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分!央媒、省媒聚焦天衢新区!

政务   2024-10-18 21:55   山东  


10月15日至16日,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大会在德州天衢新区召开。大会以“新芯材料,新质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集成电路领域的院士专家、行业协会代表、高校代表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负责人等多位嘉宾。


来自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澎湃新闻、界面新闻、凤凰网、今日头条、新浪财经、搜狐网、百度百家、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山东电视台·闪电新闻、经济导报、大众网·海报新闻、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山东商报·速豹新闻、鲁网、德州日报·德州24小时、德州电视台·奏嘛新闻、德州晚报30家主流媒体以及商业网站聚焦德州天衢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澎湃动力、创新活力,用多角度、立体化的方式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截至10月18日12时,各大中央、省级、市级主流媒体从大会盛况、参会专家、企业落户、签约背后等多种选题方式进行传播报道,采写原创新闻报道600余篇。期间各媒体报道全网浏览量、点击量、阅读总量、转发总量、点赞评论等复合传播率超2000万余次。


↓↓↓

新华社:
深耕10年孵得金凤凰
山东德州培育集成电路产业观察

全面介绍德州集成电路产业板块越做越大

呈现的显著集聚效应

其中重点报道了天衢新区

从无到有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经验做法

新区通过统筹布局、靠前服务、引才聚力等方式

将良好的软环境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力

成为德州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名片的有力引擎

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山东省德州市10年来坚持引育结合、从无到有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目前,当地集成电路产业规上企业达到174家,2023年产业营收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21%。集成电路产业已成为这座鲁北小城的崭新名片。


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16日在德州开幕。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摄


10月16日,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在德州天衢新区举行,衬底材料、封装材料、电子特气等领域的100多家国内企业聚首德州。这也是集成电路领域的国家级会议第3次在当地举行。


“把这么多国内优质企业和专家聚在一起开展交流合作,证明了这座城市的魄力和前瞻性都非常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说。


德州与集成电路产业结缘可追溯至2014年。德州市副市长陈海明介绍,这一年,全球射频解决方案领域的行业翘楚威讯联合半导体(新加坡)有限公司在十几个候选城市中选择德州开办新厂区。此后,德州的集成电路产业板块越做越大,呈现显著的集聚效应。


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德州)外景。(德州天衢新区管委会供图)


2018年,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片产业化项目签约德州。6年来,有研已有7个项目相继落地并投产。“我们的新产品、新产线都放在了德州,这也决定了未来10年到15年的生产布局。”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志瑞说。


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政策引导必不可少。《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等核心产业壮大升级。今年1月至8月,山东集成电路器件产量同比增长35.6%。


在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检查晶圆。(德州天衢新区管委会供图)


德州市2023年修订出台了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通过要素保障、落实税收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企业科技攻关等政策激励产业发展壮大。集成电路产业成为全市“一号产业链”,当地绘制了产业发展全景图、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等,编制出台相关意见和专项发展规划,设立产业基金给予重点扶持。


今年5月,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半导体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在德州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建成后将形成从砷化镓外延、芯片、器件模组到雷达整机垂直一体化生产的能力,填补当地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空白。


在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上,16个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招商项目签约德州。山东朗朗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约1.1亿元的生理音检测集成电路制造项目落户德州天衢新区,公司总经理刘国栋说,布局德州就是希望借助集成电路产业优势,进一步放大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坚持政府服务到位不越位、锚定产业目标保持发展耐心,让一线产业之花绽放光彩。”德州天衢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说,德州集成电路产业对资金、技术、人才的集聚效应愈发凸显,相信不久后就能迎来产业“裂变”,驶上发展快车道。


经济参考报:

深耕10年孵得金凤凰
山东德州培育集成电路产业观察
2024年10月18日第二版



光明日报:

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

产业合作(德州)大会召开


10月16日,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召开,开启高端对话、寻求合作商机,推动山东省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发展、加速崛起。


大会以“新芯材料,新质未来”为主题,由德州市委、市政府、山东省工信厅、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半导体支撑业分会联合主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表示,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但是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地,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此次会议紧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的科技前沿,对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希望各位专家和与会代表群策群力、凝聚共识,为推动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德州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健全推进机制、优化发展路径、塑强产业生态、提升集聚效应,推动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多点开花,在全国产业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下一步将持续健全沟通机制、创建合作平台、完善政策环境,共同培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沃土、打造合作共赢发展新典范、绘就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蓝图。希望各位嘉宾把德州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和战略支点,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介德州、支持德州。德州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好资源,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做好保障,共同谱写产业发展“芯”篇章。


会上,朱开国向有研半导体硅材料股份公司技术总监闫志瑞、先导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先进计算及智能技术中心主任董勇、威讯联合半导体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永欣颁发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顾问”聘书。


德州市副市长陈海明推介了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董勇、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首席专家张冲和北京燕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剑锋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分别作了主旨演讲。现场还举行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16个项目集中签约。


当日下午,举行了山东省集成电路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座谈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合作。


经济日报:

山东德州: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崛起

10月16日,以“新芯材料,新质未来”为主题的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在山东德州市举办。本次大会开启高端对话、寻求合作商机,推动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发展、加速崛起。现场还举行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16个项目集中签约。


参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认为,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但是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地,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此次会议紧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的科技前沿,对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据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介绍,近年来,德州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健全推进机制、优化发展路径、塑强产业生态、提升集聚效应,推动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多点开花,在全国产业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下一步,德州将持续健全沟通机制、创建合作平台、完善政策环境,共同培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沃土、打造合作共赢发展新典范、绘就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蓝图。希望各位嘉宾把德州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和战略支点,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介德州、支持德州。德州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好资源,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做好保障,共同谱写产业发展“芯”篇章。


会上,朱开国向有研半导体硅材料股份公司技术总监闫志瑞、先导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先进计算及智能技术中心主任董勇、威讯联合半导体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永欣颁发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顾问”聘书。


新华网:

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

产业合作(德州)大会召开


10月16日上午,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召开,大会以“新芯材料,新质未来”为主题,开启高端对话、寻求合作商机,推动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发展、加速崛起。


近年来,德州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通过健全推进机制、优化发展路径、塑强产业生态、提升集聚效应,推动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多点开花,在全国产业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下一步,德州将持续健全沟通机制、创建合作平台、完善政策环境,共同培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沃土、打造合作共赢发展新典范。


现场,举办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16个项目集中签约。


当日下午,举行了山东省集成电路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座谈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合作。


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

山东德州天衢新区:

“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同频共振

从半导体到集成电路再到新一代信息技术,11年磨砺,从名称之变方能看产业质变。当下,德州天衢新区不断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借助“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同频共振,持续擦亮新一代信息技术地标产业的“金字招牌”,营造了一流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


10月16日,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在德州天衢新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与会,共话产业未来发展,会上签约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招商项目,并举办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


大会业内含金量较高,落地德州已连续三年,“能够把这么多国内优质企业和专家聚在一起开展交流合作,证明了这座城市的魄力和前瞻性都非常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寿说。


据介绍,德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项目加速脱颖而出、茁壮成长。“目前,我们一期项目一标段的桩基工程全部完成,生产调度车间已开槽,现场正在搭设钢筋棚、木工棚。”项目负责人熊威介绍,项目作为第二代半导体领域的链主项目,预计明年底建成后,将推动德州跻身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第一方阵,打造全国半导体行业一线城市。


德州把新一代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七大先进制造业之一,优选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全市“一号产业链”,专班盯靠、专人帮包,绘制产业发展全景图、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编制出台相关意见和专项发展规划,设立产业基金,给予重点倾斜,加码产业招引和培育力度,不断优化产业服务。


作为该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天衢新区抢抓机遇,以2013年落户威讯联合半导体为先导,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加快发展壮大产业集群。11年间,从北京引进培植有研等46家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成功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字产业集群,连续两年获得山东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成为了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北方地区最大的集成电路用大硅片生产基地。


“我们坚定不移把一号产业链做强做优做出特色,实施了三大行动,让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同频共振。”德州天衢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大山介绍,稳链强基行动做强了产业链上游,打造的占地800余亩的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集群筑峰行动做优了产业链下游,围绕承接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成功引进华威手机、英望科技、恒芯电子等一批手机整机、人工智能、光学透镜、光隔离器领域头部企业,全部达产后,年可生产手机和平板等终端产品4000万台,形成山东全省重要的智能手机整机出口基地。


“有研已在德州落户了7个项目,形成完整发展布局,我对德州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熊柏青表示。德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起步并不算早,但特色鲜明,发展势头迅猛。如今产业由点到链、由链到面,发展环环相扣,已初具一定规模。从半导体已深耕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名称之变带来产业巨变,越来越多产业链上的生产制造以及服务企业正在发现德州、进驻德州,并产生规模效应和化学反应。


人民网:

山东形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

10月16日,山东省集成电路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在德州举行,据了解,山东省目前已实现了覆盖设计、制造、封测等基本环节以及EDA软件、材料、设备等配套环节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相关产业规模、产品产量连年高速增长。以特色优势企业为主体,山东将聚焦设计、制造、封测和EDA软件、材料、设备各重点环节全力推进集成电路“强芯”工程。

当前,集成电路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逐步成长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石。山东深入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由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担任“链长”,近期召开的“链长制”专题会议部署要求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配套。据介绍,山东在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基础上,每两年为一轮,分产业链环节实施升级集成电路财政奖补政策,创新推出省级重点人才工程专项政策,多维度提高资源要素投入强度,为深化融链固链提供了服务保障。本次融链固链对接交流活动,在于进一步增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为畅通省内配套协作渠道、更好融入全国大市场搭平台、扩空间,并推动金融机构立足集成电路企业投融资特点推出一批适合行业发展需求、解决行业痛点难点的专业化产品。而截至今年9月底,山东已累计举办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高端化工等省级专场对接活动19场,促成企业达成合作意向2000余项,带动各市组织各类对接活动700场。

据介绍,瞄准集成电路产业,山东将支持重点企业建强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进一步汇聚产业链高端创新资源,深入开展联合研发、技术验证、适配试用,攻克更多关键技术,形成更多首台套装备、首件套电子产品、首批次材料和首版次软件。依托省数字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雁阵形”产业集群等培育机制,山东支持各地外部资源引进和本地能力培育相结合,加快打造一批骨干企业引领性强、配套企业专业性强的产业集群。以全国大市场为依托,以成本等要素为导向,山东支持芯片设计企业利用省内产能开展芯片代工,推动晶圆制造企业开展对自主材料和设备企业的验证应用,引导整机企业试用创新芯片器件产品,以应用为牵引持续扩大产业链协同空间。


央广网:

山东形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

10月16日,山东省集成电路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在德州举行,据了解,山东省目前已实现了覆盖设计、制造、封测等基本环节以及EDA软件、材料、设备等配套环节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相关产业规模、产品产量连年高速增长。以特色优势企业为主体,山东将聚焦设计、制造、封测和EDA软件、材料、设备各重点环节全力推进集成电路“强芯”工程。

当前,集成电路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逐步成长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石。山东深入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由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担任“链长”,近期召开的“链长制”专题会议部署要求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配套。据介绍,山东在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基础上,每两年为一轮,分产业链环节实施升级集成电路财政奖补政策,创新推出省级重点人才工程专项政策,多维度提高资源要素投入强度,为深化融链固链提供了服务保障。本次融链固链对接交流活动,在于进一步增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为畅通省内配套协作渠道、更好融入全国大市场搭平台、扩空间,并推动金融机构立足集成电路企业投融资特点推出一批适合行业发展需求、解决行业痛点难点的专业化产品。而截至今年9月底,山东已累计举办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高端化工等省级专场对接活动19场,促成企业达成合作意向2000余项,带动各市组织各类对接活动700场。

据介绍,瞄准集成电路产业,山东将支持重点企业建强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进一步汇聚产业链高端创新资源,深入开展联合研发、技术验证、适配试用,攻克更多关键技术,形成更多首台套装备、首件套电子产品、首批次材料和首版次软件。依托省数字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雁阵形”产业集群等培育机制,山东支持各地外部资源引进和本地能力培育相结合,加快打造一批骨干企业引领性强、配套企业专业性强的产业集群。以全国大市场为依托,以成本等要素为导向,山东支持芯片设计企业利用省内产能开展芯片代工,推动晶圆制造企业开展对自主材料和设备企业的验证应用,引导整机企业试用创新芯片器件产品,以应用为牵引持续扩大产业链协同空间。


澎湃新闻:

新芯材料 新质未来

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

产业合作(德州)大会召开

10月16日上午,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召开,开启高端对话、寻求合作商机,推动我市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发展、加速崛起。



大会以“新芯材料,新质未来”为主题,由市委、市政府、省工信厅、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半导体支撑业分会联合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彭寿,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原副司长袁隆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安文建,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宝立,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半导体支撑业分会秘书长石瑛等嘉宾,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副市长陈海明出席。



屠海令在致辞中说,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但是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地,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此次会议紧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的科技前沿,对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希望各位专家和与会代表群策群力、凝聚共识,为推动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石瑛、安文建、王宝立在致辞中一致表示,大会汇聚了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的众多科研院所和企业。希望大家深化交流、增进合作、拓展业务,携手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向“高”攀登、向“强”迈进、向“新”发展。


朱开国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德州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健全推进机制、优化发展路径、塑强产业生态、提升集聚效应,推动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多点开花,在全国产业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健全沟通机制、创建合作平台、完善政策环境,共同培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沃土、打造合作共赢发展新典范、绘就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蓝图。希望各位嘉宾把德州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和战略支点,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介德州、支持德州。德州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好资源,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做好保障,共同谱写产业发展“芯”篇章。


会上,朱开国向有研半导体硅材料股份公司技术总监闫志瑞、先导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先进计算及智能技术中心主任董勇、威讯联合半导体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永欣颁发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顾问”聘书。


陈海明推介了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董勇、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首席专家张冲和北京燕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剑锋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分别作了主旨演讲。现场还举行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16个项目集中签约。


当日下午,举行了山东省集成电路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座谈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合作。


界面新闻:

山东城市观察 | 协同京津冀、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重任为何交给德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当新兴产业冠以“战略性”,其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一代信息技术又排在一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


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北斗系统……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普及的今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拓展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集成电路则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重要性不言而喻。


10月16日,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在德州市天衢新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共话产业未来发展。


事实上,今年是大会连续三年花落德州,“能够把这么多国内优质企业和专家聚在一起开展交流合作,证明了这座城市的魄力和前瞻性都非常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寿如是说。


尤其,会上德州签约的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招商项目,以及举办的山东省集成电路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座谈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合作,备受关注。



协同京津冀,产业承载“天时地利”


走进德州半导体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现场,一期项目一标段的桩基工程全部完成,生产调度车间已开槽,现场正在搭设钢筋棚、木工棚。


作为第二代半导体领域的链主项目,这里具备从衬底、外延、芯片到模组、整机的垂直一体化生产能力。预计明年底项目建成后,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激光雷达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推动德州跻身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第一方阵,打造全国半导体行业一线城市。


近年来,德州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七大先进制造业之一,优选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全市“一号产业链”,由市委主要负责人任产业链“链长”。专班盯靠、专人帮包,通过绘制产业发展全景图、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编制出台相关意见和专项发展规划,设立产业基金,给予重点倾斜,德州加码产业招引和培育力度,不断优化产业服务。


事实上,德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起步并不算早,但特色鲜明、发展势头迅猛,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


众所周知,“山东北大门”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的美誉。以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的举办地天衢新区为例,天衢新区是山东擘画的四大省级新区之一,被赋予“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


值得关注的是,兼具“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职责使命,近年来,天衢新区累计引进中国有研、华创融盛、中机寰宇等118个京津冀项目,总投资402亿元,并携手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联动示范区,对接北京朝阳区商务中心区,打造环京产业外溢优选地。


在山东,天衢新区首个加入京津冀国家级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联盟,随着全省首个京津冀创新转化中心的成功揭牌,天衢新区已经探索形成了“研发在京津、智造在新区”的协同发展模式。


今年,天衢新区新开工恒宇动力胶管、节能院等京津冀项目16个,到位资金10.47亿元;新引进北京机科国创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恒力电机、联合石油等6家企业与京津冀大院大所开展深度合作;中机寰宇、山东晶创等企业合作共建9个创新平台。全市中期评估京津冀工作列组内第一。



“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同频共振


从2013年落户威讯联合半导体为先导,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加快发展壮大产业集群,11年来,天衢新区从北京引进培植有研等46家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关键材料、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终端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成功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字产业集群,连续两年获得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北方地区最大的集成电路用大硅片生产基地。


今年1-8月,天衢新区46家重点企业实现营收90.59亿元,同比增长32.54%,其中,12家规上电子信息企业实现营收51.29亿元,同比增长19%;9家规上集成电路企业(全市11家)实现营收49.29亿元,同比增长19.86%,占全市比重的97.7%。


如今,天衢新区正锚定把“一号产业链”做强做优做出特色,以三大行动,推动“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实现同频共振——


稳链强基行动做强了产业链上游,打造的占地800余亩的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可年产各类硅片900余万片、靶材4.3万块、12至18英寸硅单晶400余吨;


强芯提质行动做大产业链中游,先导科技集团投资50亿元的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填补了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和芯片制造环节空白,世界500强企业立讯精密公司完成对威讯并购,投资30亿元建设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达产后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集群筑峰行动做优了产业链下游,围绕承接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成功引进华威手机、英望科技、恒芯电子等一批手机整机、人工智能、光学透镜、光隔离器领域头部企业,全部达产后,年可生产手机和平板等终端产品4000万台,形成全省重要的智能手机整机出口基地。



盛会背后的新机遇


“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但是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地,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在大会致辞中说。


在屠海令看来,本届大会紧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的科技前沿,对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最重要的是,他希望各位专家和与会代表群策群力、凝聚共识,为推动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会现场,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向有研半导体硅材料股份公司技术总监闫志瑞、先导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先进计算及智能技术中心主任董勇、威讯联合半导体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永欣颁发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顾问”聘书,并举行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16个项目集中签约。


“有研已在德州落户了7个项目,形成完整发展布局,我对德州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熊柏青表示,有研在德州布局的高纯溅射靶材、刻蚀设备用硅材料是集成电路关键的两种配套材料,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也是集团在行业中践行职责使命。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健全沟通机制、创建合作平台、完善政策环境,共同培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沃土、打造合作共赢发展新典范、绘就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蓝图。”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在致辞中希望各位嘉宾把德州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和战略支点,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介德州、支持德州。


他承诺,德州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好资源,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做好保障,共同谱写产业发展“芯”篇章。


从半导体深耕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名称之变带来产业巨变。由点到链、由链到面,发展环环相扣,德州,规模初具。越来越多产业链上的生产制造以及服务企业正在发现德州、进驻德州,并产生规模效应和化学反应。


大会的加持,为外界重新认识德州、读懂德州、牵手德州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德州也借势大会成果,积极推动城市融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跻身国内第一方阵。




凤凰网:

山东形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

10月16日,山东省集成电路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在德州举行,据了解,山东省目前已实现了覆盖设计、制造、封测等基本环节以及EDA软件、材料、设备等配套环节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相关产业规模、产品产量连年高速增长。以特色优势企业为主体,山东将聚焦设计、制造、封测和EDA软件、材料、设备各重点环节全力推进集成电路“强芯”工程。

当前,集成电路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逐步成长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石。山东深入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由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担任“链长”,近期召开的“链长制”专题会议部署要求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配套。据介绍,山东在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基础上,每两年为一轮,分产业链环节实施升级集成电路财政奖补政策,创新推出省级重点人才工程专项政策,多维度提高资源要素投入强度,为深化融链固链提供了服务保障。本次融链固链对接交流活动,在于进一步增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为畅通省内配套协作渠道、更好融入全国大市场搭平台、扩空间,并推动金融机构立足集成电路企业投融资特点推出一批适合行业发展需求、解决行业痛点难点的专业化产品。而截至今年9月底,山东已累计举办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高端化工等省级专场对接活动19场,促成企业达成合作意向2000余项,带动各市组织各类对接活动700场。

据介绍,瞄准集成电路产业,山东将支持重点企业建强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进一步汇聚产业链高端创新资源,深入开展联合研发、技术验证、适配试用,攻克更多关键技术,形成更多首台套装备、首件套电子产品、首批次材料和首版次软件。依托省数字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雁阵形”产业集群等培育机制,山东支持各地外部资源引进和本地能力培育相结合,加快打造一批骨干企业引领性强、配套企业专业性强的产业集群。以全国大市场为依托,以成本等要素为导向,山东支持芯片设计企业利用省内产能开展芯片代工,推动晶圆制造企业开展对自主材料和设备企业的验证应用,引导整机企业试用创新芯片器件产品,以应用为牵引持续扩大产业链协同空间。


新浪财经:

山东城市观察 | 协同京津冀、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重任为何交给德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当新兴产业冠以“战略性”,其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一代信息技术又排在一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

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北斗系统……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普及的今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拓展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集成电路则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重要性不言而喻。

10月16日,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在德州市天衢新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共话产业未来发展。

事实上,今年是大会连续三年花落德州,“能够把这么多国内优质企业和专家聚在一起开展交流合作,证明了这座城市的魄力和前瞻性都非常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寿如是说。

尤其,会上德州签约的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招商项目,以及举办的山东省集成电路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座谈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合作,备受关注。

协同京津冀,产业承载“天时地利”

走进德州半导体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现场,一期项目一标段的桩基工程全部完成,生产调度车间已开槽,现场正在搭设钢筋棚、木工棚。

作为第二代半导体领域的链主项目,这里具备从衬底、外延、芯片到模组、整机的垂直一体化生产能力。预计明年底项目建成后,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激光雷达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推动德州跻身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第一方阵,打造全国半导体行业一线城市。

近年来,德州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七大先进制造业之一,优选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全市“一号产业链”,由市委主要负责人任产业链“链长”。专班盯靠、专人帮包,通过绘制产业发展全景图、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编制出台相关意见和专项发展规划,设立产业基金,给予重点倾斜,德州加码产业招引和培育力度,不断优化产业服务。

事实上,德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起步并不算早,但特色鲜明、发展势头迅猛,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

众所周知,“山东北大门”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的美誉。以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的举办地天衢新区为例,天衢新区是山东擘画的四大省级新区之一,被赋予“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

值得关注的是,兼具“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职责使命,近年来,天衢新区累计引进中国有研、华创融盛、中机寰宇等118个京津冀项目,总投资402亿元,并携手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联动示范区,对接北京朝阳区商务中心区,打造环京产业外溢优选地。

在山东,天衢新区首个加入京津冀国家级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联盟,随着全省首个京津冀创新转化中心的成功揭牌,天衢新区已经探索形成了“研发在京津、智造在新区”的协同发展模式。

今年,天衢新区新开工恒宇动力胶管、节能院等京津冀项目16个,到位资金10.47亿元;新引进北京机科国创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恒力电机、联合石油等6家企业与京津冀大院大所开展深度合作;中机寰宇、山东晶创等企业合作共建9个创新平台。全市中期评估京津冀工作列组内第一。

“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同频共振

从2013年落户威讯联合半导体为先导,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加快发展壮大产业集群,11年来,天衢新区从北京引进培植有研等46家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关键材料、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终端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成功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字产业集群,连续两年获得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北方地区最大的集成电路用大硅片生产基地。

今年1-8月,天衢新区46家重点企业实现营收90.59亿元,同比增长32.54%,其中,12家规上电子信息企业实现营收51.29亿元,同比增长19%;9家规上集成电路企业(全市11家)实现营收49.29亿元,同比增长19.86%,占全市比重的97.7%。

如今,天衢新区正锚定把“一号产业链”做强做优做出特色,以三大行动,推动“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实现同频共振——

稳链强基行动做强了产业链上游,打造的占地800余亩的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可年产各类硅片900余万片、靶材4.3万块、12至18英寸硅单晶400余吨;

强芯提质行动做大产业链中游,先导科技集团投资50亿元的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填补了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和芯片制造环节空白,世界500强企业立讯精密(44.450, 2.49, 5.93%)公司完成对威讯并购,投资30亿元建设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达产后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集群筑峰行动做优了产业链下游,围绕承接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成功引进华威手机、英望科技、恒芯电子等一批手机整机、人工智能、光学透镜、光隔离器领域头部企业,全部达产后,年可生产手机和平板等终端产品4000万台,形成全省重要的智能手机整机出口基地。

盛会背后的新机遇

“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但是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地,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在大会致辞中说。

在屠海令看来,本届大会紧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的科技前沿,对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最重要的是,他希望各位专家和与会代表群策群力、凝聚共识,为推动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会现场,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向有研半导体硅材料股份公司技术总监闫志瑞、先导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先进计算及智能技术中心主任董勇、威讯联合半导体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永欣颁发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顾问”聘书,并举行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16个项目集中签约。

“有研已在德州落户了7个项目,形成完整发展布局,我对德州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熊柏青表示,有研在德州布局的高纯溅射靶材、刻蚀设备用硅材料是集成电路关键的两种配套材料,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也是集团在行业中践行职责使命。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健全沟通机制、创建合作平台、完善政策环境,共同培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沃土、打造合作共赢发展新典范、绘就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蓝图。”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在致辞中希望各位嘉宾把德州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和战略支点,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介德州、支持德州。

他承诺,德州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好资源,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做好保障,共同谱写产业发展“芯”篇章。

从半导体深耕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名称之变带来产业巨变。由点到链、由链到面,发展环环相扣,德州,规模初具。越来越多产业链上的生产制造以及服务企业正在发现德州、进驻德州,并产生规模效应和化学反应。

大会的加持,为外界重新认识德州、读懂德州、牵手德州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德州也借势大会成果,积极推动城市融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跻身国内第一方阵。


搜狐网:

深读德州丨11年的“字变”与“质变” 

德州天衢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筑链成势 

《道德经》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喻指事物发展规律。德州天衢新区的新一代信息产业亦是如此。11年间,德州天衢新区的新一代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产值增速创造“70倍奇迹”。

半导体、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一次次名称的“字变”体现的是产业集群的“质变”,彰显了新质生产力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10月16日,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大会在德州天衢新区召开,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如约而至,共话产业未来发展。这已是天衢新区第三年承办国家级产业盛会,培植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契机,让天衢新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从巨变到破茧成蝶,成就了如今发展的气势如宏。

量变:产值之变 10年70倍

大会现场干货满满,主旨演讲环节,专家学者研究分析最新成果;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企业家们预测未来趋势,探寻合作契机。

开幕式上,华威世通、明智超精密等总投资55亿元的16个重点项目签约。其中,天衢新区签约9个项目,占全市总数“半壁江山”。

智能电子产品延链注塑项目是此次签约项目之一,项目投资方为深圳市立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营智能穿戴设备、移动终端设备,以及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天衢新区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交通、营商环境、基础配套等方面优势明显,与我们主营方向、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公司总经理易娟称,他们计划在这里布局年产1200万套(件)的塑胶产品生产线,主要生产智能手机、智能蓝牙音响、耳机等电子产品的配套塑胶制品,达产年可实现营收10亿元。作为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关键零部件的延链补链项目,将助力产业链更加完备、更具韧性,为全国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增添更多“天衢元素”。

从“芯”出发,向“新”而行,外引项目是关键,它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的根与魂。

市区联动的链长推进机制令人耳目一新,也为优质项目源源不断涌入保驾护航。近年来,德州与天衢新区整合力量组建产业链办公室,绘制了产业发展全景图、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出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一揽子配套文件,借助实体化运作,持续加码产业招引和培育力度。

项目招来了,更要留得住、发展好。天衢新区超前实施产业布局,规划打造“两区+四园”,其中两区指3000亩的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产业;四园即76万平方米的电子信息产业园、手机制造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京津冀创新转化中心。全市有90%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规上企业在此集聚,实现了“引来一家企业、带来一片产业、兴起一个园区、激活一座城市”的规模效应。

时下,天衢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向上向好、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规模由2013年的1.27亿元增至2024年的90.6亿元,11年间增长了70倍。

质变:名称之变 产业扩容

11年,天衢新区抢抓机遇、开创未来,在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途中,坚定路在脚下的果敢,保持行稳致远的定力,终将迎来“生万物”的蜕变时刻。

回望来时路,起初2013年,威讯联合半导体落户,成为德州乃至天衢新区进军半导体行业的先导。威讯主要为手机及其他通讯产品生产射频芯片,处于产业链上的封装测试环节。由于发展良好,今年世界500强企业立讯精密公司完成对威讯德州工厂的收购,后续预计建设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

2018年,德州与有研集团牵手,合作建设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规划面积近千亩,新区由半导体产业向集成电路产业延伸拓展,发展驶入快车道。此后,有研系的12英寸硅片、高纯溅射靶材、刻蚀设备用硅材料及硅片扩产等6大项目相继落地,总投资近百亿元。全部达产后,8英寸硅片占国内市场份额10%、12英寸硅片占20%,高端靶材占全球20%以上。“将这些高端项目集聚在一个基地,放眼全国也不多。”天衢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说。

今年,总投资50亿元的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落户新区、开工建设。作为第二代半导体领域的链主,项目具备垂直一体化生产能力,可为现有威讯、英望手机、恒芯电子等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建成后,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激光雷达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还将助力德州打造全国半导体行业一线城市。

至此,天衢新区形成了从衬底外延、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器件模组到终端应用的完善产业生态,凭借长且丰富的产业链,进军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一名“优等生”。

从半导体、集成电路到新一代信息技术,天衢新区把握产业深层逻辑之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加速突围,以天生的敏锐性和行动力,加快产业扩容升级,“字变”最终成“质变”。

今年1至8月,全区46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企业实现营收90.6亿元,同比增长32.5%,正是这一变化的生动演绎。

跃变:格局之变 生态共荣

长远来看,如何绘制一幅产业兴旺的宏图画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是起笔的底色,而要拥有这份底色,仅靠量变和质变的积累远远不够,更需要高瞻远瞩的谋划,形成生态共荣的“格局之变”。

瞄准主要赛道后,天衢新区按照“先中端、后高端,先模组、后器件”的路径目标,做大上游、做精中游、做细下游,保障了供应链,提升了价值链,延伸了产业链。目前,全区集聚了100余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形成了以有研公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威讯公司射频芯片封测为核心,鲲程电子公司芯片模组、英望科技整机生产为补充的“一核多元”产业布局。

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天衢新区布局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内。在这里,一根根单晶硅棒被切割成1毫米厚的硅片,经过倒角、研磨、抛光等40余道工序后,就形成了出厂成品,待统一检查包装后发往全国各地。此前,企业攻克了单晶微缺陷、硅片平整度、表面玷污等关键技术难题,成为了当前省内唯一能生产12英寸大硅片的企业。

山东有研、有研艾斯、有研亿金……德州是中国有研科技集团在全国投资布局规模最大、业务领域最广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目前,有研集团已投资近百亿元,共布局了7个产业链项目,天衢新区涵盖主要6个项目,可年产各类硅片900余万片、靶材4.3万块、12至18英寸硅单晶400余吨。投产后,新区顺理成章成为全国最大的刻蚀设备用硅材料生产基地。

11年间,除了有研、先导、威讯等中上游龙头骨干企业落户投产,还有华威手机、英望科技、恒芯电子、越海通信等一批手机整机、人工智能、光学透镜、光隔离器领域的下游头部企业纷纷落子天衢新区,全部达产后,年产手机和平板等终端产品4000万台,全省重要的智能手机整机出口基地呼之欲出。

“聚能”产业光环,可窥探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背后是天衢新区全要素保障的优渥营商环境。

创新驱动上,借势有研集团科研优势,与10余所高校、20余个专家团队合作,成立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应用研究院,通过“企业出题、政府接题、院所解题”方式,增强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人才支撑上,成立全市首个产教联合体,探索引企入教、引教入企,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德州学院与有研集团共建半导体产业学院,每年培养实用性人才3000余人。

资本赋能上,组建全省首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联盟,设立总规模40亿元的8支产业投资基金,专项扶持龙头企业,成为重大项目落地的关键因素。

产品链、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四链齐驱、共同发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我们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一号产业链’来抓,出台配套支持政策,设立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成立专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天衢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大山介绍。眼下,新区正通过实施“稳链强基”“强芯提质”“集群筑峰”三大行动,推动德州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全球产业链,努力跻身国内第一方阵。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

山东省集成电路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

在德州举行 

5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为促进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持续发展,加大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聚集效应,10月16日,全省集成电路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在德州举行。旨在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扩容,增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更广范围汇聚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推动我省集成电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会上,5个集成电路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涉及半导体设备制造、半导体材料联合实验室、新一代集成电路封装材料、绿色低碳智能算力中心等领域。现场,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硅片趋向大尺寸化和制程精细化,12英寸硅片为未来较长时间内的主流产品,此前我们公司深耕光伏领域,已布局晶硅截断机、开方机、磨抛一体机等机加设备以及切片机等硅片制造核心工序产品,市场份额稳居前列。接下来我们将与山东有研聚焦硅片切割环节,不断优化12英寸半导体金刚线切片机、半导体倒角机、金刚线等产品性能,助力行业降本提效。”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产品线总经理周波说。


集成电路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高、盈利周期长,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大,为了解决这个难点痛点问题,会上还邀请了10家产业链企业、2家金融机构做了产品推介,其中浙商银行重点介绍了产业链金融服务、小微园区综合金融服务、科创金融等方面的重点产品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我们能够满足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各生命周期的金融需求,精准匹配金融产品,目前,我们已经针对先导科技集团在德州的新项目,达成了5亿元的银团贷款合作意向,目前正在全力推动授信申报工作。”浙商银行德州分行副行长李达说。



我省全力推进集成电路“强芯”工程,目前已经实现了覆盖设计、制造、封测等基本环节以及EDA软件、材料、设备等配套环节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全省产业规模、产品产量连年高速增长,德州市委、市政府将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倾力培育,坚持高标定位、高效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起步”向“起势”加速发展。全市集成电路规上企业11家,1-8月合计实现营收50.5亿元,同比增长19.31%。


“这次全省集成电路产业融链固链对接活动为德州企业与省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对接交流搭建了平台,对于德州进一步做强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放大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聚集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搭建高能级产业交流平台,跟踪落实全省集成电路产业融链固链对接活动、集成电路产业协作大会成果,推动全市企业深度融入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大力招引泛半导体材料与装备配套企业,提高本地产业配套协同能力,更好地推动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德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楚华卫说。


山东电视台·闪电新闻:

 德州:11年磨砺 竞逐“芯”赛道壮大“数”经济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6日讯 从半导体到集成电路再到新一代信息技术,11年磨砺,德州竞逐“芯”赛道,向“新”而行,“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同频共振,为德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芯”动力。



10月16日,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大会在德州天衢新区召开。现场,16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招商项目签约,涵盖芯片、人工智能、半导体、产学研合作等多个领域,激发德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合作与发展活力。



“这个项目是德州天衢建设发展集团和我们山东郎朗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约的。我们是在生物化学检测、影像检测之外的第三类检测,又叫振动医学。在这个领域我们在全国是首创。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落地,后面在集成电路方面,我们要研发自己的核心产品。”山东朗朗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栋说。



大会业内含金量较高,落地德州已连续三年,本次大会邀请全国300家半导体企业家、专家学者,参会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合作机遇,激活产业集群效应。



“在中国,集成电路就是国产替代正在起步的一个阶段,德州已经迎头赶上,已经引入园区的都是一些高质量的企业,有巨大发展前景。要抓住下游新兴的需求,去布局上游的产业规划,比如说在新能源汽车、光伏、智能穿戴,包括这些vr等等这些新的产业领域上有新增长的这些场景,能做一些更多的产业发展。”先导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先进计算及智能技术中心主任董勇说。



德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起步并不算早,但特色鲜明,发展势头迅猛。11年间,德州天衢新区从北京引进培植有研等46家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关键材料、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终端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有研刻蚀设备用硅材料项目通线,在电阻率、微缺陷及金属含量等关键性能指标方面达到领先水平,也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



“刻蚀设备用硅材料主要用在集成电路这个范围里刻蚀设备上的一个耗材,它实际上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我们的项目落地德州,从开始签约到现在大概有五六年的时间。整个公司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当然这个发展与德州这边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志瑞说。



德州市将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链”,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任产业链“链长”。出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15条意见,设立了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建了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为集成电路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力引擎。目前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规上企业达到174家,成功入选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和数字产业集群。



“一方面,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规划,按图索骥,做到精准发力。一方面,不断加大基金招商企业招商力度,加大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产业链条日益完善,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本次大会,进一步提高了德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会对今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德州天衢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表示。


经济导报:

新芯材料,新质未来!

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举行

10月16日上午,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举行,开启高端对话、寻求合作商机,推动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发展、加速崛起。

大会以“新芯材料,新质未来”为主题,由德州市委、市政府、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半导体支撑业分会联合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彭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原副司长袁隆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安文建,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宝立,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半导体支撑业分会秘书长石瑛等嘉宾,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副市长陈海明出席。

屠海令在致辞中表示,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但是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地,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此次会议紧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的科技前沿,对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希望各位专家和与会代表群策群力、凝聚共识,为推动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石瑛、安文建、王宝立在致辞中一致表示,大会汇聚了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的众多科研院所和企业。希望大家深化交流、增进合作、拓展业务,携手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向“高”攀登、向“强”迈进、向“新”发展。

朱开国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德州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健全推进机制、优化发展路径、塑强产业生态、提升集聚效应,推动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多点开花,在全国产业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健全沟通机制、创建合作平台、完善政策环境,共同培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沃土、打造合作共赢发展新典范、绘就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蓝图。希望各位嘉宾把德州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和战略支点,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介德州、支持德州。德州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好资源,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做好保障,共同谱写产业发展“芯”篇章。

会上,朱开国向有研半导体硅材料股份公司技术总监闫志瑞、先导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先进计算及智能技术中心主任董勇、威讯联合半导体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永欣颁发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顾问”聘书。

陈海明推介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董勇、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首席专家张冲和北京燕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剑锋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分别作了主旨演讲。现场还举行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16个项目集中签约。

当日下午,举行了山东省集成电路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座谈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合作。


大众网·海报新闻:

深读德州丨11年的“字变”与“质变” 

德州天衢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筑链成势


《道德经》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喻指事物发展规律。德州天衢新区的新一代信息产业亦是如此。11年间,德州天衢新区的新一代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产值增速创造“70倍奇迹”。


半导体、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一次次名称的“字变”体现的是产业集群的“质变”,彰显了新质生产力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10月16日,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大会在德州天衢新区召开,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如约而至,共话产业未来发展。这已是天衢新区第三年承办国家级产业盛会,培植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契机,让天衢新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从巨变到破茧成蝶,成就了如今发展的气势如宏。


量变:产值之变 10年70倍


大会现场干货满满,主旨演讲环节,专家学者研究分析最新成果;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企业家们预测未来趋势,探寻合作契机。


开幕式上,华威世通、明智超精密等总投资55亿元的16个重点项目签约。其中,天衢新区签约9个项目,占全市总数“半壁江山”。



智能电子产品延链注塑项目是此次签约项目之一,项目投资方为深圳市立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营智能穿戴设备、移动终端设备,以及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天衢新区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交通、营商环境、基础配套等方面优势明显,与我们主营方向、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公司总经理易娟称,他们计划在这里布局年产1200万套(件)的塑胶产品生产线,主要生产智能手机、智能蓝牙音响、耳机等电子产品的配套塑胶制品,达产年可实现营收10亿元。作为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关键零部件的延链补链项目,将助力产业链更加完备、更具韧性,为全国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增添更多“天衢元素”。


从“芯”出发,向“新”而行,外引项目是关键,它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的根与魂。



市区联动的链长推进机制令人耳目一新,也为优质项目源源不断涌入保驾护航。近年来,德州与天衢新区整合力量组建产业链办公室,绘制了产业发展全景图、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出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一揽子配套文件,借助实体化运作,持续加码产业招引和培育力度。


项目招来了,更要留得住、发展好。天衢新区超前实施产业布局,规划打造“两区+四园”,其中两区指3000亩的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产业;四园即76万平方米的电子信息产业园、手机制造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京津冀创新转化中心。全市有90%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规上企业在此集聚,实现了“引来一家企业、带来一片产业、兴起一个园区、激活一座城市”的规模效应。


时下,天衢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向上向好、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规模由2013年的1.27亿元增至2024年的90.6亿元,11年间增长了70倍。


质变:名称之变 产业扩容


11年,天衢新区抢抓机遇、开创未来,在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途中,坚定路在脚下的果敢,保持行稳致远的定力,终将迎来“生万物”的蜕变时刻。


回望来时路,起初2013年,威讯联合半导体落户,成为德州乃至天衢新区进军半导体行业的先导。威讯主要为手机及其他通讯产品生产射频芯片,处于产业链上的封装测试环节。由于发展良好,今年世界500强企业立讯精密公司完成对威讯德州工厂的收购,后续预计建设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



2018年,德州与有研集团牵手,合作建设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规划面积近千亩,新区由半导体产业向集成电路产业延伸拓展,发展驶入快车道。此后,有研系的12英寸硅片、高纯溅射靶材、刻蚀设备用硅材料及硅片扩产等6大项目相继落地,总投资近百亿元。全部达产后,8英寸硅片占国内市场份额10%、12英寸硅片占20%,高端靶材占全球20%以上。“将这些高端项目集聚在一个基地,放眼全国也不多。”天衢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说。


今年,总投资50亿元的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落户新区、开工建设。作为第二代半导体领域的链主,项目具备垂直一体化生产能力,可为现有威讯、英望手机、恒芯电子等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建成后,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激光雷达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还将助力德州打造全国半导体行业一线城市。



至此,天衢新区形成了从衬底外延、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器件模组到终端应用的完善产业生态,凭借长且丰富的产业链,进军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一名“优等生”。


从半导体、集成电路到新一代信息技术,天衢新区把握产业深层逻辑之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加速突围,以天生的敏锐性和行动力,加快产业扩容升级,“字变”最终成“质变”。


今年1至8月,全区46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企业实现营收90.6亿元,同比增长32.5%,正是这一变化的生动演绎。


跃变:格局之变 生态共荣


长远来看,如何绘制一幅产业兴旺的宏图画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是起笔的底色,而要拥有这份底色,仅靠量变和质变的积累远远不够,更需要高瞻远瞩的谋划,形成生态共荣的“格局之变”。


瞄准主要赛道后,天衢新区按照“先中端、后高端,先模组、后器件”的路径目标,做大上游、做精中游、做细下游,保障了供应链,提升了价值链,延伸了产业链。目前,全区集聚了100余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形成了以有研公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威讯公司射频芯片封测为核心,鲲程电子公司芯片模组、英望科技整机生产为补充的“一核多元”产业布局。



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天衢新区布局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内。在这里,一根根单晶硅棒被切割成1毫米厚的硅片,经过倒角、研磨、抛光等40余道工序后,就形成了出厂成品,待统一检查包装后发往全国各地。此前,企业攻克了单晶微缺陷、硅片平整度、表面玷污等关键技术难题,成为了当前省内唯一能生产12英寸大硅片的企业。


山东有研、有研艾斯、有研亿金……德州是中国有研科技集团在全国投资布局规模最大、业务领域最广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目前,有研集团已投资近百亿元,共布局了7个产业链项目,天衢新区涵盖主要6个项目,可年产各类硅片900余万片、靶材4.3万块、12至18英寸硅单晶400余吨。投产后,新区顺理成章成为全国最大的刻蚀设备用硅材料生产基地。


11年间,除了有研、先导、威讯等中上游龙头骨干企业落户投产,还有华威手机、英望科技、恒芯电子、越海通信等一批手机整机、人工智能、光学透镜、光隔离器领域的下游头部企业纷纷落子天衢新区,全部达产后,年产手机和平板等终端产品4000万台,全省重要的智能手机整机出口基地呼之欲出。



“聚能”产业光环,可窥探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背后是天衢新区全要素保障的优渥营商环境。


创新驱动上,借势有研集团科研优势,与10余所高校、20余个专家团队合作,成立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应用研究院,通过“企业出题、政府接题、院所解题”方式,增强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人才支撑上,成立全市首个产教联合体,探索引企入教、引教入企,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德州学院与有研集团共建半导体产业学院,每年培养实用性人才3000余人。


资本赋能上,组建全省首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联盟,设立总规模40亿元的8支产业投资基金,专项扶持龙头企业,成为重大项目落地的关键因素。


产品链、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四链齐驱、共同发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我们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一号产业链’来抓,出台配套支持政策,设立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成立专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天衢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大山介绍。眼下,新区正通过实施“稳链强基”“强芯提质”“集群筑峰”三大行动,推动德州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全球产业链,努力跻身国内第一方阵。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持续突破,加速崛起!

德州谱写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芯”篇章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召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当新兴产业冠以“战略性”,其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一代信息技术又排在一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


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北斗系统……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普及的今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拓展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集成电路则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重要性不言而喻。


10月16日,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在德州市天衢新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共话产业未来发展。


事实上,今年是大会连续三年花落德州,“能够把这么多国内优质企业和专家聚在一起开展交流合作,证明了这座城市的魄力和前瞻性都非常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寿如是说。


尤其,会上德州签约的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招商项目,以及举办的山东省集成电路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座谈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合作,备受关注。



协同京津冀,产业承载“天时地利”


走进德州半导体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现场,一期项目一标段的桩基工程全部完成,生产调度车间已开槽,现场正在搭设钢筋棚、木工棚。


作为第二代半导体领域的链主项目,这里具备从衬底、外延、芯片到模组、整机的垂直一体化生产能力。预计明年底项目建成后,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激光雷达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推动德州跻身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第一方阵,打造全国半导体行业一线城市。


近年来,德州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七大先进制造业之一,优选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全市“一号产业链”,由市委主要负责人任产业链“链长”。专班盯靠、专人帮包,通过绘制产业发展全景图、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编制出台相关意见和专项发展规划,设立产业基金,给予重点倾斜,德州加码产业招引和培育力度,不断优化产业服务。


事实上,德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起步并不算早,但特色鲜明、发展势头迅猛,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


众所周知,“山东北大门”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的美誉。以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的举办地天衢新区为例,天衢新区是山东擘画的四大省级新区之一,被赋予“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


值得关注的是,兼具“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职责使命,近年来,天衢新区累计引进中国有研、华创融盛、中机寰宇等118个京津冀项目,总投资402亿元,并携手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联动示范区,对接北京朝阳区商务中心区,打造环京产业外溢优选地。


在山东,天衢新区首个加入京津冀国家级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联盟,随着全省首个京津冀创新转化中心的成功揭牌,天衢新区已经探索形成了“研发在京津、智造在新区”的协同发展模式。


今年,天衢新区新开工恒宇动力胶管、节能院等京津冀项目16个,到位资金10.47亿元;新引进北京机科国创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恒力电机、联合石油等6家企业与京津冀大院大所开展深度合作;中机寰宇、山东晶创等企业合作共建9个创新平台。全市中期评估京津冀工作列组内第一。



“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同频共振


从2013年落户威讯联合半导体为先导,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加快发展壮大产业集群,11年来,天衢新区从北京引进培植有研等46家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关键材料、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终端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成功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字产业集群,连续两年获得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北方地区最大的集成电路用大硅片生产基地。


今年1-8月,天衢新区46家重点企业实现营收90.59亿元,同比增长32.54%,其中,12家规上电子信息企业实现营收51.29亿元,同比增长19%;9家规上集成电路企业(全市11家)实现营收49.29亿元,同比增长19.86%,占全市比重的97.7%。


如今,天衢新区正锚定把“一号产业链”做强做优做出特色,以三大行动,推动“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实现同频共振——


稳链强基行动做强了产业链上游,打造的占地800余亩的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可年产各类硅片900余万片、靶材4.3万块、12至18英寸硅单晶400余吨;


强芯提质行动做大产业链中游,先导科技集团投资50亿元的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填补了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和芯片制造环节空白,世界500强企业立讯精密公司完成对威讯并购,投资30亿元建设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达产后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集群筑峰行动做优了产业链下游,围绕承接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成功引进华威手机、英望科技、恒芯电子等一批手机整机、人工智能、光学透镜、光隔离器领域头部企业,全部达产后,年可生产手机和平板等终端产品4000万台,形成全省重要的智能手机整机出口基地。



盛会背后的新机遇


“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但是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地,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在大会致辞中说。


在屠海令看来,本届大会紧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的科技前沿,对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最重要的是,他希望各位专家和与会代表群策群力、凝聚共识,为推动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会现场,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向有研半导体硅材料股份公司技术总监闫志瑞、先导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先进计算及智能技术中心主任董勇、威讯联合半导体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永欣颁发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顾问”聘书,并举行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16个项目集中签约。


“有研已在德州落户了7个项目,形成完整发展布局,我对德州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熊柏青表示,有研在德州布局的高纯溅射靶材、刻蚀设备用硅材料是集成电路关键的两种配套材料,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也是集团在行业中践行职责使命。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健全沟通机制、创建合作平台、完善政策环境,共同培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沃土、打造合作共赢发展新典范、绘就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蓝图。”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在致辞中希望各位嘉宾把德州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和战略支点,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介德州、支持德州。


他承诺,德州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好资源,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做好保障,共同谱写产业发展“芯”篇章。


从半导体深耕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名称之变带来产业巨变。由点到链、由链到面,发展环环相扣,德州,规模初具。越来越多产业链上的生产制造以及服务企业正在发现德州、进驻德州,并产生规模效应和化学反应。


大会的加持,为外界重新认识德州、读懂德州、牵手德州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德州也借势大会成果,积极推动城市融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跻身国内第一方阵。


鲁网:

新芯材料 新质未来 

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召开

 鲁网10月17日讯(记者 赵洪斌 通讯员 韩哲)10月16日上午,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召开,开启高端对话、寻求合作商机,推动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发展、加速崛起。



大会以“新芯材料,新质未来”为主题,由市委、市政府、省工信厅、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半导体支撑业分会联合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彭寿,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原副司长袁隆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安文建,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宝立,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半导体支撑业分会秘书长石瑛等嘉宾,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副市长陈海明出席。


屠海令在致辞中说,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但是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地,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此次会议紧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的科技前沿,对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希望各位专家和与会代表群策群力、凝聚共识,为推动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石瑛、安文建、王宝立在致辞中一致表示,大会汇聚了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的众多科研院所和企业。希望大家深化交流、增进合作、拓展业务,携手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向“高”攀登、向“强”迈进、向“新”发展。


朱开国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德州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健全推进机制、优化发展路径、塑强产业生态、提升集聚效应,推动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多点开花,在全国产业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下一步,德州将持续健全沟通机制、创建合作平台、完善政策环境,共同培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沃土、打造合作共赢发展新典范、绘就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蓝图。希望各位嘉宾把德州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和战略支点,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介德州、支持德州。德州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好资源,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做好保障,共同谱写产业发展“芯”篇章。


会上,朱开国向有研半导体硅材料股份公司技术总监闫志瑞、先导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先进计算及智能技术中心主任董勇、威讯联合半导体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永欣颁发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顾问”聘书。

陈海明推介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董勇、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首席专家张冲和北京燕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剑锋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分别作了主旨演讲。现场还举行了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16个项目集中签约。


当日下午,举行了山东省集成电路产业融链固链对接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座谈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合作。


德州日报·德州24小时:

德水观澜 | “链式”崛起,聚力打造产业“芯”高地

10月16日,2024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大会在德州召开,这是德州连续第三年举办这一高规格产业峰会。


近年来,德州市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链”,由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任“链长”,顶格统筹推进,强化要素保障,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多点开花,如今已在全国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芯”动力。


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异军突起,是德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从2013年到2018年为起步期,外资芯片封测企业威讯联合半导体的落户德州,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从2018年到2021年为成长期,德州与中国有研科技集团牵手,山东有研集成电路用8英寸硅片项目投产,实现了国产自主品牌“德州制造”;从2021年至今为加速起势期,德州将集成电路产业扩展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研集团先后投资97亿元建设7个项目,英望科技等一批下游终端应用企业聚集,实现了“多点开花”。


11年来,德州市凭借优良的营商环境,优厚的人才政策,优质的政府服务,让集成电路产业一路高歌猛进,逐步形成了涵盖设计、制造、封测以及配套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如今,这一产业已成为德州增长最快、份额最大、新引进项目集聚度最高的产业,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德州依托有研集团集成电路用8英寸硅片、12英寸硅片、高纯溅射靶材等项目,正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目前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区域性的特色产业集群,也成为全省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条产业链,澎湃新动能。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推动生产力向上跃升。只有不断推陈出新、破旧立新,才能实现前沿性核心技术由“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各级各部门要以此次大会为契机,科学谋划、精准发力,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产业升级为引擎、扩大内需为支撑,不断加大基金招商企业招商力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产业集群。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搭建高能级产业交流平台,推动相关企业深度融入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链。要秉持“不拘一格”的用才观念,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多为人才“搭台子”“铺路子”,促进人才挑大梁、唱主角,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让创新人才在“赛场”上脱颖而出。要不移把“一号产业链”做强做优做出特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稳步进军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第一方阵,打造全国半导体行业一线城市。


德州电视台·奏嘛新闻



德州晚报:


天衢新区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来源:新华社 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  经济参考报 人民网 新华网 新浪网 搜狐网 大众日报 闪电新闻 齐鲁晚报 德州日报等

校对:路明 宋钊铭 陈宝滨

编辑:宇文红娟

责编:韩哲

点个

留下你来过的足迹

↓↓↓

德州天衢新区
省级新区,产业之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发布最新政策创新、工作动态、新闻资讯、招商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