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夜校大有可为

时事   2024-12-08 20:45   北京  


本文刊载于《瞭望东方周刊》(2024年第25期,总第922期),原题为《城市夜校大有可为》。

文丨本刊评论员


从非遗制作到短视频剪辑,从传统茶道到手冲咖啡,从舞蹈声乐到即兴戏剧,丰富多彩的课程让青年在充电学习的同时,感悟历史文化的厚重、体验城市生活的美好。


华灯初上,在各大城市有一种“文化夜宵”人气甚旺。在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即便“季季扩容”仍是“一课难求”;在杭州,“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成为年轻人的新潮流;在长沙,“充电学习”“上兴趣班”成为时尚夜生活……夜校,这个曾经载着时代记忆的教育形式,如今正以全新姿态“闯”进年轻人的夜生活。夜校谐音“夜宵”,作为一道“文化大餐”,正在让城市之夜更加璀璨。

某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该平台“上夜校”的搜索量同比增长980%,相关帖子评价数同比增长226%,夜校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究其外因,一方面在于价格亲民,在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一个季度12次课,学费仅需500元;在浙江省杭州市,多家文化场馆开设青年夜校,“一杯咖啡的价格”就能体验一堂高质量的兴趣课;在湖北省武汉市,青年夜校“0元学费、满分体验”大受年轻人的青睐。另一方面,夜校课程内容丰富多元、文化服务日益精细。纵观夜校的课程设置,从非遗制作到短视频剪辑,从传统茶道到手冲咖啡,从舞蹈声乐到即兴戏剧,丰富多彩的课程让青年在充电学习的同时,感悟历史文化的厚重、体验城市生活的美好。

夜校走红的内因,是水涨船高的文化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令年轻人选择“重返校园”的,是夜校对接文化需求的精准性;是夜校“非学历化”的教学特质,促成了“去功利化”的学习导向。在这里,一些曾经淡忘的爱好被重新唤起、过去放弃的兴趣被再次拾起。生活在“水泥森林”,夜校就像舒缓压力的呼吸根,代表着充盈心灵、探索人生更多可能的生活态度。不论是在学习中结交志趣相投的新友,还是感受兴趣的纯粹、满足自我完善的追求,都是为白天忙碌的心灵留下一片可贵的栖息地。

夜校的兴起与发展,可谓多赢之局。但也要看到,随着热度持续攀升,夜校场地和服务时间都接近饱和,“抢课难”的矛盾愈加凸显。与此同时,夜校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例如,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招生数量规模较小等。扩容、升级,是夜校“长红”的必由之路。针对这些问题,多地夜校持续“扩围”,解决夜校“一课难求”的现状;课程设置抓住“需求点”,师资力量突出“专业性”,课堂安排追求“灵活性”,精细管理抓实“落脚点”……不少夜校精益求精,进一步增强夜校服务的精准性、实效性。

如今,夜校已非个别大城市的专有现象,夜校覆盖面的扩大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近年来,随着《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文件的出台,优质文化教育资源加速下沉,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加速培育,以高质量供给增强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已经成为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修课。如何挖掘“夜校热”的经验启示,将更多公共文化资源带进普通人的生活,如何持续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位,是摆在各城市面前的下一道必答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文化场馆夜间开放,到许多博物馆、图书馆加入文化夜校服务;从建设“最美公共文化社区空间”,到打造城市精神文化地标……多地的创新探索启示更多城市:唯有立足自身、因地制宜,掌握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切实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用丰富的“文化大餐”,才能不断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欢迎点击“在看”,获取更多新闻~↓↓↓

瞭望东方周刊
深耕幸福之道 读懂城人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