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科技企业如何做好全球化?Zilliz、Fotor、Answer.ai的经验与建议
文摘
2024-09-20 18:31
上海
相比于上一代创业者先立足于国内市场再拓展至海外,新一代创业者依托于生成式AI的能力,从创业之初就是全球化公司,即Global Native,为全球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并且这些“全球原生”的创业者擅用全球化的资源和视角来思考问题,包括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
9月5日,在靖亚资本和崔牛会联合主办的 2024 Cloud 100 China 榜单发布暨CEO峰会上,一场主题为【Global Native】的论坛中,Zilliz商务副总裁王跃、Fotor创始人&CEO段江、Answer.ai联合创始人张阳、EqualOcean创始合伙人黄渊普就中国/华人创业者做全球市场遇到一些机遇与挑战展开激烈的讨论。
以下是本场对话的精华内容,经过编辑整理:
出海能挣到钱吗?在哪些海外市场赚得最多?
黄渊普
:参考靖亚资本刚刚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有73%的软件企业都在进行出海,而主要原因是国内市场的盈利能力不足。那么第一个问题想问问各位嘉宾,你们的公司挣不挣钱?在海外哪些市场挣到钱?
王跃
: 目前,
Zilliz正处于全球市场快速全面拓展的阶段
。Zilliz的商业化首先在美国起步,随后扩展至中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地,近期还将布局东南亚、日韩等市场。总体而言,Zilliz目前在欧美市场的盈利最多。这主要得益于欧美市场对SaaS的高接受度、良好的融资环境,以及AI公司在该地区的迅猛发展,为Zilliz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简单来说,我们的主要收益来源仍集中在欧美市场。
段江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答案还是比较明确的。自2012年起,我们便专注于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如果从收入分布来看,我可以透露一个数据:我们在英语国家市场投入了最多的精力。具体来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五个以英语为主的市场,虽然只占海外用户流量的40%,但贡献了我们目前80%的收入。因此,我认为在出海过程中,确实应该重视这些市场。
相比之下,印度市场的用户流量占比为20%,在我们的海外用户中占据不小的份额,但转化率非常低,几乎没有带来收入,反而消耗了大量的服务器和算力资源。总体来说,40%的流量贡献了80%的收入,而印度市场的20%流量几乎未能产生收入。
黄渊普
:张总,您目前在美国,结合刚才段老师的情况,想请问一下,贵公司的流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而收入又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呢?
张阳
:我非常赞同段老师刚才的观点,确实如此。虽然我们这次创业主要聚焦于欧美,特别是美国市场,但从我们在大厂和创业公司的经验来看,如果以收入为目标,欧美市场的表现远远优于其他地区。
出海和全球化之间的最大区别
黄渊普
:靖亚资本曾提到“全球原生”的概念,而我们公司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请问三位嘉宾如何看待“出海”和“全球化”之间的最大区别?目前大家都在热议出海,作为业内人士,您认为眼下的机会真的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大吗?
王跃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非常认同“Global Native”这一观点。先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认为,出海通常指的是在国内市场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后,再将产品和业务推广到海外市场。而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更合适的模式是“Global Native”。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每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当地的情况组建不同的团队,并且真正尊重当地的经济、市场环境以及团队和客户的各种习惯。
“Global Nativ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每家在海外开展业务的公司都会面临各种挑战。
以Zilliz为例,自去年三月份以来,我们在美国和东南亚市场都是通过当地团队运作。我们使用当地的人才、遵循当地的方式和规则来经营业务。
黄渊普:
段老师,您的团队主要在国内,但收入却来自海外。请问,您如何看待出海与全球化之间的机会,以及这两者的区别?
段江:
虽然“Global Native”和“出海”在字面上看似相同,但我认为这两者存在一些区别。经过过去20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团队已经具备了在全球范围内创新和竞争的勇气与信心,推出了世界级的产品,并拥有了全球运营和市场拓展的能力。在这个背景下,初创公司从一开始就应该将目标定位在全球市场,瞄准那些拥有更多用户群体的国际市场。从字面意思来看,“出海”给人的感觉是,先做好国内市场,然后再逐步拓展到海外市场,气势上显得稍微小一些。而“Global Native”则不同,意味着从一开始就是国际化的公司。在我们公司内部,现在也不太使用“出海”这个词,而是直接说我们在做全球业务。
张阳:
我们也非常认同这一点。现在,我们已经不再单纯谈“出海”,而是更关注如何成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为全球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全球化的资源和视角来思考问题,包括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都基于这种全球化的理念。我们尽量在当地设立岗位、招聘人才,从第一天起,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就是面向全球的。
AI是否真的让全球化进程变得更加顺利?
黄渊普:
靖亚资本的报告提到,生成式AI时代让中国的软件企业更容易实现全球化。刚才吴太兵总也提到,和20年前相比,现在出海的竞争确实更加激烈。因此,我很好奇,AI时代是否真的让中国软件企业的出海变得更容易?从你们的经验来看,你们这些公司几乎从一开始就面向全球市场。现在有很多人说,中国的AI技术与美国相比还有差距。你们如何看待这种说法?AI是否真的让你们的全球化进程变得更加顺利?
王跃:
我不认为AI让我们的出海变得更容易。从过去一年多的海外经营经验来看,在中国市场的磨炼使我们的团队、产品和服务更加精细化,能够更好地应对客户的各种需求,因此我们拥有一定的优势。
这种优势归功于中国团队的勤奋。在出海过程中,我们面临许多当地法律、税务以及整体环境的挑战,这些劣势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通过中国人的勤奋
与组织管理优势,来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
段江:
实际上,我认为出海并没有变得更容易。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小成绩,但我想分享一下我们的经历。我们已经在海外市场坚持了10年。我们在2012年进入移动互联网时稍晚一点,当时的融资机会也没有其他竞争对手多。我们选择了一个小众市场,因为在2012年,出海并不是一个热门话题,算是非常小众的领域。同时,我们决定专注于Web端,而当时大多数公司都在做手机应用。
尽管面临种种挑战,我们坚持了下来,一直在海外市场上投入技术、产品和市场推广。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才能在海外取得一些成绩。我觉得这是十年磨一剑的过程,确实不容易。
海外业务目前是变得更难还是更容易?
黄渊普:
张总,您现在负责公司的全球业务。从您公司的情况来看,您觉得对于中国的创业者和海外华人来说,做海外业务目前是变得更难还是更容易了?
张阳:
我觉得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的创业者在做全球化业务的密度确实比以前要高。从各个方面来看,创业者们在全球化方面的尝试和实践比过去更多。
另一方面,从我的观察来看,目前的大环境并没有变得更容易。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在思考如何做全球化业务,竞争的激烈程度从体感上来说确实加剧了。
不过,过去这些年,我们在国内和海外招聘到优秀人才的机会比以前多了不少。但我们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在以华人团队为主的企业中招聘到本地优秀员工。比如在硅谷、欧洲等地招聘,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黄渊普:
今天大会发布了2024 Cloud 100 China的榜单,如果能够在榜单上增加一项关于哪些公司已经盈利的信息,那将非常有趣。我估计盈利的公司可能不多,这也是目前的现实情况。接下来,我有几个问题想问每位嘉宾。王总,我知道贵公司专注于数据存储领域,这一方向目前正处于风口,很多人都在关注,贵公司也已经成为了独角兽级别的公司。在全球化和出海方面,您觉得近年来公司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又有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呢?
王跃: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虽然我们真正开始商业化的时间不长,但经历了很多事情。让我分享几个我们遇到的挑战。在出海或国际化过程中,我们发现打造团队是最难且最耗费时间和人力的任务。特别是在一个陌生的国家或环境中,如何找到合适的人才,并让他们能够像中国销售团队一样高效地工作,这确实非常困难。无论是CEO还是一号位领导,都必须身先士卒,和一线团队一起工作,这是我们过去一年多实践的经验。
当然,也有很多积极的方面。我们能够直接与一线客户沟通,观察各个地方的差异,从而在产品设计、产品形态和服务方式上为每个国家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在国际化过程中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黄渊普:
最困难的部分是在组织层面打造全球化团队以及有效驱动海外团队。段老师,您刚才提到“十年磨一剑”,我想问一下,从第一年开始,到现在您是否觉得这件事变得比最初更容易了?我知道很多公司希望通过出海和全球化迅速扭转发展困境,但正如您所说,您们已经坚持了10年。如果其他公司也计划进行出海,您建议他们在制定出海战略时应该考虑多长时间的规划周期?
段江: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时机。过去10年,我们公司发展并不特别快,融资也不多,投资人对我们并没有太大兴趣。但从前两年开始,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些成果。之前有很多VC找我们,但现在我们已经不再依赖这些资金,因为我们的现金流已经稳定起来了。
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关键的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疫情期间。当时,我在杭州和一个朋友聊天时首次接触到“文生图”技术。由于我们专注于图片工具,这项技术让我意识到它可能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回到成都后,立刻决定暂停手头的其他项目,专注于开发文生图功能。
当时,虽然有一个叫Midjourney的文生图软件,但它需要在Discord上使用,这限制了许多用户的访问。我们注意到用户大量搜索文生图相关的关键词,于是迅速在我们的网站上推出了文生图和图生图功能。从决定到上线,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当时市场上的竞争者很少,所以大量用户涌向我们的网站。
如果当时我们仅仅提供文生图功能,用户可能很快就会离开。但我们过去十年的积累起到了作用。我们提供了几十种图像、图形和视频功能,使得用户不仅通过文生图找到我们,还发现了我们其他的工具,这些工具帮助他们解决了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很多用户不仅开始付费,还开始传播我们的产品。
随着AI的应用,我们改进了原有的图片功能,并加入了新的AI功能,用户量也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去年,我们的流量比前一年增长了近10倍,每个月的榜单上,我们一直排名第一。这十年的积累加上对时机的把握,最终带来了这样的成果。
黄渊普:
段老师的观点可能会让一些人却步,因为这意味着可能需要忍耐7到8年,最后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点,让产品大获成功。张总,作为美国AI教育领域的领先公司,您在美国市场上发现了哪些市场需求和痛点?在将这些痛点和机会转化为产品时,您遇到了哪些困难?
张阳: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并持续关注当地市场和环境。我们的产品核心点在于解决美国市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许多学生在课后无法获得充分的辅导和教师资源,特别是许多公立学校的教师资源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如果想获得优质的课后服务和教学支持,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
在当前AI技术背景下,我们能够提供接近于人类家教的服务,这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与以往的解题类产品相比,我们的产品能够提供更丰富的知识支持,并允许用户持续提问和与AI交流。
我们主要面向美国的高中学生,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与AI沟通时,他们不会遇到类似的压力,因此更愿意提问并表达困惑。这样的互动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支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这是我们在整个过程中获得的主要启示和机会。
黄渊普:
在中国,AI无疑是这两年最热门的话题,尤其是当我们讨论AI与出海的结合时,常常会对比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差距。过去一年,我访问了大约30个国家,除了中国和美国在日常讨论中频繁提到AI外,其他国家对AI的关注相对较少。例如,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我问他们是否担心或讨论AI,他们的回答是,他们不太关注这个话题,认为等中国和美国把技术做得更成熟后,他们再来使用就好。
这让人觉得特别有趣:中国人常常担心自己落后。但从你们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我们真的在AI领域落后吗?或者说,我们在哪些领域具有优势?
王跃:
在AI领域,目前的主要发展集中在中美两国,其他国家要么尚未引起广泛关注,要么在技术进展上相对滞后。从我们做B2B业务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我们可以在其他市场尚未成熟的时候,先行进入并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例如,我们目前在东南亚、中东以及日韩市场的拓展就是这样一个机会。
在这些市场中,客户的需求与中国和美国类似,我们只需将我们的经验和解决方案传达给他们。这些市场并不是不关注AI,只是没有像中国和美国那样广泛投入。因此,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大的机会。相比之下,美国市场的竞争则更加激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以在与美国同行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黄渊普:
王总,我认为在你们的领域,你们公司表现得非常出色。同样,段老师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如果跳出你们各自的细分领域,从整体更广泛的AI领域来看,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差距和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段江:
从当前AI的发展来看,全球主要有两个领先国家——美国和中国,其他国家则相对滞后。中国的创业者在许多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如果要与美国进行比较,最大的差距还是在于人才方面。
最近有一个数据报告显示,全球最顶尖的2000名AI专家中,美国拥有约1000名,中国大约只有200名。这表明,在美国,找到优秀的人工智能人才要比在国内容易得多。考虑到这一点,我也有一些想法。许多顶尖的AI专家其实是华裔,如果我们能通过中国政府的引才政策,把这些人才引进回国,这样我们可能能够迅速缩短与美国的差距。
另一个方面,从人工智能的生产资料来看,美国在算力和数据上可能更具优势。英文数据的数量远远超过中文数据,这使得我们在AI训练中受制于算力的限制。
目前的AI创新主要依赖于Transformer算法,通过堆积更多的数据和算力来提升智能能力。虽然人脑的功率只有25瓦,但却能够完成很多智能任务,这说明单靠增加算力并不能最终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因此,我们可能在这些方面遇到瓶颈,但也有可能因此找到更加高效的路径来实现AGI。
黄渊普:
张总,你们的公司在AI教育领域非常有特色。我查了一下发现,美国一些顶尖的AI教育公司大多数都是由华人或中国人创立的。您觉得在AI教育这个领域,华人确实表现得特别突出。那如果放在更广泛的AI领域来看,您认为中美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呢?
张阳:
一方面,从底层模型来看,虽然在2023年我们还感受到中美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但到了2024年,我们发现这种差距在某些方面已经在逐渐缩小。模型层的差距正在缩小。
另一方面,在应用层面,我觉得国内团队可能更具信心。例如,在教育领域,美国排名前五的AI教育公司中至少有三家是中国产品。此外,像CAI这类产品,也有大量中国团队在进行出海项目。中国团队在应用层的产品研发和运营方面,无论是在增长、产品设计还是商业化上,都展现出很强的人才密度。而我们观察到,美国团队在做2C产品时,相比于国内经验丰富的团队,表现可能稍逊一筹。
抛开现在的专注领域,你们会愿意跳入哪个新的细分领域?
黄渊普:
我相信三位嘉宾的回答应该能给在场的人一些信心,尤其是在AI领域。至少在应用层面,我们看到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在一些细分领域,三位嘉宾所在的公司几乎都是世界级的领军企业。
最后,我想问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三位嘉宾不再从事当前的AI细分领域,假设你们可以选择其他领域进行创业,你们会选择哪个领域?如果抛开你们现在的专注领域,你们会愿意跳入哪个新的细分领域?
王跃:
这个问题我真的没有考虑过。如果不做AI,我可能会选择与云计算相关的工作。不过,说到云计算,又会回到AI,还是绕不开AI的领域。我觉得现在最好的选择还是在AI赛道里,无论是哪个细分领域。如果真的要跳出AI,或者没有AI的选择的话,我相信我会去云计算或相关行业。
黄渊普:
你们现在专注于定向数据领域,确实前景广阔。除了这个领域,你是否还看好其他AI细分领域的应用?
王跃:
我想借此机会简单介绍一下Zilliz。我们主要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专注于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查询。无论是音频、视频、图片还是文本数据,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客户从这些数据中发现新的价值和研究方向,通过最新的AI应用来加持业务。从您刚才提到的问题来看,我认为与AI相关的所有赛道都存在蓬勃发展的机会,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时机。
黄渊普:
王总提到的时机点确实非常重要。就像段老师刚才所说的,成功的公司往往是在合适的时间推出了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对于接下来两到三年,您认为哪些AI细分领域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时机点?
段江:
虽然现在我们专注于图像处理,但如果不做当前的工作,我会继续围绕视觉领域展开。视觉不仅涉及图像处理和视频编辑,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创意通常与视觉紧密相关,而这轮AI,特别是生成式AI,正是让AI具备创造能力。因此,即使不做现在的事情,我相信我会继续从事与视觉创意相关的工作。
黄渊普:
段老师提到视觉领域的AI非常有前景。在美国,AI讨论非常热烈。不知道在美国,目前最受关注的AI细分领域有哪些?
张阳:
在美国,AI讨论的领域与国内相差不大。除了创意方向和底层模型的研究,最近在美国比较多的讨论集中在AI安全相关的问题上,包括AI的安全性和对齐性,这方面的讨论相对国内要更多一些。
黄渊普:
我知道您之前在大厂工作过,现在加入了创业公司。除了AI教育领域,您还看好其他哪些AI应用领域?
张阳:
除了AI教育领域,我个人也很看好公益方向。AI对少数人群的帮助比我们想象的大很多,比如对障碍人群,比如视障人士或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这些领域虽然可能不太被关注,但有可能产生很大的社会价值。
黄渊普:
今天我们讨论了AI,很多人对其抱有极高的期望。回顾历史,上一波大热的AI浪潮是在2016年,当时AI打败了围棋冠军,引发了广泛关注。大家认为AI终于来了。然而,这一波的热潮由ChatGPT引发,大家再次认为AI的时代来临。但真正从事AI工作的人会知道,前一个讨论环节的吴太兵总提到,AI的风口有时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激动人心,也可能会有低迷期。在我们实现强人工智能之前,还需经历波动。因此,在AI领域创业的朋友们,还是要做好长期主义的准备。正如段老师所说,十年磨一剑,十年后我们或许能见证人类历史上的AI大时代。
关于出海,我做了一个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有出海业务的上市公司收入增长了10%,而没有出海业务的公司收入却下降了5%。这一差距说明了出海的重要性,不出海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谢谢大家。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zMDI5OTA5NQ==&mid=2247503283&idx=2&sn=2d7f005162683c39c4b4eeaa4a7fed8d
Zilliz
Simply The Fastest Vector Database for AI. Period.
最新文章
手把手系列丨如何使用Milvus Backup备份向量数据
聊一聊:ChatGPT搜索引擎会取代谷歌和百度吗?
一文读懂什么是RAG,如何搭建多模态RAG降低大模型幻觉
AI校园新星直通车再启动:Zilliz助您踏上开源舞台
Milvus 表情包上线啦!加入开源社区,用表情传递热情!
算法打败文盲,我用向量数据库与RAG,做了个“鲁迅没说过”
报名进行中丨11月2日深圳Unstructured Data Meetup
手把手系列丨在Kubernetes部署Milvus开源向量数据库
GenAI 生态系统现状:不止大语言模型和向量数据库
Forrester Wave™ 向量数据库报告:Zilliz 进入领导者象限
年度重磅:「非结构化数据峰会」报名正式启动
如何处理海量数据?基于Milvus向量数据库的高度可扩展性
(内含福利!!)11月2日深圳Unstructured Data Meetup等你来!
智联招聘×Milvus:向量召回技术提升招聘匹配效率
还能报名:向心力|中美 AI 应用与落地分享沙龙
里程碑丨Milvus在GitHub上的Stars数量突破30,000!
开源向量数据库性能对比: Milvus, Chroma, Qdrant
聊一聊:如何精确搜索到表达金桂飘香的古诗词
如何使用OpenAI文本Embedding模型构建AI系统
叮,这是一份来自Zilliz的近期活动高光回放
深度解读GraphRAG:如何通过知识图谱提升 RAG 系统
客户案例丨Milvus与CLIP模型在转转风控的应用
Milvus×Dify半小时轻松构建RAG系统
直播预告丨大模型与向量数据库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从Naive RAG到Agentic RAG:基于Milvus构建Agentic RAG
聊一聊:距离诺贝尔文学奖颁给AI还有多远?
孙悟空 + 红楼梦 - 西游记 = ?一文搞懂什么是向量嵌入
上海站nMeetup开始报名 | 10月26日下午,Zilliz与你相约Database+AI Infra
使用Milvus和Llama-agents构建更强大的Agent系统
不容错过:向心力|中美 AI 应用与落地分享沙龙
知识图谱融入向量数据库,带来RAG效果飞升
Deep Dive丨多副本功能:提升QPS和系统可靠性
手把手系列丨如何利用 Milvus 实现多模态搜索
Forrester Wave™ 向量数据库报告:Zilliz 获评领导者象限最高分
我们是向量数据库的领军企业,我们只招TOP人才
快速实现AI搜索!Fivetran 支持 Milvus 作为数据迁移目标
如何全面洞察集群状态?Zilliz Cloud 发布监控告警系统新特性
如何更高效传输非结构化数据?Zilliz 推出全新数据迁移服务
直播预告丨Milvus在OPPO的语音与图像检索实践
Deep Dive | Zilliz Cloud正式推出 Serverless 版
科技企业如何做好全球化?Zilliz、Fotor、Answer.ai的经验与建议
Zilliz Cloud 最新功能速览:迁移服务、Fivetran Connector、多副本 Replica
活动预告|Data Fun Summit 2024,Gen AI时代的向量数据库要怎么做
朋友圈装腔指南:如何用向量数据库把大白话变成古诗词
手把手系列|一篇文章教会你使用有RAG功能的CAMEL框架
客户案例|Zilliz Cloud 助力 MindStudio 搭建无代码平台,革新 AI 应用开发方式
使用 Milvus、vLLM 和 Llama 3.1 搭建 RAG 应用
官宣:Zilliz 在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正式开服!
图像与文本并存,多模态检索如何带来新的搜索革命
聊一聊:你最想用大模型实现的功能是什么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