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 | 云南那些因水得名的城市(二)

文摘   2024-11-09 22:47   云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编者按:

地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见证。云南地名丰富多彩,今年6月,云南省发布了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对全省地名文化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其中,因水得名的城市也是云南一大特色。

今天我们推出“水文化 | 云南那些因水得名的城市”第二期。




易门县

易门地处云南省中西部,玉溪市西北部,属玉溪市辖县。“易门”是彝族先民找水留下的地名,《元史地理志》载:“县西有泉曰洟源,汉语讹作易门。”因历史上彝族群众在此县西部群山中发现了一股泉水,水质甘醇,遂辟崖扩源,导水入池,用来饮用、酿酒、制豆豉,其味甚美,并开渠引水,垦殖繁衍,聚邑而居,遂名其泉为“洟源”。

这是汉语与彝语混合地名,彝语“洟”为水,“洟源”意为有水源的地方,称其坝子为洟门。元至元四年(1267年)设洟门千户所,十二年(1275年)置易门县。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澜沧系傣语地名,意为百万大象,县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澜沧县总面积8807平方公里,为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


束河古镇

自元至清,此地先后名为“束和”“十和”“束河”。束河之名,一是体现了复古名之意愿。二是束河古镇的道路分布俨然就是一个“束”字;三是三河并流过镇,有源自玉龙雪山的青龙河,有由多个涌泉汇流而成的疏河与九鼎河,取“河”名副其实。纳西语中称此地为“绍坞”或“刷坞”,“绍(刷)”者峰高也,“坞”者村寨也,合起来意为“高峰下的村寨”。




弥渡县


弥渡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部,是红河发源地之一,位于澜沧江中游经济带中部。相传,古代弥渡是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在此地出行或活动的人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渡口,唯有“设渡”可破解此困局,故名“迷渡”,清朝时期更名为“弥渡”。另据史册记载,古代的“弥渡”亦写作“㳽渡”,“㳽”可释义为“水深满”,因古代的㳽渡当地大水弥漫涌流,水灾频繁,群众渴望消灾免祸,过上安定日子,故将“㳽”去掉“氵”偏旁,名“弥渡”,有祈求安定、去水患之愿望。 



普者黑

普者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普者黑实为彝族的发音,意思是“盛满鱼虾的湖”,其以“水上田园、彝家水乡、荷花世界、岩溶湿地、湖泊峰林、鱼鸟天堂”六大景观而著称。


下一期,会有你的家乡吗?


 


来源:云南水利

编辑:李林 谢仁杰 耿丽娇

美术编辑:段頔

审核:尹策



云南省水利设计院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官方公众平台。关注我们,了解云南省水利工作动态,了解勘测设计行业改革发展情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