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新建这些非遗也不能错过!

文摘   2024-12-08 22:24   江西  



12月4日,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千年古邑新建,人杰地灵,人文底蕴深厚,地貌丰富多彩,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光耀着新建这块“洞天福地”,传承着新建独特的地域文化。截至2023年底,新建区共收录100项非遗名录,其中国家级非遗名录1项、省级非遗名录5项、市级非遗名录26项、区级非遗名录68项。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3人,其中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56人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

走进新建

来一场特色非遗文化之旅


西山万寿宫庙会

西山万寿宫庙会习俗起源于东晋时期,主要内容为八方信众朝拜净明道祖师许仙真君(许逊)的民间信仰祭祀活动,主要活动场所在西山镇万寿宫,活动区域包括松湖镇黄堂宫、石埠梦山。

千百年来流传至今,西山万寿宫庙会已是江西乃至整个江南道观中最为隆盛的民俗活动。农历八月初一是许仙真君功德圆满,得道飞升之日。从农历的七月十九到八月初一,为万寿宫信民敬香祈福比较集中的时段。

其间,四方人士云集拜谒许仙真君,香烟缭绕,白日商贾云集,夜晚灯火通明,有民俗表演和戏班献艺,热闹非凡。



新建得胜鼓

新建得胜鼓是一种民间打击乐表演形式,人员至少40人,多可达100余人,以立形鼓或卧式鼓为主,配大锣、铙、小钹等,其鼓点旋律激昂、欢快、热烈。

新建得胜鼓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建民间演奏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长期隐匿于新建民间,在历史上是以一种礼器出现,起始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原名长寿鼓,寓樟树古老之意,当时,商议族中大事、喜事、节日祭祀活动,大旱祈雨、大涝御水都要演奏得胜鼓。因鼓声洪亮,后被军中仿制所用,起到振奋士气的功效,明太祖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湖大战十八年胜利后,便改名为得胜鼓。


新建走马灯制作技艺

“新建走马灯”地域特色比较浓厚,其造型呈圆柱形,多棱多面,表面一般用白纸糊成,点燃灯笼内蜡烛或油灯,由于热气流的冲击产生动力,从而带动轮轴,致使轮轴下的各类剪纸动物(以马为主)旋转起来,同时在灯光的映照下,外表呈现“骏马奔腾”的阴影图像。

在江西新建区昌邑乡、联圩镇及鄱湖地区一带,“走马灯”颇受民众青睐,不仅用来把玩欣赏,且含有“转运”“马到成功”“走马上任”等吉祥寓意。


新建石岗梅烛灯

石岗梅烛灯又叫板凳龙,在每年正月十三晚上举行表演。其龙头造型独特为蛤蟆形,龙尾为莲花形,用各色纸张和竹篾编、扎、剪、贴精制而成,具有形象逼真、色彩华丽、制作精巧等特点;龙身为每节板凳串联而成,上面有三个灯笼,上大下小,用白色或红色纸张糊成,互相以一根木梢连接而成长龙。

它的由来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据《余氏家谱》记载:洪武三年,岁次庚戌(1370年),朱元璋御驾到石岗天子庙进香还愿,时值正月十三傍晚,余姓村民手执灯笼火把接驾照明。朱元璋龙颜大悦,重赏余氏家族。自此形成风俗,每年正月十三晚当地余姓村民必然操灯舞龙,以示纪念,即今日之“梅烛灯”,亦称“板凳龙”。就这样,逐渐演变为农村的节庆民俗活动,以庆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期盼新年新气象的到来,寄托着人民勤劳致富的美好愿望。


南昌萧峰萧史吹箫引凤故事

据史籍记载:“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箫。公以弄玉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吹箫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饮不食,不下数年。一旦,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去向何方?民间传说他(她)们“私奔”来到南昌西山山脉最高峰“安家落户”,后人取名“萧峰”。

传说的发生地萧峰,古为西山山脉第一高峰,位于新建区内。峰内现有凤台仙府废墟,即萧坛。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吹箫引凤”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一直被后人所传颂。该传说流传久远,从古至今,屡见于文字,成语“乘龙快婿”“龙凤呈祥”均出自该传说。


南昌汪山土库建营造技艺

汪山土库地处江西省新建区大塘坪乡汪山岗,距南昌市区45公里,是清道光初年兴建起来的官僚豪门府第。土库风格为青砖黛瓦的赣派建筑与大气恢宏的宫廷建筑作出的结合,规模浩大、气势伟绝,在江南乃至全国实属罕见,在民间素有“江南小朝廷”之称。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在此书下一联馈赠:湖山意气归词苑,兄弟文章入选楼。

土库建筑坐北朝南,以祖堂为中轴,两侧各建四纵深宅,每纵深宅四至七进,共有房间1446间、天井572个,置身其中,冬暖夏凉。建筑内巷道纵横,晴无日晒,雨不湿鞋。其中『八尺巷』是土库建筑群里—条横贯东西的交通要道,土库里每纵深宅之间正房与厨房之间均有隔巷,且门不相对,以防出现火灾相互蔓延。隔巷下面埋有很多瓦缸,有回声的效果,显示出土库的威严。


大塘东坡肉烹调技艺

大塘东坡肉是江西省新建区大塘坪乡一带的传统特产,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其起源于宋代文豪苏东坡一次途经新建大塘坪,救治一名患中暑的小孩,小孩父母为感激苏东坡的救命之恩,从集上买来一刀肉在征求苏东坡如何制作时,因误会苏东坡意思,弄拙成巧,烧制成了一道有独特风味的菜肴。

大塘东坡肉具有肥而不腻、酥而不烂、鲜香味美、入口即化的特点。千百年来,一直是当地百姓婚丧嫁娶、风俗节日、筵宾待客席上必备的特色菜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松湖米粉肉制作技艺

长久的岁月中,新建人的祖先在繁重的体力劳动、田间劳作之余,于饮食文化上有着很好的独创性,松湖米粉肉早在宋代就风行于松湖一带,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由于这种菜肴的地域性强,色、香、味俱佳,深得食客欢迎,因此,松湖米粉肉至今得到很好的传承和普及。

把八角、桂皮等香料炒熟,将五花肉切成厚片浸渍上辣椒油、酱油、料酒、味精等调味品,放入米粉内拌均匀,然后将沾满米粉的肉片放在蒸笼里蒸烂,便做成了米粉肉。新建人“立夏”前后喜欢蒸制米粉肉,民间常说,吃了米粉肉不会长痱子。所以米粉肉也被评为“十佳特色农家菜”,各项民俗活动都有吃米粉肉的习惯。


大塘清明酒酿造技艺

大塘清明酒是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一带传统特产,其酿造工艺距今有1500余年历史,酿造范围为大塘坪乡、金桥乡、象山镇、铁河乡及桑海开发区部分村落,方圆120公里左右。

大塘清明酒的酿造工艺传统独特,系精选鄱阳湖平原生产的优质糯米,取上天峰下泄之泉水,于清明节酿造,采用传统木甑蒸煮,陶缸发酵、陶缸贮存的古法生产工艺。其工艺起源于初唐时期,一个兄弟从军的故事,而酒名也因滕王游玩至大塘程村,老翁献酒而得来。唐朝时为贡酒,清朝时被封为御酒,乾隆赐匾“金泉玉液”。


石埠挂面制作技艺

相传古时,军卒和百姓不分酷暑严寒,日夜苦干,家人为使亲人能吃上面条,便把擀好切细的面条挂在竹竿上晒干,后来有人将晒面条改进为手工挂面,就成了如今在民间及宴会上广为流传的酸汤挂面。

石埠陈老表手工面,发端于清咸丰年间,由第一代陈亨贞(1865---1935)从高安开面铺开始,于1916年由第二代陈惟钧(1895-1961)定型,传承至今已经五代。
石埠陈老表纯手工挂面味道鲜美可口,煮时耐煮耐泡,绑扎成型,携带方便,是老幼及病人、产妇喜爱的方便食品。


昌邑石头街麻花制作技艺

麻花是我国特色小吃,清代新建区昌邑乡人徐义庭(1865---1935)改变麻花配方,在面粉与白糖中按比例加入鸡蛋黄,做出来的麻花色泽金黄,香味淡雅,所有每天门庭若市,顾客盈门。
徐氏将此店取名“品香斋”麻花店。由第一代徐义庭从南昌开麻花店开始,到徐氏第五代媳妇段腊梅于1956年公私合营步入正轨,传承至今于陶学万已经七代。
昌邑石头街蛋黄麻花味道鲜美可口,麻花色泽金黄,香味淡雅,落口消融,甜而不腻,携带方便,老幼皆爱。


溪霞糖画

南昌市新建区溪霞镇“糖画”艺人王莉吹糖技艺世代家传,善于吹制各种小动物,尤其是十二生肖,造型美观,活灵活现,人见人爱。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
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融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




来源:新建发布

江西新建经济开发区
江西新建经济开发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