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启动2024年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工作
政务
2024-07-24 20:25
四川
7月22日大暑节气,和气温一样“火热”的,还有成都各个森林样地、农田样地——我市正式启动2024年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工作。
据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成都监测站)消息,针对都江堰、大邑、邛崃等13个区(市)县的31块样地,成都生态质量监测队伍与第三方技术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监测团队共派约30人分三轮进行监测,第一轮预计7月完成,第二轮预计8-9月完成,第三轮预计次年1月完成,届时,所有国家、四川省下达的样地监测任务将同步完成。
根据《关于2024年成都市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工作安排的通知》,和去年基本一样,指示生物类群和植物群落仍是两大监测对象,值得关注的在于今年在指示生物类群中新增了蚯蚓类群。
“从代表性上说,蚯蚓是重要的指示生物之一,和鸟类、两栖类、蝶类一样,它们的数量与分布能代表区域生态质量的好坏情况。”成都监测站生态环境监测室工作人员王玉杰介绍,计划在简阳、金堂、青白江、双流、郫都的农田样地按照技术要求开展蚯蚓监测,通过开挖规格为1m×1m×0.2m的表土进行挑选、鉴定,通过相应数据能评判农田生态系统的质量、健康程度等。
什么是指示生物?即对某一环境特征具有某种指示特性的生物,它们可以通过自身的特性、数量、种类或群落的变化来反映环境或某一环境因子的特征。王玉杰表示,除了蚯蚓,今年监测的指示生物类群还涉及鸟类、两栖类、蝶类和哺乳类,也包括在彭州、大邑、邛崃等地的植物群落,主要监测指标包括种类、数量、出现地点、干扰强度等。大熊猫、藏酋猴、白腹锦鸡、红豆杉……2023年以来,成都共布设了46个生态质量样地,涉及森林、农田、水体和城乡绿地4种类型,涵盖彭州、都江堰、邛崃等16个区(市)县,已监测收集到多种重点野生动植物和类群的科学数据。
“通过历年连续监测,从数据可以直接看出某些物种数量与分布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人类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王玉杰举了个例子,比如某些鸟类以往分布在城区,但近期监测发现大量出没于城区周边,能判断因人为活动和干扰强度增加,其栖息地已受到破坏。
那么,成都的生态质量监测工作进行到哪一步了?“在去年基础上,今年3轮监测工作完成后,也就是预计明年1月,成都市所有样地的一手数据和重要基础资料都将完成收集。”王玉杰进一步介绍,依据《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相关要求,就像体检后会得到一份身体健康报告给我们提供评估和参考,这些监测数据均会用于评价成都市及各区县的生态质量现状和变化,对于后续生态修复、重点生态区域监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来源 | 成都生态环境
编辑 | 张文晴
审核 | 刘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