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打的究竟是什么油?

文摘   2024-11-08 05:45   黑龙江  

             咏国民党纸币

跑上茅屋去拉屎, 忽然忘记带草纸。

袋里掏出百万钞, 擦擦屁股满合适。

      这是著名诗人袁水拍讽刺当年国统区通货膨胀的诗。

         竹笋焖肉诗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这是苏轼写的诗,是不是离你印象中《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风格相去甚远。

     这两首诗的风格是不是跟我们学的诗好像不太一样?这其实都是打油诗。

      在中国文学史上,打油诗以其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然而,关于“打油诗”中“打油”一词的来源,却常常引起人们的误解和好奇。特别是关于“打油”是指酱油还是菜油的疑问,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打油诗的起源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是由一位名叫张打油的读书人(或农民)创造的。据说,有一次张打油外出打油(这里的“打油”指的是购买或提取食用油),恰逢天降大雪,整个天地被白雪覆盖。他触景生情,即兴创作了一首名为《雪》的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雪景,虽然全诗没有一个“雪”字,但雪的形神却跃然纸上。此诗通俗易懂,诙谐幽默,一经问世,便迅速传播开来,为人们所效仿,并将此类风格的诗作称为“打油诗”。

打油诗的特点

      打油诗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至今,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俗易懂:打油诗的语言通俗易懂,用词俚俗,贴近百姓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
  2. 诙谐幽默:这类诗作往往带有幽默色彩,通过夸张、比喻等手法,达到逗人一笑的效果。
  3. 不拘格律:打油诗不受平仄、对仗等格律限制,创作自由度较高。
  4. 反映现实:许多打油诗以社会现实为题材,通过幽默讽刺的方式,表达作者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
      由此可见,“打油诗”中的“打油”并非指打酱油或打菜油,而是一个人的名字——张打油。他因创作了那首著名的《雪》诗而开创了打油诗体,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打油诗以其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您喜欢,请点右下角的“在看”和“”,这就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如您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交流,共同探讨。谢谢!



下面分享一个公众号,欢迎关注。

常识三分钟”,分享生活中的常识;

看看您的省的名字来源(打开后,点左下方的“展开更多”查看全部内容)

每天一常识,白丁变鸿儒 (打开后,点左下方的“展开更多”查看全部内容)

冷知识,羞辱您到体无完肤(打开后,点左下方的“展开更多”查看全部内容)


家乡文汇
《家乡文汇》汇聚家乡文友,展示家乡文学,推荐名家名作。歌颂真善美,弘扬馨艺德,营造互学互鉴、天朗气清的文学风气。 胸怀梦想,心向光明,微笑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