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海,我们这样过年

时事   2025-01-30 11:37   山东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而在威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从除夕到正月初七,每一天都有着独特且富有地域特色的习俗,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

除夕

守岁祈祥,同迎旧岁千般好

在威海,除夕作为春节最为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一大早便开始忙碌起来,贴春联、贴窗花、准备年夜饭……热闹非凡。春联贴的时候还讲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严谨与美感。

资料图 

到了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丰盛的年夜饭。在威海,一直有着“无鱼不成宴”的传统。鱼与“余”谐音,寓意着生活富足、年年有余。餐桌上的礼仪与讲究也别有一番趣味。比如,若不小心打碎了碗,老威海人一定会赶忙说一句“岁岁平安”,巧妙化解小小的尴尬,也让这份吉祥的祝福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年夜饭后,全家齐动手包饺子的环节更是充满了欢乐与期待。人们会将硬币或红枣包进饺子里,据说吃到的人,新的一年便会鸿运当头,万事顺遂。

大年初一

纳福接瑞,共贺新年万事兴

先秦时期,春节习俗逐渐萌芽。唐宋时期,春节习俗达到了繁荣阶段,人们开始注重节日的娱乐性和庆祝活动。‌如今,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家庭团聚的象征,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曹鑫/摄 

大年初一,威海人早早起床,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则会给晚辈压岁钱,寓意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威海还有独特的“踩百福图”习俗,人们迎着第一缕阳光,前往幸福门踩“百福图”,“幸福门”寓意开门迎幸福、友爱传万家,百福图寓意福气常相伴、好运在身边。这一天,北方传统习俗是吃饺子,象征更年交好运,而威海人也遵循此俗,祈愿新的一年福气满堂,钱财满满。同时,初一不能动用扫帚,以免扫走运气、财气,见面要说吉利话。

大年初二

走亲访友,亲眷围谈情切切

在威海,初二便开始走亲戚了。出门的顺序一般是先走姥娘和姑舅,丈人丈母在后头,而乳山一般是初三走姥娘。

朱春晓/图 

送年礼,既有数字上的讲究,也有谐音上的讲究。首先是送“双儿”不送“单儿”,取“好事成双”之意,图的是个吉利。其次,注重所送年礼的谐音。如送水果时不送梨,因为“梨”与“离”谐音;给生意人送礼不送“书”,因为“书”与“输”谐音;拜年时讲究送酒,因为“酒”与“久”谐音,有“天长地久”之意。

大年初三

禁忌解除,家门清泰意绵绵

小年朝‌,又称天庆节,起源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据说,真宗将正月初三定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有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的习俗。

孙大伟/图

而如今,对于威海大部分地区来说,初三早晨吃完饺子即送年完成,过年的各种禁忌就此解除,一切家务劳动等恢复正常。

大年初四

备宴迎灶神,祈愿平安无困苦

按照民间说法,正月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以往,家家户户会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以示恭迎,期望新的一年财运亨通,富贵安康。

大年初五

开门迎财,财源广进乐无忧

正月初五是迎财神的日子,威海及许多地区都会举行相关活动,祈求新的一年财源广进、好运连连。

孙大伟/图 

正月初五还有扫尘除晦的习俗,人们会进行大扫除,打扫家里家外,寓意着扫除一切晦气,迎接新的好运。吃饺子也是正月初五的重要习俗之一,据说吃饺子可以捏住小人的嘴,避免他们在背后说坏话、捣鬼,同时饺子形如元宝,寓意招财进宝。

大年初六

送穷启程,远弃秽尘开富路

民间有初六“送穷”的习俗。威海人会将家中的垃圾全部清理出门,意味着送走贫穷困苦。

朱春晓/图

对于商家来说,正月初六是开市的日子,他们会进行大扫除、放鞭炮、拜财神等,寓意着迎接财运和生意兴隆。

大年初七

戴“人胜”,饺子面条共祈安康

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因此,威海的老一辈人会在这一天吃面条,寓意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以祈求长寿和平安。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对祖先的敬仰,也蕴含了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资料图 

此外,有些地方还有吃七宝羹的传统,七宝羹是用七种不同的蔬菜烹制而成,每种蔬菜都象征着一种美好的愿望。

点赞+分享 让更多人看到

监制丨刘   波

签审丨王晓霞

审核丨李   彦

编辑丨刘思冰

来源丨Hi威海客户端


“观威海”视频号上新啦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