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融入京津冀 打造桥头堡

创业   2024-11-01 21:34   山西  

城市算力分指数位居全国第三,“大同蓝”生态品牌受到国务院表扬,入选全国第一批市级水网先导区……近年来,山西省大同市主动担起“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的使命任务,聚焦科技(先进制造业)、能源、农业和文旅消费“四大赛道”持续用力,转型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定。

11月1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十场新闻发布会,大同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相关情况。

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城市算力分指数位居全国第三

大同历史上一直有“煤都”之称,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但煤炭、电力等传统产业占比较高,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同市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稳妥做好新旧动能的转换衔接,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产业投资完成284亿元,同比增长21.2%。

传统产业方面,大同市稳住煤炭和电力两大产业的基本盘,加快煤电机组技术改造和“上大压小”结构优化,未来2—3年全市发电量将由现在的550亿度提高到1100亿度。

新兴产业方面,建成并网独立储能项目4个32万千瓦,装机规模全省第一;成功引进秦淮、中联、京东、抖音、山西秦云基础等5家全国数据中心龙头企业,目前城市算力分指数位居全国第三;加快建设“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全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国际旅游热点门户城市”等,来同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由原来的1.6天增长至2.6天。

加快扩大对外开

集大原高铁年底即将正式通车

去年以来,大同市累计对接京津冀各类企事业单位7547家,其中来大同考察1931家,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7个;联合北京中关村共同建成了“晋创谷·大同”科技创新驱动平台,先后入驻17个研发及中试项目,形成了“北京研发设计、大同中试制造”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目前,大同云冈机场航空口岸正式开放运营,集大原高铁年底即将正式通车,国际陆港、北肉平台、跨境电商园区等平台功能持续完善,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不断扩大,参与国际贸易的基础越来越扎实。

此外,大同出台系列人才措施,去年以来,共柔性引进各领域高层次人才843人,引进博士研究生181人,面向“双一流”等知名高校引进硕士研究生和优秀本科毕业生592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大同蓝”生态品牌受到国务院表扬

年来,大同坚持守护“大同蓝”,全市空气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大同蓝”生态品牌受到国务院表扬。

同时,大同着力提升“大同清”,全市8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水质,优良率100%;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市级水网先导区;加快实施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以及御河、十里河、桑干河等河道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确保了“一泓清水进北京”。

此外,大同还加快厚植“大同绿”,加快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着力改善民生福祉

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大部分提前完成

近年来,大同市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每年拿出财政支出八成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就业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发公益岗位、依托职业技能培训等,累计带动就业超过30万人。同时,统筹推进教育、医疗、社保、养老、托育等民生工作。连续3年开展“降费用、提服务”医疗惠民行动,累计降低费用1.2亿元。今年9月,大同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今年,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城乡幸福养老、环卫工早餐补助提标等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大部分已经提前完成,年底前将全部兑现。



整   理 / 王清文

摄   影 / 何光晖

编   辑 / 孙齐

审   核 / 薛琳

欢迎转载转发,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山西云媒体
聚合省市县三级新闻媒体,建设运维省级媒体智慧云平台、培育传媒产业新动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