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据悉,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参考2023年版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将现行综合诊查类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36项。
据国家医保局透露,近期国家医保局加快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已编制印发15批立项指南,综合诊查类立项指南是最新完成的一批。
下一步将指导各省医保局做好对接落实,整合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制定全省统一的价格基准,指导具有价格管理权限的统筹地区对照全省价格基准,上下浮动确定实际执行的价格水平。
其中,综合诊查类分为诊查费、床位费、转运费等项目。诊查费根据门诊、住院、急诊、会诊、互联网等不同场景分别立项,明确护理门诊、便民门诊等价格项目。床位费根据病房床位数量分为单人间、两人间、三人间、多人间,对具备特殊功用的床位另行立项,如急诊留观、重症监护、层流洁净、特殊防护、新生儿等床位费。转运费按交通工具分为救护车和航空医疗转运。
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构成中,所需医用耗材被列为“基本物质资源消耗”,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消毒用品、储存用品、清洁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标签、垃圾处理用品、腕带、病历纸张、冲洗液、润滑剂、压舌板、滑石粉、一般物理检查器具、治疗中(单)、棉球、棉签、纱布(垫)普通绷带、固定带、治疗护理盘(包)、普通注射器、护(尿)垫、中单、冲洗工具、备皮工具、灌注器、输液贴、牙垫、一次性冰袋、新生儿洗浴用品、导尿管、包裹单(袋)、软件的版权、开发、购买等。
基本物质资源消耗成本计入项目价格,不另行收费。除基本物质资源消耗以外的其他耗材,按照实际采购价格零差率销售。
立项指南适应临床进步,新设价格项目。比如,新增设立“安宁疗护”项目,并明确安宁疗护价格构成中包含诊查和分级护理等步骤所需成本,支持公立医疗机构补齐安宁服务供给短板,提升终末期患者生命质量。新增“航空医疗转运”项目,支持医疗机构提供紧急医疗服务,满足危重症患者跨城市、跨地区的长途转运需求。
此外还单独设立“上门服务费”,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为交通不便的老年人等院外患者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所定价格涵盖医疗机构派出医务人员的交通和人力资源成本,收费采取“上门服务费+医疗服务价格”的方式,提供的医疗服务、药品、医用耗材等,收费适用本地区执行的医药价格政策。邀请院外专家召开线下会诊时,可按“上门服务费+院外会诊费”实现收费。
国家医保局拟于11月20日举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首场解读直播,介绍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组织专家论证及征求意见相关工作、立项指南专家建议稿如何研究形成、立项指南落实工作经验。
02
当前,全国医疗服务价格治理正加速推进。
就在前不久,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各省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推动一些量大价高的检查检验项目合理下调价格,推进各省间检查检验价格相对均衡。
国家医保局近期文章指出,对于检查检验项目预期目标价的定价问题,应全国价格联动,倒逼降低试剂价格。
据了解,目前全国各省普遍有2000多个检查检验项目,一些项目价格的地区差异较大。其中,检验试剂或设备的采购成本差异较大,比如血栓弹力图试验所用的试剂盒,有的地区350元/人份,有的地区60元/人份,相差近6倍。
医保部门聚焦地区价格差异大、采购成本差异大、费用占比高的检验项目,选取血栓弹力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诊断糖尿病及其控制情况)、B型钠尿肽测定和N端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诊断心衰及其治疗效果)4个检验项目开展第一批价格规范治理。截至11月1日,全国31省均已发文下调项目价格,其中上海、江西、青海等省份已率先执行。初步测算,单个项目平均降价超40元。
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的网子不止覆盖上述4个项目。
国家医保局表示,未来一段时期,将根据检查设备、检验试剂采购成本下降情况,分批开展检查检验价格规范治理。
而与检查检验项目价格下调同步而来的,则是企业试剂价格的调整,试剂市场将迎来一轮大调整。同时,新技术也有望加速进院。
国家医保局指出,降低检查检验价格腾出的费用空间,指导符合调价的省份按一定比例用于护理、门诊、手术等项目价格的专项调整优化,也为支持满足临床急需的高水平真创新留出费用空间,让更多新技术、新设备、新耗材加快进入临床应用。
根据《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增强现行价格项目对医疗技术和医疗活动改良创新的兼容性,合理压减项目数量。简化新增价格项目申报流程,加快受理审核进度,促进医疗技术创新发展和临床应用。对资源消耗大、价格预期高的新增价格项目,开展创新性、经济性评价。对优化重大疾病诊疗方案或填补诊疗空白的重大创新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腾笼换鸟”在加速,实用性强、有性价比的产品以及临床价值高的差异化创新产品,将赢得更大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