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织就”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生态屏障

民生   2024-11-28 16:41   新疆  

11月2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锁边”固沙工程在和田地区实现全面“合龙”,经过54万余人次的艰苦奋战,和田完成了最后220公里的空白区“锁边”任务,这是和田人防沙治沙的历史性时刻,也是和田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座丰碑。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要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此次“锁边”固沙工程正是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要部分,

  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千百年来,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沙进人退”的历史不断上演,策勒县城曾三次因被风沙掩埋而被迫搬迁,各族人民更是饱受“一天二两土”的风沙之苦。如何锁住沙漠、实现荒漠化防治,成为关乎和田各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最大生态课题。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位推动和支持下,风沙万里党旗红,和田各族人民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决心,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防沙治沙、植树造林、水污染防治、恢复湿地生态等务实举措,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经过多年努力,全地区林地面积1638.99万亩,天然草地面积3940.75万亩,沙化土地减少232.27万亩,绿洲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39.47%,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

  循道而行,方能致远。此次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锁边”工程建设中,和田地区紧紧围绕“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治理”治沙思路,坚持系统思维,科学编制防沙治沙规划,全面理清在哪里干、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间干等阻击战工作方向,因地制宜,通过生物治沙、工程固沙、光伏治沙,完成了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空白区的“锁边”。

  因地治沙,效益融合。将治沙工作与惠及民生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相结合,是和田地区坚持系统思维,突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一大特色。如今,“沙漠螃蟹”“沙漠肉苁蓉”“沙漠大枣”等一系列“沙字头”特色农产品已初见规模,光伏电站与牧草种植的结合,则实现了发电、治沙、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田正走出一条从以往被动防治向主动开发利用沙地资源的新路。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筑起“绿色屏障”,锁住“横行黄龙”,实现“绿进沙退”,进而实现“人沙和谐”,不仅是当下的和田人立下的愚公移山志,更是几代和田人“积跬步以至千里”的接续奋斗。数据显示,目前和田地区参与治沙群众达8277户,已划拨国有未利用土地41.31万亩,涉及全地区46个乡419个村。在从“绿进沙退”到“人沙和谐”的过程中,和田各族人民正开启一场“主动参与治沙”与“共享治沙成果”的双向奔赴。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沙漠边缘的生态屏障已然“织就”,实现“人沙和谐”的美好愿景仍需功在不舍。阔步走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和田人要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功成可以忘我”的奉献精神,在推进沙地资源开发利用中,把沙漠边缘生态安全屏障筑得更牢,让惠及各族群众的生态红利充分释放,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绿色崛起。

END


来源:和田地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麦合皮孜阿依
审核:哈妮柯孜、石莹莹 

合作(举报)热线:0903—2511688/18197778581


推荐阅读

全国表彰!和田1人上榜

和田日报
关注和云 看见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