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千年古镇从头说

民生   2025-01-14 21:30   浙江  

陶山的甘蔗成熟了。刘伟 摄


与陶山人说话,常听见他说“每来陶山”,什么意思?

开始我也不留意。听说瑞安鼓词的发音就是陶山话,有人说陶山话是“正宗”瑞安话。听着听着,慢慢才明白“每来陶山”就是温州话“我来陶山”“我啦陶山”“我个陶山”,就是普通话“我们的陶山”的意思。再听着听着,就慢慢体味到了他说“每来陶山”如何如何的时候,那种自豪感、那种乡土味、那种亲情、那种乡恋。我想起了那首热门的歌:“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放大了看,陶山人说“每来陶山”,就像中国人说“我们中国”“我的祖国”一样,发自内心,饱含深情。连起来看,也像温州人说“我的祖国,我的温州”一样。

“每来陶山”,它像一道门,走进去就眼前一亮而天地顿开,陶山原来如此。我走遍了陶山镇120多个(行政)村,或调研,或采风。2021年,“每来陶山”在温州率先进入浙江省“千年古镇”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久远的地名,独特的含义,已是历久弥新。

从一座小山说起,听陶山人的口音叫屿山儿,“儿”谓其小。明弘治《温州府志》载:“陶山,去城西三十五里,周回二里,前江后湖,梁陶弘景隐居之地。有升仙坛、炼丹石、石鼓、种玉畦、洗药池。”

明末清初顾祖禹编著的《读史方舆纪要》,是一部历史地理专著,详记历史沿革,有条目载:“陶山,县西三十里。陶弘景尝居此,因名。山周仅二里,前江后湖,道书以为第七福地。”可见“陶山”,很不简单。

就这样,一个叫陶弘景的人曾隐居于此,小山就被叫做陶山了。

山上有陶山寺,清嘉庆《瑞安县志》载“宋太平兴国四年,因陶贞白隐居,以山名寺”,陶贞白即陶弘景,贞白是他的谥号。陶山寺有名联“六朝霸业成逝水,千古名山犹姓陶”,说功名利禄终究如水流去,而至今这儿还记得的是一个姓陶的人。历史悠久,地理辽阔,人们记住的只有为民做好事的陶弘景了。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人,我国著名医药家、道教思想家,出身官宦世家,做过小官,辞官退隐了,宋林石《登福泉山》中有“尝闻陶隐居,经行到兹地”。陶弘景写的《真诰》是道教上清派的教义和历史,写的《本草经集注》是一部药典。陶弘景深得旧交梁武帝器重,但屡请不出,梁武帝只好遣使问计,冠盖相望,陶弘景授以励精图治之策,时号山中宰相。清嘉庆《瑞安县志》“福泉山”条记:“陶弘景尝居此,道书为三十三福地,白云岭在其北,梁武帝问:山中何所有?陶答以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有什么使陶弘景如此不舍,是那岭上白云,是那愉悦心情,是那心中自我。就因这诗,这儿就曾有个白云乡,1956年并入陶山了。这个白云乡名,乍一听以为是因景命名,其实是因历史名人而取,一个有意趣的地名。

有传讲,陶弘景采药行医,一次把药篓抛在山中,因而山上常年长满草药,这村就叫药齐坑,这山就叫药齐顶,一直叫到如今。我想,陶山街上长年有草药摊,人们买草药就会想到陶山街,想来有点历史渊源了。

宁愿入山隐居,不愿出山为相。与其陷入复杂多变的南朝争斗,不如著书立说,治病救人,自然自在。于是乎,历史有记录,人间留了名,一个陶弘景成就了一个陶山地名。

陶山地名,所表达的地理实体随后扩大了。

唐至宋,由移民迁入形成一个个村落,土地开发和集市迅速发展,水稻生产普遍转为牛拉犁耕,筑多处塘埭与陡门,而且屡毁屡建,挡潮蓄淡,保护村落与农耕,陶山已是有相当实力的地方了。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六“邑里”载:瑞安县集善乡“二十九都陶山”。“邑里”,是志书里专列行政建制的一卷,这里记载了“陶山”上隶集善乡,为二十九都,下辖三图,乡、都、图,都是行政建制单位,陶山已是一个不小的行政区域了。

值得一提的是,陶山作为地名,其表示的地域范围有大有小:陶山,片村名,包括陶峰、花园底、中村园、山下、河南等五个自然村。陶山,乡名,有时称陶峰乡。陶山,区名,民国35年(1946)陶山区下辖首善、桐岭、碧山、梅屿、荆谷、陶山等12乡。1949年新中国成立,陶山区下辖陶峰、丰和、北首、桐溪、桐善、浦西、沿江、白云、山下9乡,1985年,陶山区下辖陶峰、桐溪、浦西、潘岱、丰和、碧山6个乡镇,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时撤了。

民国20年(1931)设陶山镇,后又分分合合为乡,1956年为陶峰镇,后又设为人民公社,设为乡,1985年撤乡设陶峰镇,1992年丰和乡并入改称陶山镇。2011年碧山镇、桐浦乡、荆谷乡并入,2015年分设桐浦镇。至此,陶山就是一个大镇了。

地名陶山,从一座小山到一个市集,从一个村落到一个乡镇,一叫,叫了一千多年。

这里是经济与交通活络的地方,传统产业与手工业特别突出,市集因而繁华。

明弘治《温州府志》载“陶山市,在二十九都”,这“市”不是如今行政区划的市,这“市”就是一个集市贸易中心。史志记载,清咸丰时有专业绣铺,包绣官衣、锦服、戏装、旗袍。清光绪时有金王吉为吹糖人名师,以麦芽糖为原料制作糖人。有祖传印染作坊,染制夹花被,颇享盛名。百业齐聚一条街,以勤劳两字谋生。至民国时,陶山手工业门类有碾米、粉干、制面、糕点、制糖、榨油、酿造、烧酒、织布、刺绣、铁器、木器、砖瓦等,已是一个相当规模的集镇了。

人们逐水而居,向集镇靠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陶山有木器、铁器、服装、竹器、刺绣、食品、水作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后来组建了农机厂、木器厂、被服厂、刺绣厂、碾米厂、制伞厂。陶山刺绣厂,绣工最多时达240多人,有双面绣、人像绣,传承瓯绣技艺。1962年温州地区机床厂建厂在陶山,厂房结构仿的是沈阳老工业区,有员工二百多人,大烟囱老厂房还在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有了机械制造、针编织造、铸造、锻造、汽摩配、塑胶等工业行业,货物实现了交换,产品成为了商品,码头车站冒出来了,建筑像树林一样长出来了。中国的发展只能用突飞猛进来形容,陶山也是。如今在温州半小时交通圈内,镇区迅速扩大,山上的郑家园、大磨、山坑口、青石龙、马石坑、白步田、四公湾、药齐、茶坑、雀儿岩等村也搬下山来了,不再叫“山头人”,叫陶北村了。

这里保留着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人文遗存丰富。

古遗址多,山前山遗址、水碓山遗址、牛头颈遗址、石埠山遗址,为新石器晚期遗址,采集到的器物有陶片和石器残片。夏鼐在《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录·序》中说:“浙江南部的新石器文化为另一种文化,可用瑞安山前山遗址为代表。”

古桥多,八卦桥(含河西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的独特之处是在主墩的两侧设副墩,锁以石梁,起到一种分流的作用,避免山洪直接冲击桥墩,这是古人的智慧。桥是南宋乡贤张声道捐造的,张声道(1150-1220)是南宋进士,有这么一个传说,皇帝有意招张声道为驸马,张声道夸口说老家有金丝的桥、白银的路、铜打的岭。老家虽有金丝桥、白泥岭、桐岭山,只是与金、银、铜无关。婚后张声道与公主回乡探亲,皇后拨了五万两黄金并修书一封,差心腹太监速送温州知府,赶时间把驸马第和百亩花园造好了。这个地方就是张氏后人居住的村子,叫花园底。金丝桥,是一条宋桥,旁有金丝桥堂是雕镂精致的晚清建筑,有路廊,有美人靠,是古道上的歇息处。永安桥,当地人称为“十间桥”,传说这桥总是毁于山洪,最后造桥人把自己的血滴在桥墩上,桥就造牢了。

古窑址多,有寺前山青瓷窑址,为五代后期至北宋间瓯窑窑址,烧制民间日用瓷,大多数为碗,为瑞安市文保单位。大团山青瓷窑址,为北宋瓯窑窑址,釉色有青灰、青黄等,为瑞安市文保单位。缸窑岭青瓷窑址,为五代至北宋时期窑址,为瑞安市文物点,这里如今有了瓯窑研学基地,有了一点小名气。

古村落依山傍河,聚族而居,井然有序,与山水与田园相融,你到了花园底村的古桥、松垟村的狄布政门台、棠梨埭村的老街、桐田垟的丰宁陡门桥、唐宅山下的老宅、龟岩村的渡口,看到西坞村民居板壁上的收购袜子的“袜账”,都会感触到浓郁的耕读文化的书卷气。

这里有一个个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风云变幻,人事更迭,它的历史价值与纪念意义就越加突出。

这里的传说多,陶弘景传说、杨府爷传说、张声道传说、孙希旦传说、福泉山传说、花井传说,成了陶山的民间史话。有传讲,有一次陶弘景医好了一个老人的病,老人的两个儿子去蔗园里掰了几株甘蔗给陶弘景吃,陶弘景说甘蔗真甜,可惜太硬了。他的两粒金丹溶在水中浇在甘蔗园里,甘蔗就变松了。有民谚“陶山甘蔗甜又松,娄渡萝卜红彤彤”,甘蔗是陶山的金名片:福泉山下,“蔗”里陶山。

这里有不少历史故事,抗倭故事、金钱会故事、北区革命斗争故事、陶山寺万人反军阀大会、红十三军攻击陶山警察所,福泉寺板壁上有刘英1937年写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标语,作为文物已经保存起来了。

这里还有不少文化符号:温郁金、福泉山森林公园、马鞍山水库、碧山寺、白岩山、西岸桥、六角井、沙洲慈善村……我注意到,不少村有孝文化墙,一打听,众人都说孝居百行之先,孝并不是一个物件,而是一种珍贵而又美好的感情,无论什么方式,只要让父母对你少点牵挂,让他们时时充满着幸福感,就可称作孝。

我体味到,当地人说“每来陶山”如何如何好,所表达的是一种“千年古镇”的文化自信。

每来陶山甘蔗又甜又松,每来陶山老街上有草药摊,每来陶山种了不少温郁金,每来陶山有绕城高速,每来陶山订婚送“十样”,有红枣、花生、桂圆、莲子、荔枝、喜糖、猪肉、白鲞、雄鸡、索面……

“每来陶山”也是一种乡恋使然,一种对家乡的爱。

推荐阅读


一路走好!郎平突然发文悼念……

传奇歌后深山隐居10年回归,她唱的这首歌感动无数人…

袁记云饺,被立案调查!

知名歌手时隔8年再回归!“消失这么久是因为生病”

本田、日产要合并?可能将诞生全球第三大车企

山姆又出事!紧急下架整改!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陈思义
编辑:沈铉凯   审读:刘颖
责编:林明   监制:林大为



温州日报
《温州日报》系中共温州市委机关报。是温州市发行量最大、发行面最广的综合性报纸之一。1947年5月1日创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2400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