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祝祖国好 人民更幸福|脚步铿锵结硕果——我市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回眸

民生   2024-10-18 14:08   吉林  


“乡村旅游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乡村发展更有活力。”

“以前交通不方便,现在的公交车15分钟一趟,省心又省钱。”

紫昕广场


人民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回响着四平城乡融合发展的铿锵足音。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核心,深入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坚持系统观念,深化创新实践,努力探索一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城乡融合之路。

双向流动畅通道
激活城乡发展新动能

“等农闲了,地里活干完了,我还去城里务工,有技能培训证,工作不愁找。”梨树县万发镇李美艳除了每年春耕、秋收回到家里外,其他时间都是在外当月嫂,她对目前的生活心满意足。

有人选择进城,有人选择回乡。梨树县十家堡镇青年企业家呼高峰,多年来在外地开办企业,怀揣对乡村的情怀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心,回到家乡梨树县投资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开发和农产品深加工方面项目,他表示自己不是单纯看中土地资源,下一步他还要利用生态资源,发展家乡的养老休闲、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多种产业,呼高峰的公司先后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带动农民就业400余人。

为了让农民可以走得出去,我市不断打造劳务品牌是就业的“金名片”,推进市县乡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就业服务站贯通融合,充分发挥地域区位资源优势,着力整合优势力量稳就业,围绕高质量充分就业,干大事,创品牌,提升全市劳务质量和效益,打造系列具有四平特色的劳务就业“金名片”。培育劳务品牌7个,累计培训22000余人,带动就业23000余人,助力全市经济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实现整体联动、信息共享。

宝枫林廊


发挥劳务品牌促就业作用。全面加强对劳务品牌建设和提升,在劳务品牌建设中全面落实党建引领工程、政策驱动工程、培训基地建设工程、人才培养工程、供应链提升工程、市场主体壮大工程、“品牌兴农”工程、多品牌互助协同发展工程、规范发展工程、宣传推广工程等,推动全市劳务品牌发展向更高层级迈进,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就业创业和融入城市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其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

同时,为了让人才可以进村来。我市大力支持人才回乡创业,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引进和培育制度,引导科技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持续推动教育、文化、卫生、法律等资源下沉,服务农村发展,让乡村成为人才干事创业的一片热土。一项项政策,畅通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通道,为盘活城乡两端资源、推动共赢发展夯实了基础。

产业牵头引活水
铸就城乡融合强引擎

观花赏景,农家采摘,拓展研学;多彩有趣的墙绘,令人陶醉的如诗画廊;清香透鼻的苹果园……秋日的四平大地,以其别具一格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好不热闹。

我市依托广阔的土地与丰富的土地资源,各市县先后建起各类观赏游玩乐园、“家庭农场”“生态农场”等等,游客可以体验乡土文化,感受自然风光,这些游乐场所不仅为城市居民打造了休闲度假好去处,还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双山镇百禄村紧邻省道102,距离双山高速路口2公里,距双辽市区车程约40分钟,距四平市区车程约1小时30分钟。走进百禄村,柏油路穿村而过,道路两旁绿草茵茵,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春秋大棚里瓜果飘香,乐活小镇内游人玩游人如织,往来的村民不管忙碌还是悠闲,脸上都是满满的笑意。

百禄乐活小镇


“村里建起了蔬菜大棚、‘多多的家’儿童乐园、乐活驿站、百味街、特色民宿等,原来的鱼塘也变成了百禄方塘,村民的收入增加了,村里还硬化了道路,改造了供水,日子越过越好了。” 百禄村村书记王连军说。

产业兴、百姓富,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鲜明注脚。城乡融合,不是把乡镇变城市,而是用足乡村优势,盘活乡村资源,挖掘乡村价值,与城市互补联动,以产业发展推动深入融合。

我市全面推动棚膜经济发展,围绕“扩量、提质、延链”,强化要素支撑,深入谋划温室项目,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扩建农产品保供基地。截至目前,我市新建棚膜面积1210.5亩,新改扩建棚室园区4个。鼓励实施“菜篮子”工程,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等经营项目,大力推广种养循环模式,提升“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梨树县八里庙村因地制宜探索推出“家庭农场”“生态农场”等特色产业项目,形成“八里模式”,被誉为“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吉林省美丽乡村先进村”。

韩州公园


建立产业发展新模式。双辽市积极探索,建立了政府投入、集体运营、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抓实一个点、联结一条线,辐射扩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百禄村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先行一步,获得国家美丽休闲乡村、文明村、法制建设示范村等称号。伊通满族自治县建国村以乡村振兴为动力,建立牧业园区2个、米业加工厂6个,形成特色水稻品牌2个,打造出千亩粮田示范中心,建设100公顷的光伏农业园区、30公顷的蔬菜园区、4公顷的君子兰园区,村屯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从传统农业焕发“特”“优”新生机,到农产品深加工、特色种植养殖、光伏等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再到直播电商、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的崭露头角,我市乡村产业助力城乡融合的磁场已初步形成。

落笔民生增温度
绘就城乡和美新画卷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我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个个小区旧貌换新颜,一条条道路宽阔通畅,如今的四平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打造产业振兴样板。我市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调推进。为做好“四平农产品”这篇大文章,不断挖掘四平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地方产品活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伊通河畔百合盛开


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人居环境改善为引擎,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断推进镇区人居环境再优化、再提升、再突破,着力构建“以镇带村、以建促产、以治促管”的新局面,在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上铺开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这幅画卷载满初心,最终的落笔处始终在民生福祉。

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增进民生福祉的理念贯穿到城乡融合发展的始终。打造现代农业样板。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全面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坚持全域规划引领,统筹田、沟、井、路、桥建设,抓实农村厕所革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整体试点,统筹推进农村供水改造和旧厕清拆,真正把好事办好,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与此同时,不断改善农民生活品质,积极推进县城交通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快道路提升改造工作,推进县乡道提质升级,更好地服务群众出行。多措并举强基础,聚焦短板弱项,坚持规划引领,改进道路交通,推进厕所改造,着力完善镇区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硬化、美化、亮化,为扮靓镇区“颜值”打牢基础。

双辽市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


综合施策塑美景,坚持经济实用原则,按照整体有型、节点有韵、沿途有景设计思路,通过乔、灌、花草的搭配组合,精心组织镇建设,扩大绿化新增量,全力打造镇区美丽风景线,实现镇区人居环境提升与管理并重,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一项项城乡融合发展的成果,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图景。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劲风吹遍城乡,我市紧盯群众利益,城乡融合发展的脉络越来越清晰。城乡互动、美美与共,我市的精彩不止于此。(全媒体记者 王冬雪)



编辑 | 关婧格  许 新   校对 | 傅  光

主编 | 冯  吉  值班编委 | 刘  莉  执行总编 | 赵艳红



四平日报新媒体中心



四平微报
新闻资讯,民生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