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发展路线及低空空域管理研究

文摘   2024-11-15 08:09   福建  
👇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

  从2020年开始,“低空经济”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2021年国家有关部门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12月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2024年全国两会更是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国家政策支持、产业力量集聚、科技力量进步和行业人才井喷的背景之下,从前看起来仿佛“天马行空”的想象如今已经逐渐变为现实,“低空经济”发展路线及低空空域管理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低空经济”的重要性


  “低空经济”是指依托于低空空域,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空域一般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范围内。低空经济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广,成长性高,带动性强,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事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低空经济”为何如此关键,以至于上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笔者看来,低空经济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一、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低空经济使得长期被忽视的城市、城际低空资源被充分利用,实现自然资源要素向生产要素、经济要素的转变,有利于更多、更快的物理传输,从而推进全社会生产力进步。


  二、为特殊地形区域提供交运解决方案。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形复杂、水路较多、高低差明显的地区修建地面交通设施,不仅建设成本高,且施工难度大,一些高原、戈壁、沙漠、草原等由于人烟稀少,也不适用大型交通工具运营;而低空经济可以有效克服地形问题,提供便捷的出行和运输服务。


  三、为城市构建完善综合交运系统。低空经济有效解决了城镇化进程中“交通拥堵”“最后十公里”等社会问题,尤其是全国主要城市交通负担较重,高峰通勤较平日耗时1.8倍以上,平均通勤距离近10km,平均通勤耗时超36分钟,超1400万人(占比约13%)忍受着1小时以上的“极端通勤”;低空经济为时间敏感人群提供了差异化的出行方式,完善了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的最后一环。


  四、世界各国争相布局,我国具备产业优势。以美国、日本、欧盟为代表的各经济体都在积极探索低空经济的发展路径和应用场景,大多基于“政府规划+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模式。尽管美日欧在低空经济布局上有一定先发优势,但总体仍处于摸索阶段,我们与其差距并不大。凭借在航空航天、新能源三电等领域的长期积累和储备,我国将是全球低空经济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参与者。


  五、产业链长、涉及面广,产业带动效应强。低空经济涉及新材料、航空航天、自动驾驶、电子通信、动力系统、电池能源等多个领域,产业辐射范围较广,具有良好的产业带动效应。以美国为例,通用航空已然是美国的支柱产业,其在册航空器数量稳定保持在20万架以上;飞行员数量突破80万人,占总人口的0.24%;对美国GDP的贡献率超过0.5%。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行业市场规模约5000亿元,占当前GDP 0.4%;而根据2023年12月的有关会议,计划到2030年将行业规模扩张至2万亿元(预计GDP占比达到1.1%),多个细分行业都有望受益。


  各地政府积极响应,产业政策快速跟进,商业化试点遍地开花


  在顶层规划的引导下,各地政府紧锣密鼓布局低空产业。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27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包括深圳发布《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北京发布《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上海发布《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确定发展目标,明细发展规划。


  在政府引领下,各地资本、产业方动作迅速,尤其以深圳为首的大湾区作为先行试点,在无人机物流、旅游、通勤和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实验,优秀的商业化应用层出不穷。今年6月,深圳已开通无人机航线207条,建设低空起降点249个,平均配送时长约为20分钟,较传统配送提效近四成。今年2月,峰飞航空eVTOL“盛世龙”完成深圳至珠海的跨海跨城首次演示飞行,将两地约2小时的地面行驶时间缩短至20分钟。顺丰旗下的丰翼科技宣布其无人机在飞行总次数已突破100万架次,累计空运货物520万件、运输重量超过2700吨的同时,还实现了近530万公里的飞行里程,相当于绕地球132圈。


  低空经济的理想载体:eVTOL


  eVTOL是指采用电机驱动的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飞行器,依靠电动力驱动,由能源系统、动力系统、机体结构、航电飞控系统等构成。分布式电推进系统(DEP)的出现极大促进了eVTOL的发展,其采用多个相对较小功率电动机驱动较小直径风扇的方式,取代超大直径风扇推进飞行器的设计。eVTOL具备诸多优势:


  首先,eVTOL具备环保性。目前eVTOL的能耗通常在200-2000 Wh/乘客/公里之间,随着载客量增加,规模效应下人均耗能还能降低。根据国家标准,电动汽车(EV)的消耗量不超过130Wh/乘客/公里。目前主流eVTOL机型(Lilium Jet、Joby S4、Beta Alia-250)在(满载)行驶超过100km时,能耗水平甚至低于电动汽车。其能耗低、环保友好型的特性更符合我国绿色经济、绿色航空的发展趋势。


  其次,eVTOL具备经济性。以Joby S2为例,其购置成本为$ 200000,相比之下,罗宾逊R22(燃油直升机)购置成本为$ 291700;并且Joby S2能源成本仅为0.05美元/英里,也低于罗宾逊R22的0.53美元/英里,与特斯拉Model S的能耗水平相近(0.04美元/英里)。eVTOL在特定地形(如"U"字沿海地形)直线航线距离远小于陆地行驶距离,可大幅缩短通勤时间,降低通勤成本。


  最后,eVTOL的噪音更小。相较贝尔206、罗宾逊R44 等直升机的噪声水平明显更低(低15dB),这主要由于新型动力总成下,eVTOL旋翼桨尖速度能够大幅降低,进而减弱了全机气动噪声。低噪音尤其适用于城市出行场景,对城市居民更为友好。


  当下的首要挑战:低空空域管理


  尽管低空经济的小规模商业化试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同时也需要意识到距离大规模应用仍需时日。笔者认为,当下产业发展的最大难点在于低空空域管理。首先,由于低空空域开放时间较短,因此缺少成熟的低空交通管理架构,其涉及航空器运营与制造企业、空中交通管制机构、公安机关、应急管理部门和国防空防单位等主体,需要多个主体大量的联动和协作。第二,亟需对低空空域进行详尽规划,包括基于空域栅格(网格化)技术和北斗网格码对低空领域建立精准、全面的坐标编码体系,构建三维立体低空网络“地图”。第三,加强监督管理手段,例如应用地理围栏技术与UOM平台相配合,实现对航空器的实名登记和有效监督。第四,优化路径算法,针对低空航行需在传统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增加智能算法(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以应对相较传统民航更加密集、复杂的航行场景,满足空间和安全需求,提升航行效率。


  笔者认为,低空空域管理体系的完备和交通管制、流量管理等技术手段的成熟是低空空域全面放开的必要先决条件,也是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扎实地铺垫好产业发展的“跑道”,才能让整个产业飞得更高更远。


  总结


  可以看到,“低空经济”对于我国在经济推动、运输提效、全球化参与和产业带动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中央设计顶层规划-地方制定实施方案-产业资本商业化落地”的发展路线已经逐渐清晰,各地政府紧锣密鼓发布产业发展方案,部分先行试点地区优秀商业化应用层出不穷。而eVTOL的出现更是为低空经济发展如虎添翼,其在能耗、经济性、噪音方面均具备优势,是低空经济的理想载具。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当下行业发展初期对于低空空域管理体系的急迫需要。整体而言,我们相信低空飞行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想,“低空经济”的未来已来。


精彩推文

    推荐阅读



    ············推荐关注············

    声      明:原创文章,欢迎联系获取转载授权,并注明来源飞行邦;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本平台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飞行邦
    飞行邦:见证和洞察航空业的发展。飞行邦于2016年4月28日由刘嘉芳先生在福建省创办,致力于分享有料、有趣的航空资讯、知识、评论和数据!合作联系:0595-2666001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