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勇担文化使命,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北疆文化发展工作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北疆文化时代价值,让根植在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乌拉特前旗自古以来便是多种民族、多元文化交融共生之地。这里自然山水风光旖旎秀丽的、民风悠久淳厚、历史与现代人文交相辉映,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乌拉特前旗文体旅游广电局特开设“北疆文化”专栏,聚焦我旗在“北疆文化”品牌打造、研究阐释、传承创新、实践发展等方面的成果成效开展系列宣传,为凝心聚力、守正创新,推动发展,为打造文化高地、建设“业兴民富、景美人和、融合开放”的现代化乌拉特前旗提供有利文化条件,为打响“乌拉特北疆文化”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10月26日-27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在兰州大学举行。由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乌拉特前旗北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乌拉特前旗南开大学社会实践基地合作申请的专题会议“黄河后套地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研究”也在年会期间召开。专题会议自8月份发起征文,共征集到22篇论文。我们将陆续推出征文稿件,以飨读者。
本期推送《论抗日英雄奇俊峰 从董常的报告文学<在内蒙古的草地上>谈起》
论抗日英雄奇俊峰
从董常的报告文学《在内蒙古的草地上》谈起
巴•孟和¹
(内蒙古师范大学 呼和浩特)
摘要
民国时期作者董常在其报告文学《在内蒙古的草地上》中以“穿高跟鞋的蒙古女王”为题目简要地介绍了他所见到的奇俊峰“奇司令”。这一介绍的文字虽然很少,但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奇俊峰这位抗日英雄,还是有一定帮助的。本论文以该篇文献为引子,拟阐述奇俊峰暂短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认为奇俊峰是20世纪上半叶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和文化的交融曾做出杰出贡献的蒙古族女性。
关键词
《在内蒙古的草地上》;奇骏峰;英雄;典范
一
在国家图书馆所藏的中华民国时期作家董常所著报告文学《在内蒙古的草地上》是一部类似于游记的抗战时期重要作品。从其版面看,此书共111页(书中的“少年文库刊行旨趣”部分缺了2页),1941年(民国三十年)12月由广西桂林的文化供应社出版,并第二年(民国三十二年)五月再版。书的发行人是陈劭先先生。《在内蒙古的草地上》是作者于1936年随新安旅行团到西北地区工作中所见所闻而撰写而成的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从书的《目次》看,这部报告文学由“日本朋友石桥信”、“火车也能爬山”、“你们的英名永远不减”、“汪精卫阅兵训话”、“他的话和他的人一样结实”、“寻不着者的消息”、“‘你们是从省城里下来的吧’”、“‘黑叶’”、“三分钱买两记耳光”、“几号门牌”、“穿高跟鞋的蒙古女王”、“喇嘛的召庙”、“老头子照相”、“古老的沙尔沁”、“五个人轮流小便”、“你远古的骑士啊”、“大喇嘛作怪不成”、“在蒙古长大的日本间谍”、“东北义勇军的垦区”、“难以分工”、“我替你扛了你还走不动”、“标枪打鱼”、“‘唤醒种种之民众’”、“‘赛拜诺’也来看戏”、“草原上的蛛网”、“‘扒子補隆要不兴旺,把我的名字倒写’”、“喇嘛和女人”、“以夷制夷”、“‘马’队长”、“围马之战”、“还有人来要吗”、“最多不过二十二三”、“五月的鲜花”、“擎天的风柱”等24部分和“后记”所组成。书中还插入了八页图画等。
二
本书的第十一部分“穿高跟鞋的蒙古女王”中写道:
“在包头的另一个蒙古学校,就是‘三公旗公立小学’。但我们去参观时,学生们大多回到草地去了。我们只见到代理校长奇俊峯。”
“她是石王的夫人,三十岁模样,打扮得很华贵,丝绸子的旗袍,旗袍里面露出红绸大裤脚的裤子。两耳上,垂着珍珠耳环,双手都带着金镯,脚上穿的一双高跟鞋。”
“三公旗是东公旗、西公旗、中公旗三个旗合起来的,石王去年过世,她就代理王位,本来女子是不能称王的,王爷无子,照例应由同族来继任,但因为她肚里有了小孩,所以王位暂时要悬着,这时的政事就要由她来管。”
“不过,这也还拿不准,假如她生出来的孩子是男的,当然是坐王位,她就是王母了。但假如不幸生出来的女儿,那么她们母女都要退位,另有最亲近的侄辈来做王。”
“现在她的命运,完全决定在她肚子里的小孩。”
“虽然她将来的命运还不能断定,但至少现在她是尊贵的,所以有很多的人尊敬她,做她忠顺的奴役。”
“她很阔气,自己有一辆汽车,出外时总是坐自己的汽车。”
“不知道什么原因,她不大和我们说话,进门时,我们向她鞠躬为礼,她只微微的把身子恋了恋(?这两个字模糊不清)。我们在她那供着神像的堂屋里,坐了一刻钟,前前后后她只说过一句话:‘你们打那儿来的?’。”
三
这就是本报告文学作者董常先生于1937年上半年所见到的原乌拉特三公旗公立小学代理校长奇俊峰。是一位穿戴华丽而非常尊贵的已故石王石拉布道尔基之遗孀。当时她还是乌拉特西公旗暂代护理札萨克。
奇俊峰是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抗日名将。农历乙卯年(公元1915年)四月二十一日她出生于居住在今阿拉善盟巴音浩特(定远营)之蒙古厄鲁特部一位贵族家庭。其父名曰德钦伊勤诺日布,母亲姓薄名曰郭德欲夏,是一位满族贵族女性。奇俊峰在她们兄弟姐妹六人中排行老二,幼名平格。其姐姐叫罗学琴、大弟罗景瑞、二弟罗风阁、三弟罗风翔(照日格)、妹妹罗爱兰。
奇俊峰自幼在其姑姑诺月朋家生活。诺月朋嫁到原伊克昭盟达拉特旗(诺的丈夫名曰诺日布巴图。是达拉特旗或鄂尔多斯左翼后旗王府协理)时,奇俊峰也随其姑姑来到了达拉特。来达拉特旗之后,其姑姑为她请来蒙、汉俩位私塾先生作为家庭教师进行教学。后奇俊峰到北平慧敏女子学校读书。1934年,奇俊峰嫁给了原乌兰察布盟乌拉特西公旗享受君王待遇的札萨克贝勒石拉布道尔基,成为石王之第三个福晋太太。按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奇俊峰嫁到石王时被改名为色布乐玛。
1937年农历二月,奇俊峰生下了石王之遗腹子,取名阿拉坦敖其尔。1937年发生“七·七”事变后,奇俊峰率领旗政府军政界一些心腹要员和部分旗保安部队跟随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将军来到五原,并举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旗,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和各民族人民的欢迎,得到了国民政府的赞誉。对此当时的全国主要新闻媒体“中央日报”、“申报”、“大公报”、“边疆日报”等作为头版头条进行了广泛的报道,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派员进行了慰问和嘉奖。
1938年4月,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军政部下令任命奇俊峰为乌拉特西公旗保安司令。5月,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任命奇俊峰为乌拉特西公旗防守司令,并授予了陆军少将军衔。与此同时还任命黄楚三为乌拉特西公旗保安军参谋长、李隽卿为参谋主任、钟可师为副官长、贺生举为军需主任、李国章为书记官等。乌拉特西公旗防守司令部成立之后接着把乌拉特西公旗保安军改编为两个团,任命沙格德尔(郑色仁)为第一团团长,并命令其率部驻防西山咀;任命阿拉坦朝鲁(郑玉山)为第二团团长,命令其驻防阴山以南,乌加河以北地区,等等。
1940年8月,奇俊峰与巴云英(蒙古名德丽格尔扫,生于1899年,1922年与原乌拉特中公旗札萨克贝子额尔和斯钦成婚,成为福晋,1940年从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晋升为陆军中将。奇俊峰和巴月英是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全部五位女性中将的两位)等在邓宝珊将军的参谋长余俊都等的护送下赴重庆向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述职。据称,途径边区政府所在地延安时,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德怀等中共中央和第十八集团军主要领导前来接送并设宴招待了奇俊峰等一行。到了西安后由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胡宗南将军奉命亲自陪同奇俊峰等前往重庆。
时年11月25日下午,蒋介石委员长和夫人宋美龄(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空军中将,是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全部五位女性中将之一)在其官邸热情接见并设晚宴招待了奇俊峰母子和巴云英等。当时在重庆的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宋子文(时任中国银行董事会主任)、吴忠信(时任中华民国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何应钦(时任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军政部部长)等参加了接见活动并出席了晚宴。
次日,“中央日报”等重庆的各大报纸以头号大字头版头条的形式较详细报道了这一消息,并立刻引起了全国的强烈反应。之后奇俊峰在宋美龄等人的陪同下到位于重庆的中央大学附中、中正中学等进行演讲,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各界各行人们的热烈的欢迎,在山城引起了一阵轰动,激起了全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热情。蒋介石听完奇俊峰的述职报告后称赞奇俊峰是一位“蒙古民族的女英雄,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做出了可以称颂的功勋”;宋美龄称奇俊峰为“内蒙古王爷中独一无二的杰出女豪杰”是不可多得的“巾帼英雄”,云云。蒋介石夫妇二人还认奇俊峰之子阿拉坦敖其尔为义孙,并起名“奇法武”,赠送陆军将军礼服四套、保命纯金锁和保命纯金莲各两付等。蒋介石还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晋升奇俊峰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乌拉特西公旗护理札萨克(一直到阿拉坦敖其尔继位之时),同意并确认阿拉坦敖其尔的继位权利。蒋介石还命军政部何应钦部长直接划拨给奇俊峰轻机枪(四挺)、重机枪(两挺)、步枪(三百枝)、手枪(二十枝)、军需电台(一部)、军装(一千套)等军需品,以及足够的弹药、军费等。11月30日,奇俊峰等从重庆出发途径绵阳、间阁、宝鸡、西安、兰州等地于12月中旬回到了陕坝。途中受到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将军、甘肃省主席马步芳将军、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将军等国民党各地军政主官们的热情迎送。
在陪都重庆期间,中华民国军政界主要人物先后会见宴请和陪同奇俊峰一行。其中包括中华民国政府主席林森、财政部部长孔祥熙、中华民国政府委员于右任、邵力子、孙科(孙中山之子),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参谋总长白崇禧、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部长兼党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朱家骅、中华民国行政院秘书长翁文灝、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吴铁成、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部长陈立夫、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成都行营主任兼四川省主席张群、四川省代主席王东原等。奇俊峰还与董其武(时任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暂编第四军军长,骑兵第四军军长等)、邓宝珊(时任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兼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门炳岳(时任国民党中央直属骑兵第七师师长兼绥西防守司令)等国民党地方军政高层人士有较密切的交往关系。
到了陕坝后,奇俊峰经傅作义将军批准把乌拉特西公旗防守司令部设在了陕坝、把旗政府设在了呼和淖尔。她还把原先的两个团的保安军整编为三个中队(关布色仁、沙格德尔、阿拉坦朝鲁等三人分别任三个中队的中队长),后又在这三个中队扩建为三个团,任命吉日嘎楞、沙格德尔、阿拉坦朝鲁三人为团长。1941年,奇俊峰收留了投奔其而来的原乌拉特西公旗右协理色仁宝养子郝游龙(蒙古名为陶格套胡巴图,绰号为油葫芦,1920~1951年)等20多人,后扩编成乌拉特西公旗防守司令部直属团,任命郝为团长。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奇俊峰母子率领近500余官兵从五原回到了其家乡乌拉特西公旗。18日来到了抗战时期乌拉特西公旗伪旗府所在的哈拉汉布隆(今巴音化镇政府所在地),并组建了新的旗政府(旗政府设在公庙子)。10月15日,乌拉特西公旗政府在公庙子举行了新政府成立和小王爷阿拉坦敖其尔继札萨克职位之仪式大会。从而阿拉坦敖其尔成为了原乌拉特西公旗第十九任札萨克,并改名为巴布色仁。
1946年冬,乌拉特西公旗保安司令部参谋处主任李隽卿中校以“共产党特务”和“共党嫌疑人”等罪名在归绥市被国民党特务组织逮捕入狱。据一些知情人士回忆,李隽卿确实一位国民党和共产党双重身份的间谍。他于1938年被国民党军统派到了奇俊峰身边以保安司令部参谋处主任身份监视和监督奇俊峰。他同时受中共之命对奇俊峰和其所部做统治工作和秘密建立党组织。为了工作方便,已被李隽卿秘密介绍加入了共产党组织的奇俊峰与李隽卿以半公开的伴侣身份早夕相处、形影不离,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等等。李隽卿逮捕入狱后,奇俊峰很可能奉组织之命立即前往归绥市营救李隽卿。她利用昔日自己与绥原省军政大员董其武、孙兰峰、李志芳等的特殊关系,以及国民党军统负责人张庆恩等周旋送厚礼等,请求他们早日释放李。1947年6月,李隽卿在奇俊峰的保释下出了狱,但国民党军统的条件是,不准李隽卿参与和从事任何带有政治色彩的活动;永远不得在蒙旗任职;不准停留在绥远地区,并立即回原籍从事劳动生产;不得散布反政府的言论;不得与蒙旗任何人接触串联和搞政治活动;不得与奇俊峰会面等。为了秘密会晤李隽卿,奇俊峰又以重金贿赂国民党在绥远地区的特务头子张庆恩,并在新民社与李隽卿见了面。据说,这次见面时二人密谋准备逃亡北平或解放区。可是,跟踪监视李、奇二人的特务发现了他们的计划。得到密报的张庆恩向其上司汇报了此事决定除掉奇俊峰。张庆恩给郝游龙下了执行杀害奇俊峰母子任务的手令。7月14日,按与李隽卿原定计划准备出逃的奇俊峰母子在前往包头的途中被郝游龙等设套逮捕,并于7月20日枪杀。
至于,李隽卿和奇俊峰是不是中共党员,是不是党的地下工作者,现在已无从谈起,也无法考证。但是,奇俊峰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全国所起的历史性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在她的影响下,当时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新浪潮,许许多多的爱国青年,社会各界、广大妇女等以她为榜样,勇敢地和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或积极参加支前等工作,在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者史册上写下了金灿灿的一页。在近八年的对日作战中,奇俊峰和她所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所发动的和参加的战争不一定很多,战争规模不一定很大,所消灭的日本侵略军和伪军也不一定很多。但在国民政府的鼓动和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宣传下,奇俊峰的抗日救国或抵御外国侵略者的爱国救亡行为所起的历史作用是难以估量的,是不可磨灭的。这也是奇俊峰在其短短的一生中所立下的历史功绩。从另一个角度看,奇俊峰被迫嫁到乌拉特西公旗石王以来的十几年中,尤其在掌管全旗政务的几年中没有做过任何勾结反动政府和汉奸卖国贼记地主、军阀、奸商,土匪等各种社会恶势力,也没有做过欺压百姓的坏事,更没有犯过什么罪恶和错误等。这是在黑暗的那种社会大环境中是难能可贵的,值得赞誉的。
四
从董常所著《在内蒙古的草地上》一文中看,他所见到的(仅仅15分钟)的奇俊峰是一位还没有完全从丈夫死亡的痛苦中挣扎出来的贵妇,因各种痛苦而看上去显得比实际年龄显老的(当时奇俊峰只有23岁)的一旗临时掌权的“暂代护理札萨克”。从旗袍和高跟鞋等穿戴看,是一副满族贵族的打扮(可能因为受其满族贵族母亲之影响)。这些说明,从小接受蒙、汉、满等多民族传统文化,通过私塾和在北平上学等途径被现代文化或新文化熏陶的奇俊峰是一位集传统文化与新文化、蒙古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之一身的新青年、新女性,在蒙古族中具有远大理想和政治远见的杰出政治家。
奇俊峰嫁到乌拉特西公旗以后积极协助其年迈而思维迟钝的丈夫石王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并与亲日派和拥护跟随德王为首的所谓蒙僵自治政府的额日和道尔基(汉名额宝斋,乌拉特西公旗掌管政治方面事务的左协理,1882~1962年)、公庙子大喇嘛伊希达格丹(1876~1935年)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石王在其三夫人奇俊峰的谋划和支持下,拒绝前往百灵庙任职(蒙疆自治政府任命石王为该政府民政厅副厅长),并主动与绥远省主席傅作义(1895~1974年)、王靖国(时任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军长兼包头防守军司令,1893~1952年)等联系,在他们的支持下赶走了额日和道尔基、杀死了其叔伯叔叔伊希达格丹和他的亲侄儿巴图巴雅尔(1908~1935年)等。
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原乌拉特西公旗的大部分土地。得到日本侵略军和德王蒙疆自治政府大力支持的额尔和道尔基等从百灵庙回到了乌拉特西公旗,并扶持三等太吉阿穆尔撒那为新成立的伪旗政府札萨克,额作为旗府协理,掌管实权。在日本侵略军的紧逼和额日和道尔基等的胁迫下,奇俊峰旗帜鲜明地举起了抗日救国大旗,率领义士们跟随傅作义等撤到了陕坝地区,并积极开展了抗日武装斗争。
1940年,奇俊峰在呈递蒋介石委员长的《边远地区工作规划报告书》中所提出的在抗战时期要改变蒙古各蒙旗保安军组织,充实人员和武器;发展蒙旗教育,兴办学校,培训师资,增加经费,加快培养人才的进度;调改行政机构,改善民族关系,团结友爱,共同对敌;兴修公路,促进运输业,加强物资交流。保障前方供应,保护军民生活,共同抗日卫国等五条建议,不仅反映了奇俊峰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务实的工作作风,而且每一条建议都符合抗战时期国家的根本利益。其中她所强调的“改善民族关系,团结友爱,共同对敌”的建议更是独到而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
奇俊峰是在漠南蒙古盟旗上层中比较早倡导各民族人民要改善关系、团结互爱、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人;她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与民族狭隘主义者等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她自己不仅从小学习汉文化,而且一直主张在蒙古族聚居地区兴办学校,培养师资队伍,发展教育事业。其中包括引进汉族教师,为蒙古族儿童教学汉语文和介绍汉等其他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传授人类现代文明等;她极力主张解放生产力,改善生活条件,主张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尽其最大努力为百姓创造安宁、和平、和谐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奇俊峰是一位为建构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而努力奋斗的蒙古族杰出女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繁荣强盛之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楷模。
奇俊峰也是一位含冤死去的蒙古族弱女子。她有自己的理想,但没有能实现。她渴望太平生活,但没有等到全国的解放。奇俊峰作为历史人物,受到她生活年代时间和空间的、主观的和客观的、传统的和现代的、内部和外部的等社会和历史诸多原因限制或约束力她无法,也没有能力去实现。她也无法改变这一切。她追求过自己美好的爱情,但最终没有与自己心爱的人结合,而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从不认识的老王爷;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或理想,她忍辱负重,在最艰难的社会环境中肩负起了历史赋予她的使命,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走抗日救国之正确道路,与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贼们进行了八年多的殊死斗争;她很可能为了党的事业,在非常恶劣的政治环境中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她不顾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嘲笑,谩骂、指责等,与李隽卿以半公开的情侣身份在党的隐蔽战线上战斗。在关键时刻她有可能奉党组织之命奋不顾身地去营救李隽卿,直至其出狱;为了工作需要,她不仅与国民党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党政军要员们不断周旋,而且巧妙地应付来自于地方军阀、土匪头子、奸商、地主、蒙古上层人物等的威胁、诱惑、拉拢、贿赂等,成功地保护了乌拉特西公旗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对于一位只有二十多岁的蒙古女性,一位札萨克王爷的遗孀,一位带着孤儿的寡母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是值得称颂的,值得大书特书的。
至于当时盛传的什么“奇俊峰没有生育过”、“奇俊峰的所谓儿子是保养的”、“石王很早就没有了生育功能”、“阿拉坦敖其尔是包头汉人的儿子”等消息,是奇俊峰的政敌额尔和道尔基协理等编造散布的,对此我们不难理解。也是由额尔和道尔基、郝游龙等人所散布的“奇俊峰是共产党特务”、“奇俊峰与李隽卿二人都是共产党”、“奇俊峰营救李隽卿之后二人谋划潜逃到共匪那里”、“奇俊峰密谋起义,要背叛国民党了”等传言,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另外,“奇俊峰是汉人的走狗”、“奇俊峰在出卖蒙古人的土地”等对奇俊峰辱骂性的攻击是更容易理解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有人质疑,说奇俊峰依靠的是国民党和民国政府,包括蒋介石、傅作义等,所以对她不宜多宣传。又说,说她是中共地下党员,那为什么不去解放区或延安呢?为什么党组织至今至没有承认奇俊峰的共产党党员身份呢?奇俊峰毕竟是封建贵族阶级一份子,不宜过多宣传她。更有人称,奇俊峰加入抗日救亡行为啥被迫的,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得到傅作义的庇护而跑到陕坝的;奇俊峰和李隽卿都是国民党特务,他们二人的暧昧关系很可耻;奇俊峰是原乌拉特西公旗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牺牲品,她被枪杀也是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结果,等等。
笔者认为,第一,在当时的那种政治大环境下,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奇俊峰还能有别的选择吗?她有只身跑到延安的条件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国家利益超越阶级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利益而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军队愿意听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中央政府的社会大环境下奇俊峰能与国民政府对立吗?如果那样做,不就成了破坏统一战线的汉奸了吗?!所以,既然要抗日,奇俊峰肯定,也必须服从国民党为执政党的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道路可选。
第二,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党的工作需要,很多中国共产党党员隐姓埋名长期潜伏在敌人内部,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下默默无闻地奋斗,乃至献出生命。我们至今都不知道包括牺牲者在内的工作在隐蔽战线的很多英雄们和他们的真实的身份。因各种原因,党和政府也没有确认其为烈士等。所以,李隽卿、奇俊峰等人的共产党党员身份至今未得到上级党组织正式承认也是很正常的。像恩和巴雅尔那样1922年就加入连中国共产党,奉党组织之命先后两次(1922年和1924年)前往苏联向第三共产国际汇报工作(因为列宁的去世而第二次未能到莫斯科,而是向第三共产国际常驻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的代表汇报了工作)的,与反动军队战斗中英勇牺牲(1927年)的革命先驱,直到1986年才被确认为中共党员身份,并认定为革命烈士。所以,作为知情者或她的上级(单线联系人)李隽卿与奇俊峰先后牺牲的情况下有能谁来证明奇俊峰的中共党员身份呢?
第三、奇俊峰举起抗日救国大旗也是必然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她被逼的“走投无路”和“山穷水尽”的情况下才跟着傅作义这位抗日名将跑的。因为,她早在1935年就与傅作义将军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每当遇到重要事情时,她或石王都向傅作义将军请示、商量后才进行处置。
第四,至于奇俊峰与李隽卿之间的所谓暧昧关系就更不难理解了。在我党地下工作者中以公开的夫妻身份工作的同事多得是。因为对他们来说,党和人民的事业高于一切!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第五、原乌拉特西公旗上层阶级的内部斗争绝不是外人所简单理解的争权夺利斗争,也不是孤立的事件。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起,乌拉特西公旗就变成了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北洋政府、阎锡山,冯玉祥等地方军阀、第三共产国际、蒙古人民革命党、日本帝国主义和伪蒙疆自治政府,以及汉奸、奸商、地主阶级等国内外多个政治势力和经济利益集团之争夺和角逐的重要地场所。而这些明争暗斗的政治、经济争夺战往往以它们在该旗的代理人之间你死我活的殊死博弈来表现。例如,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革命烈士恩和巴雅尔是中国共产党和第三共产国际在乌拉特西公旗的代表人士;石王和奇俊峰是中国国民党在乌拉特西公旗的利益代表;而额尔和道尔基是日本侵略者和蒙疆自治政府利益的主要代表,等等。他们之间如果不发生你死我活的斗争,那才奇怪了。
最后,奇俊峰绝不是原乌拉特西公旗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牺牲品,她的牺牲也绝不是他们之间勾心斗角的必然结果。而事情却恰恰相反。奇俊峰是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或利益集团的牺牲品。她是被其部下郝游龙枪杀的。但郝游龙的幕后指使者是国民党军统和绥远省当局,即国民党政府。从表面上看,她是为了与自己心爱的人李隽卿而想一起潜逃,但因计划被泄露而被杀的。实际上却有可能根据党组织的指示紧急撤离,但未成功而牺牲的。
参考文献
[1]《前旗文化历史》(蒙古文,第一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拉特前旗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2]《乌拉特前旗文史资料》(第三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拉特前旗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由贺守忠撰稿,王树廉整理的《奇俊峰生平》。
[3]《乌拉特前旗文史资料》(第四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拉特前旗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选编。1990年。
[4]《巴彦淖尔文史资料》(蒙古文,第一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彦淖尔盟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4年。
[5]《巴彦淖尔文史资料》(蒙古文,第三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彦淖尔盟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5年。
[6]《巴彦淖尔文史资料》(蒙古文,第四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彦淖尔盟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5年。
[7]《巴彦淖尔文史资料》(蒙古文,第七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彦淖尔盟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8年。
[8]《乌拉特三公旗简史》(蒙古文),瑟•宝音巴达拉祜编著,1987年。
[9]《乌拉特前旗志》,“乌拉特前旗志”编纂委员会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乌拉特史稿》(蒙古文),布和朝鲁编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年。
[11]《乌拉特政治史》(蒙古文),吉仁泰编著,民族出版社,2013年。
[12]《乌拉特历史文化》(蒙古文,上、下),毕力格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年。
[13]巴•孟和著:《乌拉特历史文化研究》(蒙古文,论文集,上、下)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9年。
图文:王月玥
审核:李 雷
监制:胡日查
总监制:付 茹
扫码关注我们
乌拉特前旗文体旅游广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