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城市算力分指数位居全国第三
传统产业方面,大同市稳住煤炭和电力两大产业的基本盘,加快煤电机组技术改造和“上大压小”结构优化,未来2—3年全市发电量将由现在的550亿度提高到1100亿度。
新兴产业方面,建成并网独立储能项目4个32万千瓦,装机规模全省第一;成功引进秦淮、中联、京东、抖音、山西秦云基础等5家全国数据中心龙头企业,目前城市算力分指数位居全国第三;加快建设“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全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国际旅游热点门户城市”等,来同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由原来的1.6天增长至2.6天。
加快扩大对外开放
集大原高铁年底即将正式通车
目前,大同云冈机场航空口岸正式开放运营,集大原高铁年底即将正式通车,国际陆港、北肉平台、跨境电商园区等平台功能持续完善,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不断扩大,参与国际贸易的基础越来越扎实。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大同蓝”生态品牌受到国务院表扬
同时,大同着力提升“大同清”,全市8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水质,优良率100%;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市级水网先导区;加快实施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以及御河、十里河、桑干河等河道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确保了“一泓清水进北京”。
此外,大同还加快厚植“大同绿”,加快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着力改善民生福祉
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大部分提前完成
就业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发公益岗位、依托职业技能培训等,累计带动就业超过30万人。同时,统筹推进教育、医疗、社保、养老、托育等民生工作。连续3年开展“降费用、提服务”医疗惠民行动,累计降低费用1.2亿元。今年9月,大同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今年,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城乡幸福养老、环卫工早餐补助提标等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大部分已经提前完成,年底前将全部兑现。
整 理 / 王清文
摄 影 / 何光晖
编 辑 / 孙齐
审 核 / 薛琳
欢迎转载转发,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