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闻丨赵春青:新砦寻夏记

学术   2024-11-16 00:00   河北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同时结合5·18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的主题,进一步发挥博物馆教育、研究职能,开展具有本馆资源特色的教育活动,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做客中国考古博物馆,与观众分享互动,聚焦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考古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敬请关注。

主 讲 人


赵春青

时     间


     
 2024年11月16日(周六) 10:00


地    点



 中国考古博物馆主展馆三层演讲互动区


讲座概要


中国人提起自己远古历史,常常说起夏商周如何如何。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似乎是中国读书人的常识。这也难怪,早在司马迁写《史记》时,专门辟《夏本纪》,对夏代各代君王一一点名记载,就连常见的中国古典文献里也都记载有夏代 ,可是,20世纪20年代,随着古史辩派的登场,开始有人对中国古典文献进行全盘怀疑,以至于有人开始怀疑中国古史记载的历史是否真实存在过,“东周以上无古史”的论调,时不时地冒了出来。

一些外国学者更是不相信中国有自己完整的历史,他们连商代都产生了怀疑,这种声音后来被殷墟的发掘和甲骨文的发现而收场。与商代发现大量甲骨文的情况相反,在夏代的遗迹遗物中迄今为止,没有见到像商代甲骨文那样的文字资料,大量的被考古学家认定为夏代遗存的实物资料,仍被一些人判定为既可能是夏也可能是商,因为,毕竟没有见到像殷墟那样,不仅有古籍记载,而且有甲骨文资料可以佐证。

于是,到底有没有夏代的争论,早已基本消失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确有夏,但是对于何种考古学文化才是夏文化,学术界的争论并没有消停。

其中,对“新砦期”的争论就是其中之一。


主讲人简介


赵春青,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专委会、夏商专委会副主任。自2002年开始至今,常年坚持在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遗址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发现了新砦城址、浅穴式大型建筑、原始宫殿基址、手工业作坊基址等,使新砦遗址成为探索早期夏文化的重镇。在新砦遗址积极开展动物考古、植物考古、木材考古、体质人类学、环境考古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主持多项省部级、国家级重点课题,出版专著21部,发表论文、简报等40余篇。参与编写的《中国通史》获2016年全国优秀教材奖,《新密新砦——1999~200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获“2008年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称号。

注意事项


当日预约入馆参观观众可直接参与讲座,坐席有限,坐席区坐满为止。讲座活动期间请勿穿行,活动区域临时封闭,参观四层请由扶梯、步梯上下行,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亚洲考古
深度服务亚洲地区考古文博事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