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对外开放40年以来,随着在工业发展上的不断加码,北海成功甩掉了“无产业支撑”的帽子。1993年,北海工业总量突破10亿元;2008年,北海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由此,北海工业实现从小到大的转变,依靠政策和科技进步,企业纷纷开展技改,新项目不断引进,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北海工业迈出了现代化的步伐。随着2010年北海实施“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北海工业经济空前壮大,基本奠定了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布局,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突破400亿元。
坐落于铁山港的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是始建于1989年的北海市综合化工厂,2010年3月,北海炼油异地改造项目开工建设,2012年1月1日,项目建成投产。北海炼化在建成投产以来的12年间,经历了两次大修改造,产品质量和产量大幅提升。从小炼厂动工到大石化崛起,北海炼化成为北海优势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成为北海经济发展的璀璨亮点。自投产以来,截至2024年10月,公司累计上缴国家税金1590多亿元,纳税额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自治区第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炼油一部主任师 邹才辉
“在这三十多年里,从最初的2套装置、原油加工能力只有20万吨/年的化工厂,逐步发展壮大到如今的北海炼化,拥有装置20多套、原油加工能力逐步提升到640万吨/年,成为中国石化在西南片区的唯一一家炼化企业,我从心底里为它的成长感到高兴。”
一直以来,北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始终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深入落实广西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构建北海工业发展新格局,延链补链强链加速推进,优势产业发展持续壮大。目前,北海已形成绿色化工、能源、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纸业、不锈钢以及海工装备制造、生态铝的“6+2”工业集群,共有工业项目241个,其中百亿级项目27个。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北海工业总产值将突破6000亿元。六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8%,工业发展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202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总量居全区第二,是1984年的584倍。
北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副局长 罗磊
“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赋能新材料、石化、能源等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将指导企业必须以最先进的工艺、最高端的设备、最小的能耗实现最大的产值,加快绿色制造示范体系建设,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推动社会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国家梦想的强大引擎。进一步对外开放前,北海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4%,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52.4%、26.7%、20.9%。进一步对外开放后,北海加大投资力度,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工业化建设强力推进,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至2003年,我市第二产业占比快速提高至30.5%,首次超过第一产业;2010年我市实施“三年跨越发展工程”,时年第二产业占比提升至42.2%,工业主导型经济逐渐形成,产业结构实现“一二三”向“二三一”的转变。2023年,北海市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4.0%、45.5%、40.5%,经济结构形态由改革开放前以分散、落后小农经济为主的“倒金字塔型”逐渐演化成以工业强劲发展、服务业繁荣为引领的“榄核型”格局,经济增长方式由一产主导向二三产业协同驱动转变。
北海市发展改革委
副主任 钟景宇
“近年来,北海不断加强规划引领,先后印发了《北海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北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北海市超高清视频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北海市光伏产业树全景图》,搭建北海产业树大数据平台,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方向;印发《北海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有序推动全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北海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服务业加速提档升级,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驱动力。”
1
END
1
记 者:陆琪淇 冯敏 吴旻 庞雅玟(实习)
责任编辑:利春蕾 彭芳
一 审:龙滢
二 审:庞福林
三 审: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