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时候越“乖”的孩子,长大后越痛苦?

教育   2024-11-12 12:06   重庆  

懂事”和“”,是家长、大人们对小孩子的最高赞誉。


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会有意无意地用“乖”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

在学校,“孩子平时听话吗?”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家里,很多家长也总会对孩子说“你要听话,听话就会怎样怎样,不听话就会……”家长们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会互相夸奖“你家孩子真乖”……

孩子心里知道:自己表现得“乖”,大人就会高兴,自己听大人的话、察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大人就会喜欢自己,夸自己“懂事”。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听自己的话,那些乖乖听话,循规蹈矩的孩子总是会被家人、老师赞扬有加,而淘气、叛逆、反抗的孩子总是会被处罚、批评。

为了得到大人们的喜爱和表扬,为了少受到处罚和责骂,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将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住,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可是,诸多研究表明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而小时候表现得越叛逆、淘气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越成熟。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乖”意味着讨好大人
忽视真实的自己


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奶奶带我出去玩,路过路边的糖果摊,奶奶指着说:“想要吗?”我摇摇头说:“不想要。”奶奶满意地说:“这孩子最乖,从来不乱要东西。”

从心底来讲,小小的我,其实是想吃那色彩缤纷、酸甜可口的糖果的。只是,“懂事”和“乖”是那个年代对小孩子的最高赞誉。

我从心里模模糊糊知道,我“乖”就会让大人高兴。于是,敏感的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住了,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长大以后,我成了一个不懂拒绝别人、疲惫不堪的“烂好人”。

心理咨询师告诉我,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了心理问题较多,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了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

我经常听到长辈对孩子说:“你再淘气,我就不喜欢你了。”或是“再这样做,我就不爱你了。”孩子眨巴着眼睛,马上安静下来,以证明奶奶还爱着自己。每次看到我都心里一酸,仿佛看到幼年的自己。

为了博得看护人的喜爱,情愿压抑自己真实的天性,这种伪装起来的“乖”有什么用?生活的时代已经不同了,可是,这样的要挟还不停地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上演。


“乖”意味着
不敢表达真实情绪

孩子表现出和年龄不相符的“懂事”“礼貌”“关心”,本质上其实都是在讨好别人,尽量让别人舒服,以委屈压抑自己真实的情绪来迎合。

实际上,这个孩子不但不懂事、不成熟,而且心理已经开始残破。

如果孩子每天在肉体上受折磨,浑身伤痕累累,我相信没有父母能够坐视不管;

但孩子每天在心灵上受折磨,却不是所有父母都能用心发现,看见孩子作为一个小小的人,如何在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如何在惊恐中战栗,如何在竭尽全力地挣扎……

有时,我们也需要接纳孩子的“不乖”,偶尔的“哭闹”。孩子能够在你面前哭,说明他们对你有足够的安全感,知道你会对他们的情绪照单全收,全盘接纳。这种合理范围内无条件的爱和养育,才是孩子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


越“乖”
独立能力、逆商越差


为什么我们会经常看到小时候“乖”的孩子可能学业出色,而人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却是那些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因为,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强,自主性越差。

“乖”孩子身上有家长太多的控制,他们没有判断能力,无法自主选择,更不会有自己的思考及想法。

父母期望我们走在一条可以复制粘贴的道路,过着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理想生活,这就是“乖孩子”。

越乖的孩子,随着他们渐渐长大,就会从一个不提问的“乖”学生,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的“乖”员工,感情上让妈妈包办的“妈宝男”,生活上不能完全自主选择的“烂好人”……

过分的“听话”教育,你养大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个复制你思想、执行你指令的木头人。

一项普林斯顿的心理学研究实验显示:“不乖”的孩子,相较于“乖”的孩子,有几大关键性优点:

勇气

过于“乖”的孩子可能是这样的:

“儿子,你听妈妈的话,考公务员没错的。”

“……好……”

不“乖”的孩子可能是这样的:

“儿子,你听妈妈的话,考公务员没错的。”

“不!我不想当公务员。”

确定自己要什么,拒绝父母的安排,尝试接纳不确定性,努力做自己。这本身,就是勇气。

独立

“刀削面要大份的还是小份的?”

“咖啡要大碗的还是小碗的?”

“冰激凌要巧克力味的还是香草味的?”

对于从小听爸妈做决定的孩子来说,这些问题,也许都是问题。

长大后,即使独立生活,但遇到关键性的问题,心理上依然无法决策,甚至发展成没主见的人。

当有父母做“保护伞”时,还能安全生存。一旦工作,当需要作出决策时,因害怕担责任而不愿意决策,放弃进阶自己的机会。

不“乖”的孩子则不然。诗人汪曾祺说:“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自己作出的选择,需要为后果承担责任,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往往就可以拥有了有很强的责任意识。

“做决策之前,考虑决策可能带来怎样的后果,自己能否承担这个后果。”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高逆商

“孩子你真乖!”

“孩子你真听话!”

“孩子你真懂事!”

长期对孩子说这三句话,很容易培养出没有独立意识,无法对自己的生活形成决策,也不敢承担责任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到最后还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父母。

一辈子没受过挫折,如何拥有强大的内心。不“乖”的孩子,坚持自己的选择,可能会遇见挫折,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也逐渐形成了“高逆商”。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父母欠他一份爱

美国教育专家米基·法恩说:

“讨好型人格来源于童年创伤,即父母从来没有或极少给过孩子无条件的爱。”

当父母给爱附加条件的时候,就是在暗示孩子价值感来源于他人的评判,孩子就会努力讨好。

无条件的爱才是孩子最好的力量,最温暖的港湾。

多对孩子说:“我爱你,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在你身边,陪你一同成长。”

1.  鼓励孩子表达自我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需要和权利。用提问让孩子参与自己事情的决定,建立孩子表达自我的自信。

比如,询问孩子:“今天穿什么衣服?想吃什么早点?玩什么游戏?”

2.  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

简·尼尔森说:“我们能为孩子做得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

引导孩子多关注自身,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自我确认感、自我满足感,自然而然赢得别人的关注和赞美。

3.  不要当孩子的面争吵

父母就是孩子的家,如果一个家总是爆发争吵,孩子就会丧失安全感,担心家随时崩塌。

为了稳固赖以生存的家,孩子会刻意压抑自己的情绪,故作懂事,讨好父母,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价值感低、不自信的讨好型人格。

4.  允许孩子犯错

讨好的本质是害怕,害怕不被爱,害怕被抛弃。

当孩子犯错,如果一味指责、辱骂,会让孩子恐惧焦虑,担心自己不被爱。而包容鼓励,才能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相信,父母是无条件爱着他的。

比如,如果孩子不小心把牛奶洒在沙发上,请抱抱孩子,告诉他:

“没什么大不了,我小时候也常犯这样的错,我们一起用毛巾把它擦干净吧!”

我曾吃过懂事的亏,明白讨好的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

我们要尽量给予孩子足够的、无条件的爱,帮助他们建立独立人格,健康成长。告诉孩子,从现在起,你可以做生气的小孩、真实的小孩、走自己路的小孩。

综合自:益智学堂、未来网、凯叔讲故事、元灵之光等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校园安全作业
校园安全作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