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绘画
麦湾琐憶
在岁月的长河里,总有一些地方,一些记忆,日久了便是一处承载着无数故事与情感的所在
留住乡愁,是对家乡土地深深的眷恋,更是春日里绽放野花的芬芳,是夏日里麦浪翻滚的清香,是秋日里果实累累的甘甜,是冬日里炊烟袅袅的温暖。
锁好童憶,是珍藏那些无忧无虑的纯真时光,在小巷里,回荡着儿时的欢笑;在池塘边,留下了捉泥鳅的足迹;在老树下,听长辈讲故事的温馨场景。
传承民风,是守护麦湾的精神家园,是邻里间的互帮互助,是节日里的热闹庆典,是长辈们口口相传的古老传说。
《麦湾琐憶》不仅仅是一本书、一篇文章,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故乡与他乡的桥梁,它让乡愁有了寄托,童憶有了归宿,民风有了传承。在新时代,他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人们的心间,唤醒着对家乡的热爱,对传统的尊重,对美好的向往。
【文化武山·漆子扬作品选】
漆子扬‖ 四老气生风,艺道吐光芒
原创 秦州微刊 秦州微刊 2024年10月06日 18:23
四老气生风,艺道吐光芒
漆子扬
同治末年,陕甘总督左宗棠上书朝廷,陕甘乡试在光绪元年实现分闱考试,甘肃名额随之大幅增加,激发了甘肃子弟读书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我邑考取举人者也逐渐增多,尤其经济教育发达的洛门地区的大户人家更加重视子弟的学业培养,读书风气空前炽烈。由于诗赋书法是科考学子的必备素养,无形中促动了我邑文学艺术创作的发展。民国虽然实行现代教育,但学校依然非常重视国学基础知识的讲授,所以民国时期的学生普遍旧学底子好,书法功底扎实。从流传作品来看,我县晚清民国的诗人书画家比较著名的有徐小康、陈廷鉴、陈万青、李克明、李彩、刘经带、汪文藻、邓汉功、郭维屏、雷元贞、裴慎等先生,他们几乎个个诗书画俱佳,才华横溢,品节高尚。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我县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在康学模、樊荣华、蒋望宸等先生的精心谋划之下,2001年成立书画专业创作机构——宁远书画院。18年来,书画院在书画创作实践、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对外宣传,以及创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顺应时势,今年年初武山县美术馆和宁远书画院进行资源优化,张永琦受命勇挑重担,这位帅气聪颖、富有开拓精神的新锐画家带领书画院新一届院士以书画形式服务地方扶贫攻坚、打造文化自信的发展战略,成功举办了康学模、樊荣华、蒋望宸、周进忠四老书画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成为武山老老小小的文人一度津津乐道的话题。画展结束,意犹未尽,书画院听取社会各界尤其书画爱好者期望永久收藏欣赏四老书画作品的心愿,在武山文旅局的全力支持下,顺势印刷四老书画展作品集。这是武山文化界展示优质艺术创作的一个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武山书画事业的良性发展,为青年艺术家树立未来奋斗的版本参照,武山艺坛的湖面再次波光潋滟。
武山曾有于申明、张智、杜应源、姚之萃先生等文坛老四老,其中三老已经仙逝,不胜唏嘘。值得欣慰的是姚老飒飒如松,读书赏月,饮酒赋诗,怡然自得。我第一次见到老四老是在2004年春天,武山县志办召集整理出版旧志丛编的评审会,大家都用地道的方言欢乐地交流,我端茶倒水,对与会的每一位年长的先生极为谦恭。尤其对于老仰慕已久,读小学时就听说武山有个于秘书文才了得,直到漆保全来师大上学,才弄明白于老原来是我们滩歌漆家庄人,曾教过我父亲小学。我在评审会纯粹的滩歌方言留给四老良好的印象,估计他们在很多场合都夸我说话做事极尽礼节,也为日后和樊荣华先生的见面早早丛聚了人气。
江山代才,艺坛新四老氤氲出世。新四老中比较熟悉樊荣华和蒋望宸两位先生。知道樊先生的名字大概在九十年代初期。一年春节回家,家里大厅房挂着樊先生当文化局长时写的一绺行草条幅,落款的华字系草书的繁体,我怕认错了父亲笑话,就直接赞扬樊老字写得棒。父亲顺了话题自豪地介绍樊先生的生平大概。从此樊先生的名字就烙在我的意识深处。父亲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小学老师,求得文化局长的墨宝必定费了不少吹捧樊老的口舌,估计介绍的人不惜忌讳甚至提到1974年父亲给江青写信的事。多年后的2005年端午,滩歌举办书画展,第一次见到樊先生,已是樊老卸任后归隐林泉的平民时光,先生心宽体胖,伟岸潇洒,性格开朗,随和宽厚,待人张弛有度,总是面带笑容,一副菩萨模样,丝毫没有一点大牌的架子。他提到张智先生等四老曾夸我如何知书达理,是一个好孩子。乐得我一段时间夜夜失眠,许久都不愿放下。
蒋望宸先生属于闻名早会面迟的文友,第一次见面在2000年元旦兰州八一宾馆武山县委县政府举办的千禧年武山同乡会,彼此礼节性打过招呼后,漠然失之交臂。后来樊先生和蒋先生先后编印了个人文学作品集,各各题字赠我一册,得以重新检阅书画之外两位先生的文学才华、人生体验,他们的书艺以深厚的国学修养为依托,跃动的线条和线条的联构蕴含着汉字无尽的艺术张力。
我对康学模先生的印象一直定位在官员书画家,看过先生几次展出的作品后,不得不佩服他的艺术天赋非后天所能学得。人的天分真是千差万别,天下攘攘,无数人一生一事无成,像康老这样成就了人生梦想的屈指可数。大概在2015年春节,武山美术馆举办书画展期间有幸与康老结识,从言谈中热切感受到他对文化的热爱和敬畏,对武山书画事业的一片热诚。康老发挥自己的人脉优势创建宁远书画院,让全县的艺术家有了事业和精神的归属感。武山书画事业的发展和他的积极倡导、全力以赴的操持,以及自己勤奋的创作实践密不可分。
新四老中唯有周进忠先生可惜没有见过真人,只在朋友的微信圈看到过先生写字画画的照片,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书画兼工,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据说先生待人接物颇有长者风范,品行艺道都值得人们尊敬。我对先生虽然歆慕已久,但几次失之交臂,至今遗憾。
我们和德高望重的地方先贤名流共享一方水土该是何等幸福的机缘,每次回到家乡想起和许多先贤的交集总会感动不已。韩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我们也可以翻过来说:师之所存,道之所存也。武山老四老、新四老在武山文化艺术领域堪称师表,他们的师德世范所在,就是武山文道、艺道之所在。无论今人给予怎样的评价,四老无疑是一个时代武山文化的经典符号,他们人生留存的生命印痕使武山的人文环境变得更为温润雅致而可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真诚地崇敬他们用心血勤劳和德行所创造的艺术经典,宣传先生们的文学成就、艺术成就是宣传武山文化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我们后学的责任。站在这个角度来认识,方不负永琦院长编印新四老书画集数月间东奔西走所付出的艰辛。
对于书画而言,我完全是一个门外汉,没有足够的艺术修养对四老的书画作品信口雌黄,就写下以上文字作为序言。新年的雪已经落在君山很久了,满心欢喜期待康学模、樊荣华、蒋望宸、周进忠先生的书画作品集早日问世。为四位先生祝福,为宁远书画院点赞,祝武山书画界的朋友们心想事成。
2019年12月9日
西北师范大学二澍堂
作者简介:漆子扬,甘肃武山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历史系高级访问学者,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政协智库专家、甘肃省文史馆研究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甘肃文史»杂志编委。
如何投稿 ✦
麦湾琐憶
投稿邮箱:546926004@qq.com或微信:wsw13830828882
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学生作文,书法绘画,摄影民间传说,非遗等均在征稿之列。
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联及个人照片,(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敬请将您的所感所悟,所知所想,用艺术的语言,真实的拍摄,灵巧的双手展示您的正能量爱好和信仰,超越自我,摆渡自己也摆渡别人;
巜麦湾琐憶》欢迎您,让我们携手同行;欢迎关注,欢迎投稿,共同进步!