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柔和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诺生物”)试剂研发实验室,一个身穿白大褂的身影正在忙碌着。头发梳成一把,稳稳固定在后脑勺,露出光洁的额头。只见她左手拿着EP管,右手持移液枪,胸前口袋别着三支不同颜色的笔,玻璃窗上倒映出她严肃认真的脸。
五年前,王金林的父亲确诊糖尿病。最开始,要每周跑到镇上医院采静脉血测血糖。
四年前,王金林入职被誉为“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的三诺生物,给父亲用上了公司生产的血糖仪,实现在家采指尖血检测。
去年,王金林父亲又有了新的“降糖搭子”——三诺生物新产品爱看动态血糖仪,一次佩戴就能连续15天、24小时持续监测血糖水平,每三分钟自动获取一次血糖值,自己和家人都能看到数值曲线。
轻松便捷的健康管理,肉眼可见地提升了像王金林父亲这样的糖尿病患者幸福指数,而这背后是王金林及同事们在实验室夜以继日奋斗在支撑。
“在实验室不停做实验,确实有点枯燥,但一想到我们的研究可以造福糖尿病患者,就能量满满了。”“希望实时准确地监测分析健康数据不只能在专业实验室进行,每个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便携‘实验室’。”谈及研究领域时,总能在王金林的话语中捕捉到涌自心底的热爱和欢喜。
“我还是喜欢科研。一方面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在企业直接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让我很有成就感。另一方面,三诺生物的科研氛围我很喜欢。”对于博士毕业后没有选择去高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而是选择去企业科研,王金林如是回答。
在外人看来这种枯燥的生活,王金林却觉得开启了自己的“巅峰”状态。每天起床后,她习惯浏览行业动态,到了公司后就一头扎进实验室。假设、实验论证、推翻,再假设、论证,如此往复,穿插进行论文的撰写、课题规划。“我们在实验室里说得最多的话就是repeat。”王金林笑言。对泡在实验室里挑战技术无人区的年轻人来说,从来不是难题,难的是面对长久出不了成果的压力。
王金林到现在还对初入职场时,项目半年没进展的挫败感,记忆犹新。“在学校有导师指引,出了学校要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扛起责任。数据重复着不理想的结果,感觉就像困在一个没有出路的迷宫里,不断去摸索却找不到方向。”王金林坦言。这其实是科研人员都会不断经历的过程,科研瓶颈会一直伴随着他们,也正是这些不确定和挑战,构成了科研的独特魅力。
当时刚从学校出来的她,还未能坦然面对这样的压力。有一段时间,被家人朋友称为“睡神”的她,一度成为失眠患者。
山重水复时,怎么引导他们越过难关、迎来柳暗花明,是培养年轻科研人员的重要一课。
“蔡博士(三诺生物首席科学家蔡晓华)常说的一句话‘科研之路不会一帆风顺的,每一个瓶颈都是成长的契机’,深深鼓舞了我。”在王金林等人遇到科研瓶颈时,实验室里的前辈总会给出一些方向和建议,陪着查阅更多的文献和专利,引导参加相关学术论坛及行业展会,推荐解压小游戏稳定心态……
“研发拼实力,也拼心态。”三诺生物研发中心PDL业务总监李宗祥还记得王金林刚入职时,接手的是提升某产品检测灵敏度任务。经常在见到希望的时候又失望,满怀希望地尝试挖掘又发现这个方向走不通,周而复始,压力很大。在李宗祥的建议下,她把当前任务搁置,先做产品其他性能的提升。一段时间后,王金林心态得到好转,重新调整方向,再次向之前研发项目“冲锋”。慢慢的,王金林自如地和企业实验室的“压力”共处,又变回“睡神”,科研任务也取得明显突破。
“王金林是我们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她专业能力过硬,她的加入能使我们产品的技术更领先,更具有竞争力。”李宗祥介绍。很快,公司把一个独立的实验室交给了她。从前期的平台搭建、设备购买,到独立带领组员探索新的技术路线,公司都拿出了十足的信任和支持:资金方面,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做项目申报,更多机会倾斜;有展示机会,推王金林及团队……
实验室里涌动的热情,也在不断传递。作为负责人,怎么抚平团队成员的焦虑,帮他们从情绪内耗中走出来,恢复满满元气,她也有自己的高招,比如“奶茶神器”。遇到团队成员实验受挫、情绪不高时,她会为大家点杯奶茶,出去聚个餐,带着大家放松、缓解下情绪。其他组的同事经常调侃“你们组还招人不,福利太好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种新技术的分子诊断平台,开发了样本室温裂解等技术,拓宽了公司POCT产品新的技术路线及新的检测指标。据悉,此技术可媲美核酸检测金标准PCR技术,且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不需要特殊的设备,能实现常温条件下的便携式的快速检测。此外,王金林还带领团队实现技术突破,解决了某些生物技术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如DNA体外转录效率的提升等,为公司的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毕业短短4年间,王金林就完成了从一个学生到技术开发者,再到小团队管理者的转变。据统计,王金林作为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主持/参与省级科研项目4项,其中项目负责人2项,技术负责人2项;申请并受理发明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
“工作时,王博士既专业又睿智,私底下她其实是一个小女生,和我们一样爱美衣、爱美食,也爱追剧和玩乐。”同事陈鸣冬打趣道。
每逢周末,王金林会叫上朋友在湘江边、西湖边,一起烧烤和露营;有时候一群人相约在岳麓山、橘子洲头,找一块空地玩UNO、狼人杀、剧本杀等游戏;下班后,她会和同事在公司体育中心,约一场酣畅淋漓的羽毛球赛……翻开她的手机相册,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
“长沙的美食真的好多呀!臭豆腐、糖油粑粑、各种炸炸炸,都好好吃,同事、朋友会经常相约去打卡,比如五一广场、冬瓜山、渔人码头啦,还有橘子洲、岳麓山,也经常去。”王金林坦言,周末基本都在外面吃喝逛玩,笨萝卜、墨茉点心局等都是她的心头好。
“她啊,不仅科研厉害,玩游戏也超厉害,是我们公司公认的UNO高手,我们都玩不过她,经常是杀遍公司无敌手。”同事唐灿介绍。公司里举行的活动,她也积极参与。前不久在公司的品牌知识内部竞赛中,王金林和团队拿下了第一名。
越和王金林接触,越会发现在科研之外,她对生活、对这个世界的热情和好奇。“我们是女博士、是科研人员,也是小仙女呀!”对王金林而言,做实验很重要,做自己也很重要;她热爱的,不仅仅是科研和事业,还有整个世界。
希望这样的青年科研力量越来越多,愿更多年轻人愿意走入实验室,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上新”,接续完成这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约。
◎记者:周秋燕
◎图片:受访者供图
◎视频:何希
◎音频:湖南交通频道
◎编辑:吴梦珊
了解更多新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