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男,1956年生,黑龙江省肇东县人。1984年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科班。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分会理事。
随笔
《黄油烙饼》
--————————--
【哈尔滨】王建平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你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汪曾祺以其先知的智慧与前来拜访他的人做了一个温暖的手势,让人感到他此时就在眼前。
我把汪曾祺《黄油烙饼》真的是当成散文来阅读的。从高邮汪曾祺纪念馆买回来语文阅读推荐丛书《汪曾祺小说散文选》,重读了这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在那个特定的饿死人的年代,因为父母在外地研究马铃薯,童年的萧胜与奶奶一起生活(后来知道汪曾祺五十年代被下放做的就是研究马铃薯的事)。父亲冬天回来看奶奶,带回半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因大跃进办食堂奶奶把家里的锅交出去了,借锅给他做土豆,把口蘑打卤,黄油叫爸爸拿回,他坚持留下。后来奶奶被活活饿死了。爸爸把萧胜接走了。公社开了三天三级干部会,萧胜闻到了从未闻过的奶油烙饼香味,妈妈拿出仅有的一点面,加上糖为他烙了两张饼。萧胜吃了两口,真好吃,他忽然咧开嘴痛哭起来,高叫一声:“奶奶”!一边留着一串串眼泪,一边吃黄油饼,他的眼泪流进了嘴里。苦涩,这就是苦涩的滋味。
多年后,汪曾祺自己说:“黄油烙饼是甜的,混着的眼泪是咸的,就像人生,交杂着各种复杂美好的味道。”
重读小说,想起他的那些带有温度的话语:
“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
“人生如茶,需要品味。”
“我写故乡是为了安慰四面八方的寂寞的人。”
“四方食客,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事。”
“风吹过来,带着泥土的芬芳,都是故乡的味道。”
“美食既然是治愈心灵的良药。”
“时光匆匆,人生如戏,我们都是戏中人。”
“人总要呆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活出自己的价值。”
“慢点走,品品茶、喝点酒、听听曲、写写字,人生少忧虑,生活才好玩。”
小说中的大跃进时期的吃食堂,三级干部会等情节,可折射出他58年被打成右派的印痕。他的用心是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揭示历史变动与时代的沧桑。通篇闪烁着人道主义精神的丰富感情;而且受非情节化和散文倾向的影响,追求丰富的小说表现手法,虽然没有集中的、完整的情节,主要内容却都在行云流水,娓娓道来;视角独特,虚构了一双童稚的眼睛,一颗幼小心灵,展现世道沧桑与变化,萧胜的好奇和不谙世事加强了作品的含蓄美。
他的小说真正体现了“以散文笔法写小说”的创作理念,这是早期在西南联大受沈从文影响继承了具有东方文化神韵的平淡、冲和、含蓄玲珑的美学思想,他很少编织完整新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也不精心塑造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而是刻意营造出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氛围,并在浓郁的田园风光和地域特色中表现着淡泊宁静、超越功利的人生境界,把复杂深沉、微妙细致的人生体验浓缩在创作中。最大的特色是在平淡中显示出奇崛不凡的艺术个性,在疏散中表现深沉凝重的美学意蕴。
可以说,他一生的创作,用一个“散”来概括是恰当的,甚至有人惊呼,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我的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散。这倒是有意为之。我不喜欢布局严谨的小说,主张信马由缰,为文无法。苏轼说:‘大略行云如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我的小说似乎不讲究结构。说结构的原则是‘随便’。苦心经营的随便。”“我不喜欢结构痕迹太露的小说,如莫泊桑、如欧.亨利,我倾向文无定法。”“我以为散文化是世界短篇小说发展的一种趋势”。
他的语言特色是白描手法,他说:“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就是准确。”这一点汪曾祺做到了。不但准确、明白,而且小说的人物车匠、余老五、陆鸭、叶三等身怀绝技之人物形象新奇、细腻、形象、逼真,入木三分,趣味横生,呼之欲出,过目不忘。
文学作品怎样才算好?他费了几天的劲想回答出这个问题,恩师沈从文先生三十多年前写的小说,为什么今天还有蓬勃的生命呢?最后答案还是沈先生的那句话:“好看的应该永远存在。”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笔下“文以载道”,《黄油烙饼》普通、平实、情节简单、没有震慑力,却心酸得想忘都难,这是它的精髓与价值。
汪曾祺挥着手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主要的不是目的,而是沿途的风景。”“世间万物,皆有灵性,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平台主编 | 文童 图文监制 | 鹏程 法律顾问 | 诚然 执行总编 | 米粒
关联号:
推荐阅读
喜欢就分享 点👍加在看 文章多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