三无、孤寡、低保困境老人发放救助金24.75万元,27名老人发放爱心物资,价值3024元。藁城廉州镇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链接爱心人士为辖区困境儿童开展“温暖礼包爱心送”活动,捐赠运动衣、冬季棉服400套。除传统的物质救助外,结合困境群体的实际需求,各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的服务还涵盖教育支持、心理健康援助、技能培训等多个领域。中山东路街道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面向辖区困境儿童,开展“小社助小-成长导师”服务,整合老教师、大学生志愿者一对一陪伴成长;友谊街道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面对辖区残疾人群,开展“小社助残-职业赋能”计划,帮助他们掌握技能,走向社会……一系列举措,不仅解决受助者的实际困难,还为他们带来长远的希望和发展。
——聚焦为老助餐,打造困难长者“幸福时光”
民以食为天,让困境群体尤其是困境老人吃上暖心幸福饭一直是石家庄市民政局推行的惠民工程。2024年,精心打造的“小社助老公益餐厅”从最初的3家扩展到13家,越来越多的困境人群吃上家门口的幸福餐。根据不同人群情况,小社公益餐厅将标准定为“免费就餐、折扣就餐、低于市场价慈善就餐”三个等级。为推动公益餐厅高标准、可持续的经营下去,各餐厅充分整合慈善资源,发动志愿者力量。星河御城小社公益餐厅,在餐厅开展助农展区进行惠民售卖,营利注入社区基金,同时整合基金会、爱心企业资源,已为公益餐厅带来近5万元的善款支持;北新街小社公益餐厅,成立“60志愿队”,引导志愿团队每天在餐厅享受折扣就餐的同时,为结对子的困境群体每日开展送餐陪伴服务;柏林二社区小社公益餐厅整合周边大学志愿者资源,维护餐厅秩序,开展送餐服务的同时,开展日常陪伴、情感支持等多项服务,增强代际融合;多个公益餐厅,提供就业岗位给社区宝妈,利用节假日开展“长桌宴”、“生日宴”“我们的节日”以及健康养生、智慧养老等丰富多彩的便民服务……利用公益餐厅这一“小切口”,带动社区服务的“大民生”,打造属于社区长者的“幸福时光”。
——拓展筹资渠道,引入社区基金“源头活水”
社区是社会治理体系中最基础的细胞,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日益迫切,然而,一些社区往往因为“钱袋子”紧张而陷入困境。
各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建成以来,按照正规流程,设立社区基金,撬动慈善资源,汇入多元力量,吸引各方尤其是社区周边资源、社区居民的参与,形成“取之于社区、用之于社区”的良性循环。
激发社区居民公益情怀。太行街道社区开启“一元公益•壹心慈善”计划,利用社区定期便民服务和慈善宣传活动广泛推广,居民只需花一元钱,就可以享受剪发、体检等贴心服务,所收款项全部汇入社区基金,用于支持基金开展项目。
携手公益组织优势互补。廉州镇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链接当地慈善总会,为辖区困境儿童开展助学服务,栾城、新华、井陉等地培育的“小社微工厂”,也统一将个人创收的5%划入社区基金,支持社区服务,完成组织成员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化。
带动企业参与社区公益。建华南街道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深入走访辖区困难家庭,结合需求,链接辖区养老机构、医疗器械公司提供专业护理床、适老化工具等,为老年人提供个更便利的生活条件。
汇聚商户个体爱心力量。彭后街道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招募“公益合伙人”,定期开展公益慈善集市,通过街道“搭台”、商户“摆摊”、居民“赶集”的形式,成功吸引来自县域特色农副商户参与。商户们将当日部分营收额捐赠给“社区基金”,以支持辖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盘活社会资源,五社联动提供“多元服务”
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发挥枢纽平台作用,利用好社区基金,通过五社联动机构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培育慈善人才,以项目化的方式推动基层“小社九助”服务深耕,让每一个“治理细胞”都活起来,动起来。
守护社区长者。栾城区开展“小社助老-乐享园”公益服务,将康养资源引入社区,集中培育社区适龄工作者,以公益普惠的形式面向社区老年人开展慢病防治、中医养生、健康理疗、心理赋能等老年康养服务。解决部分就业问题的同时,有效回应社区老年人健康维护的需求。
呵护社区儿童。为缓解困境人群以及双职工家庭看护难题,中山东路街道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发起“益心共享自习室”,整合大学生志愿者,看护社区少年儿童、开展兴趣培养服务的同时,还以此为基础,培育成立蒲公英志愿团,开展“户外劳动者夏日送清凉”等多项公益服务。
帮扶社区困境。为更深层次的解决社区困难群体经济增收问题,石家庄对小社微工厂品牌项目进行升级打造,建立合作机制,拓宽渠道,探索转型。如井陉矿区小社微工厂转变加工模式,依托当地资源,建立自主研发-自主加工-自主销售的一体化模式。研发具有独特竞争力的药枕产品,增产增收,提升品牌价值,成为区域新业态新亮点。
关爱社区家庭。创新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模式,设立婚姻辅导室,组建“3师1队”婚姻辅导队伍(心理辅导师、社工师、律师和志愿服务队),聚焦婚前、新婚、瓶颈期、破裂期开展多种婚姻服务,有效减少因婚姻家庭矛盾升级导致的社会问题。目前,栾城、桥西、鹿泉、高新、藁城等区“为爱守候”婚姻家庭调解项目,调解成功率均达到40%以上,成为突破传统婚姻服务的新模式、新亮点。
赋能社区队伍。为培育社区慈善人才,彭后街道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开启人才赋能计划,除规范化、形式多样的培训实践外,还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结合自身,提供“服务/物品”等支持,用于志愿者激励回馈;鼓励社区居民自愿以时间、知识、技能、财力等参加公益服务,积累服务时间,储存服务积分,形成“以服务换积分,用积分换服务”的双向循环,用积分“兑”出互助友爱新风尚。
来源:石家庄市民政局
河北民政
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