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汉朝在马邑设计伏击匈奴,消息泄露,计谋不成,但是汉匈之间短暂的和平局面被打破,宣告进入战争状态。忻州和朔州地理位置上毗邻,考察其名字,背后的故事其实也渊源颇深。
忻州得名渊源来自汉匈战争。汉高祖刘邦从大同白登山脱困,走到一个山口,觉得安全了,于是“六军忻然”,因此被命名为“忻口”,这才有了唐朝的“忻州”。
汉高祖刘邦回来之后,朝堂开始了内讧,就国力而言,也无法支撑汉匈大规模的战争,于是,采用略带屈辱性的和亲政策,维系着汉匈之间和平。经过文景两代皇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终于有了消弭边患的实力,于是就开始策划针对匈奴的反击战。开始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朔州市。
几年后,卫青夺取了河套地区,汉武帝设置了朔方刺史部管理,辖境相当于今宁夏青铜峡市以下至晋,陕间壶口之黄河地区,北括阴山南北,南迄陕西宜川,至甘肃宁夏一线。这算是朔州的前身。朔者,北也。“朔方”就是“北方”,一目了然。
字面上是这么理解的,不过,这名字里也显露了汉武帝的雄心和自得。“朔方”这个词出自 《诗经·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此诗主要记述了西周大将南仲带兵抗御玁狁的事迹。汉武帝用这个典故,用意不言自明。
有这样的用心,这个名字当然会得到延续,而不管地方在哪儿都会用这个名字。北魏初设置了朔州,治所在今天的和林格尔,比鄂尔多斯还要更北一些,管辖着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等地方。后来又成为怀朔镇治所,再后来怀朔等六个军镇起义,朝廷对朔州失去了统治权。孝明帝时,又将朔州了迁回来,寄治并州,治所在寿阳县界。东魏又置介休县界,北周废弃。
北齐时,许是和北周争正统,也设了朔州,治所就在今天朔州市朔城区,称“北朔州”。后来,辖境、名目之类都在不停地变化。总之,在唐初“罢郡改州”的政策影响下,统治者将隋之马邑郡改为朔州,之后基本沿袭下来。当然还有其他衍变,但没有太多言说的必要,无非在马邑和朔州之间不断地反复。马邑在清嘉庆时,因和朔州重合太多且城池破败,就被废弃了,现在只剩下一个马邑村承载着2000多年的历史。
多说一句,聂壹在马邑之谋后,既失信于汉朝,又得罪了匈奴,被迫改为张姓避祸。张家沉寂300年后,出了一位名将张辽,他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唐朝时建武庙, 又成为被奉祀的64位名将之一。
• 本期文章素材来源于《地名背后山西史》,作者李玉,山西教育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
• 本期部分声音素材来源于抖音号“山西卫视”《朔州,马背上的城池》、抖音号“文化和旅游部”《娄烦不凡 迎你而来》。
• 本期部分音频素材来源于周杰伦一《蒲公英的约定》、Love rabbit-《回忆如同爱情》
• 本期朗读原声:刘璟阳
• 本期音频制作:刘璟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