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训练——审题立意的五种常规方法

文摘   2024-11-01 07:24   新疆  

文化提升品位阅读改变生活

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生活美学|书单推荐

作文要求

一类卷: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50+

二类卷: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45—49

三类卷:基本符合题意,立意—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40—44

四类卷: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39—

学生作文审题存在问题

1.断章取义,偷换概念。不能深入理解材料所包含的中心意思和命题者的意图,随便以某个自己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为立足点就开始作文,造成偏题跑题。

2.只见现象,不见实质。对那些寓含着深刻哲理的材料,简单地从表面引发,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3.忽视要求,抛弃材料。不重视对材料之后的作文提示或要求的审读,忽视题目限定的条件,甚至完全抛弃材料,任意发挥,作文主旨与材料毫无关联甚至相悖。

审题立意

(一)审什么

(1)审材料;(2)审导语;(3)审写作要求。

审题三原则

整体性原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要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审题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力求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三)立意四标准

1立意要准确——切合题意:要正确把握材料的主要意思和要求,并在材料范围内立意,而不能只抓材料中的只言片语,以偏概全。

2立意要新颖——有创意,见解新颖:要打破常规思维,选取新的切入点,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不落俗套。

3六意要高远——思想健康:文章格调要高尚,感情倾向要积极健康,而不是充满低级趣味。优雅的风度、高雅的情怀,反映在文章中就是高尚的文品。

4立意要深刻——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抓表象,就事论事。要求考生有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对材料深刻的开掘力,对生活内容高度的概括力。

如何审题立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它适合各种类型的材料作文审题。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审题

概括中心+提炼道理: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          ,但做人             

立意:(1)                             

2)                                 

二、抓关键词句法

关键词是指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具有暗示中心的作用,可以作为选择立意的突破口。关键句主要指材料中表达一定观点、情感、态度的句子。这些是审题的关键、立意的核心。抓关键词句法适用于寓言故事类、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及思辨话题类作文。

:(2023新课标Ⅰ卷)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审题

关键词:                   

关键句                   

立意:1)                                

2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立意。此方法适用于寓言类和哲理类材料作文。

例: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审题

结果:                            

原因:                            

立意:                            

四、对象分析法。

抓对象,即明确材料的陈述对象。若一则材料中出现了好几个对象,那么一个对象就是一个角度。同时还要注意分清材料陈述对象的主次或层次。尽管材料涉及很多人或事,但有的人或物只是议论的对象,在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要分清整体与局部、主次关系,要从重要的人或物的角度入手思考。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就从哪个对象入手,这是立意的根基。

例:(2020全国Ⅰ卷)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审题

叔:                                

管仲:                                

齐桓公:                                

五、求同存异互补法

多则材料作文就是由两则或者两则以上的单则材料所构成的一组材料的作文形式。多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一般有三步:

一是弄清每则材料的内涵,二是辨析材料间的关系,三是确定立意。

多则材料审题立意方法有三:

1.求同法——找出共同点,即中心观点。

2.存异法——辩证分析。

3.互补法——找出异同点,重组统一,即可得到中心观点。

1:材料一: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材料二: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审题                            

材料一中三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

材料二中三个和尚互相推诿,不往一处使劲,没水喝。

分歧点:                            

立意:                            

2:材料一: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材料二: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以上两句名言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标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审题:

材料一:“走自己的路”强调                        

材料二:走路时要                        

辩证分析: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合理。

立意:                                         

【参考答案】

1.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不可以随随便便

标题:轻视身外之物,注重真才实学

轻外物,重实学,致长远

2.关键词:好的故事

关键句:故事是有力量的。(于个人、于民族)

标题:讲好故事,添新力量                        

故事有力量,奋进新征程

讲好中国故事,汲取前行力量

好故事,添力量,促复兴

3.结果:五角星

原因:横切

标题: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勇于打破常规,激发无限可能

4.鲍叔:慧眼识才,举贤任能;国家至上,屈己让贤。

管仲:感恩知遇,建功立业。

齐桓公:心宽似海,容纳百川;知人善任,任人唯才。

5.(1)分歧点:是否齐心协力。

标题:齐心协力,方能成功;合作共赢,共创美好。

2)材料一:“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

材料二: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

标题:相信自己,听取意见;

信己前行,莫忘留耳;

心无旁骛,虚怀若谷。



特别声明:以上素材源于公众号“小城谢老师”,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争议需要交涉,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消息。



青青百草苑
弘扬中华文化;好书推荐,同时致力于诗词、散文等创作及朗诵音频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