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声音】感悟思想伟力 坚定改革信心——在宁德之行中凝聚奋进力量

文摘   2024-11-06 18:00   江苏  






中青班第一组学员  陆敏



得益于组织的精心安排,我第一次来到了福建宁德,实地学习和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用心血和汗水为人民谋发展的峥嵘往事。结合此次宁德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再来读《摆脱贫困》这本书,感觉收益颇丰。书中“接地气”的群众语言与我这几天亲眼所见的巨大成就相互映衬,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开展扶贫工作的实干精神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借此机会,联系自身,谈几点心得体会,主要体现在“三个得到”以及“三个将做到”。

一、精神得到洗礼,将做到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面对农村改革后基层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习近平同志站在现实与历史的制高点,深刻地指出“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的乡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的保证”“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闽东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农村改革越深化,党组织的核心地位越要强化。这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作为青年党员,要做到无条件对党忠诚,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二、思想得到升华,将做到解放思想更加坚实

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伟大实践展现思想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的工作期间,放眼全局,立足实际,提倡“经济大合唱”,“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习近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主旋律,大家都要围绕这个主旋律齐声合唱。经济工作怎么做?总书记把他的指导思想归结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这二十个字,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尤其总书记提到了,脱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各方面协调发展,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宁德实践全过程。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正确地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是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是他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更是他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

三、能力得到提升,将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更加坚决

为民情怀是党的力量之源,决定着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无论是三进下党的故事,还是到基层交接工作,我能强烈感受到习近平同志对闽东人民的深沉大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和价值所在。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些一脉相承的重要论述中,“人民”二字,重若千钧。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带头“四下基层”,开展“三项活动”,要求地县领导到基层现场办公;各级领导建立群众接待日制度;领导干部同基层群众挂钩联系,一扫当时说大话、说空话、说套话的弊病。他所提出的“滴水穿石”精神、“弱鸟先飞”精神等等,在今天都是非常可贵的,他提倡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只热衷于质变的突破工作,而更注重量变的积累工作。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努力。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们要学习他那种对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的坚持,那种面对工作、面对困难必胜的信心,针对老百姓最急需、最急盼、最关心的事精准发力,深入群众、扑下身子、挑起担子,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密切联系群众,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把一个个具体问题处理好、一个个突出矛盾化解掉,实打实地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解难题。



报送:教务处(学员管理处)

编辑:包天蔚

审核:彭智勇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信仰力量希望红色学府
传播党的理论,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高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